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 1994年
- 论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李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培育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这样才能使市场的功能充分地实现,才能使市场调节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 李治国
- 关键词:社会主义
- 论转移价格和隐性价格对真实价格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转移价格”是指依附在商品A上才能售出的商品B的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的差额。“隐性价格”是指经营者以发放奖品、奖金的形式来吸引滞销商品的差额所包含的价值的货币表现。真实价格水平=市场价格十转移价格十隐性价格。转移价格和隐性价格的升降运动的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总的说应该把市场价格放开,促使价格水平尽快与价值相一致,让市场调节真正起到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 李治国
- 关键词:转移价格价格水平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 <正>良好的市场秩序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又是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条件。在当前新旧体制转轨的时期,应该努力抓好市场秩序;抓好了市场秩序,转轨就顺利,反之就困难,就会延长和加剧转轨的"阵痛"。市场秩序是指市场运行中...
- 李治国
- 文献传递
- 浅议企业无形资产被引量:2
- 1991年
- 企业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总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在生产经营中不断地被转移、回收和再创。有形资产的规模直接决定着生产经营的规模,其使用效率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声誉、权利和优越条件的总和,它不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物质要素,它的有无和多少也不直接决定生产经营的规模,但它却是企业长盛不衰、获取超额利润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 李治国
- 关键词:企业资产无形资产
- 商品质量变化与隐性价格运动
- 1991年
-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这种以价值为中轴线的运动,才使商品的交换能够以价值为基础,才能在长期和总量上使价格等于价值。价格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价格或成交价格的变化,它以商品的现有质量或规定质量为基础,其特点是显而易见和直观;另一种是在上述市场价格或成交价格未变的前提下,商品的质量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在劳动生产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因为市场价格或成交价格未变,于是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实际比率与应有比率的脱离,即实际比率大于或小于由质量的变化所决定的应有比率。这种实际交换比率脱离应有交换比率的运动和差额是在市场价格的背后以隐蔽的形式发生的,我们不妨称之为“隐性价格运动”。
- 李治国
-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价格
- 正确处理通货膨胀中的分配关系被引量:1
- 1996年
- 正确处理通货膨胀中的分配关系李治国生产决定分配,但分配对生产又有巨大的反作用,分配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率的高低.今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已有所回落。人民群众对通货膨胀的不满情绪主要不是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而是通货膨胀扩大了不合理的分配关系。马克思主...
- 李治国
-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工资行政事业单位物价总水平消费物价指数经济欠发达地区
- 商品质量变化与隐性价格运动
- 1991年
- 价格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常见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它是在商品的现有质量或规定质量的基础上以讨价还价、订立协议来确定的,一经确定就直观地展现在买卖双方的面前,在协议规定的时限内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种是隐蔽性的价格变化。所谓隐蔽性的价格或简称“隐性价格”,是指在市场价格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商品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 李治国
- 简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工资增长率的关系
- 1992年
- 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对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生产力”(即劳动生产率——笔者注)的“劳动”应该如何理解?有的同志理解为是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内的全部劳动。
- 李治国
- 关键词:生产率价值量工资
- 论我国通货膨胀的分配负效应与对策
- 1994年
- 二次大战以后,人们越来认识到通货膨胀只要被限定在较小的幅度内.就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但在利用通货膨胀的正面效应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它的负面效应有足够的重视.
- 李治国
- 关键词:通货膨胀负面效应
- 论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 1992年
- 马克思说:按劳分配就是“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1页)又说:在按劳分配条件下,生产者享有个人消费品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11页)
- 李治国
- 关键词:按劳分配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