张海增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相关因子对骨骼肌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15年
- 骨骼肌损伤是运动医学和运动创伤学中最为常见的损伤,其发生率从10%~55%不等。以往的观念认为,骨骼肌属于永久性细胞,出生以后不能分裂,一旦损伤不能再生。但是近年来,随着一些研究的进行,这种观点发生了变化,骨骼肌的再生存在着缺陷,其损伤后可迅速启动再生过程,但往往因为愈合时间长、局部瘢痕组织形成而影响最终愈合质量,容易再次损伤。然而在近些年的一些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骨骼肌再生的过程中亦受到多种因子单独或联合作用的调控,从而可以加快和保障骨骼肌再生的进行。
- 黄妙森张利达吴涛张海增
- 关键词:骨骼肌分子机制
- 中医药院校社区卫生实践现状与思考
- 2014年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卫生实践的开展,社区在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和教学中扮演着不可分割的角色。社区卫生实践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医药综合服务的了解,而且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坚定其学习中医药的信念。医学生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临床医学院的实习,更应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基层,增强社会责任感。
- 张海增吕强能鸿斌黄妙森
- 关键词:中医药中医学教育
- 鱼腥草素钠与红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协同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与红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生物被膜(Biofilm,BF)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鱼腥草素钠、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MTT法测定鱼腥草素钠、红霉素及两药联合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SMIC50和SMIC80),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测鱼腥草素钠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结果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512 mg/L和256 mg/L。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黏附期为64 mg/L,早期生物被膜阶段为64 mg/L,成熟期生物被膜阶段为128 mg/L,两药联合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50黏附期为16 mg/L,早期为16 mg/L,成熟期为32 mg/L。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80黏附期为128 mg/L,早期生物被膜阶段为128 mg/L,成熟期生物被膜阶段为256mg/L,两药联合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SMIC80黏附期为64 mg/L,早期为64 mg/L,成熟期为128 mg/L。结论鱼腥草素钠联合红霉素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具有协同作用。
- 汪海波张海翔程惠娟颜珍波张海增黄辉映王云龙
- 关键词:鱼腥草素钠红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