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璐璐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长期透析患者感冒药中毒2例
- <正>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合并感冒时自行购买药物治疗,服药后出现中毒症状,我院曾收治2例分别服用感冒药'快克胶囊'和'感康片'治疗后中毒患者,予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好转,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例...
- 汪延辉尤小寒刘毅马璐璐梅晓蓉徐玉兰
- 文献传递
- 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对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认为残余肾功能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将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透且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200 ml的患者62例,根据依从性评定标准分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差2组,过程中因为移植、转院、感染、手术等原因,剔除10例患者,余下52例患者,每组26例,比较2组患者分组时及1年后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透析前后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钾、血钙、血磷、血清铁、铁蛋白、铁饱和度、白蛋白、C反应蛋白(CPR)、总维生素D、总尿素清除率(Kt/V),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及透析前的血压。比较2组患者2015年5月和2016年5月的各项指标。结果 1年后,依从性好的组较依从性差的组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多,PTH、铁蛋白控制得更好,总维生素D高,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减少患者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率、尿量维持得更多更久,能保护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延缓残余肾功能的降低。
- 林小敏马璐璐陈薪薪叶一蓓林晓霞史艳玲
- 关键词:血液透析依从性残余肾功能
- 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89例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31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89例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中3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34.83%,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52%,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29.55%,铜绿假单胞菌占20.46%;其中年龄≥60岁、患有糖尿病肾病、住院时间≥60d、体质量指数≥24kg/m2、低白蛋白(<30g/L)是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持续血液透析医院感染和疾病本身密切相关,规范操作,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 单亦升黄秀芹雷鸣马璐璐刘毅
- 关键词:尿毒症医院感染临床诊治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0例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83.12±8.34)分、日常生活功能(79.36±5.48)分、身体活动功能(81.22±5.02)分、正向情绪(82.36±4.96)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83.22±4.69)分、认知功能(81.79±3.77)分、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82.98±4.78)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83.04±4.69)分、社会支持(84.01±4.89)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前自身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率(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血透治疗认识明显增强,临床依从性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助于患者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 赵思思张舒舒叶一蓓马璐璐王绿萍
-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血液透析依从性生活质量
- 18例非常规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扣眼穿刺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非常规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扣眼穿刺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观察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科行血液透析的自体非常规内瘘患者,扣眼穿刺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总结实施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结果非常规内瘘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扣眼穿刺并出现并发症18例,并发症表现为穿刺点出血、扣眼点感染、透析中血流量不足。主要原因与患者自身的血管情况、卫生意识;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新技术力量的培训等有关。护理上予严格遵守并执行规范穿刺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非常规内瘘的理论与穿刺培训、提高穿刺技术;开展个体特殊非常规内瘘扣眼穿刺;加强对患者进行非常规内瘘维护的宣教等措施。结论 18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早期评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后,动静脉内瘘畅通,治疗中血流量均达到目标要求。
- 曹云云沈晓燕文晓妮史艳玲马璐璐
-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
- 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模式对其干体重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104例血液透析患者,均是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院接受治疗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时实行健康教育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2组患者对干体重控制的认识情况、生活自理改善情况、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干体重控制各个项目的认识程度、生活自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4.23%)、满意度(96.15%)、并发症发生率(3.70%)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59.62%)、满意度(69.23%)、并发症发生率(17.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增加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顺从性,加强了对干体重的控制能力,患者较为满意。
- 赵思思黄丽君叶一蓓马璐璐
- 关键词:血液透析健康教育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用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功能丧失患者的封管效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钠用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功能丧失患者的封管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并在常规浓肝素封管后仍反复出现导管功能丧失的50例患者,后改用注射用尿激酶和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联合封管,比较联合封管前和联合封管1个月后导管血流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情况。结果联合封管后导管血流量高于联合封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封管前后APTT、PT、FIB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封管在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患者中应用可提高导管血流量,且较安全。
- 黄丽君陈薪薪马璐璐
-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钠封管
- 血液透析患者脊柱化脓性感染的护理及预防对策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血液透析中心6例脊柱化脓性感染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及全面护理。结果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1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其余5例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针对血液透析伴脊柱感染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同时为避免患者发生脊柱感染,应加强宣教、改善环境、医务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从而降低感染率。
- 林小敏马璐璐林晓霞郭静洁张晓微林汉慧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 血液透析相关红眼症状10例报告被引量:1
- 2014年
- 国外学者认为结膜和角膜钙化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一种转移性钙化。严重的球结膜和角膜钙化预示着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血液透析相关红眼症状是结膜和角膜钙化的重要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现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本科血液透析相关红眼症状10例报告如下。
- 马璐璐娄奕萌刘银和单亦升刘毅徐玉兰
- 关键词:眼症状转移性钙化球结膜国外学者
- 改良式阶梯穿刺法在人造血管内瘘穿刺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期明显延长。对于屡次自体内瘘手术失败后无法成立自体内瘘的患者,人造血管(PTFK)是再造生命线的理想选择[1]。行人造血管内瘘成形术后,如何合理使用及维护人造血管、减少并发症和延长使用寿命显得尤为重要。
- 林小敏包向燕郑尘非马璐璐郭静洁黄丽君
- 关键词:人造血管存活期减少并发症改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