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萧林

作品数:17 被引量:24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遗址
  • 7篇仰韶文化
  • 7篇西坡遗址
  • 6篇考古
  • 4篇石器
  • 3篇新石器
  • 3篇新石器时代
  • 3篇石器时代
  • 2篇动物骨骼
  • 2篇动物考古
  • 2篇墓地
  • 2篇考古学
  • 2篇古学
  • 1篇东秦岭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资源
  • 1篇研究新视角
  • 1篇野猪
  • 1篇玉器
  • 1篇肉食

机构

  • 17篇河南省文物考...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aTrobe...
  • 1篇西安市文物保...

作者

  • 17篇马萧林
  • 6篇李新伟
  • 3篇杨海青
  • 2篇张雪莲
  • 2篇仇士华
  • 2篇钟建
  • 2篇魏兴涛
  • 2篇赵新平
  • 1篇张红艳
  • 1篇孙雪峰
  • 1篇孙蕾
  • 1篇弋双文
  • 1篇鹿化煜
  • 1篇侯彦峰
  • 1篇李永强
  • 1篇陈星灿
  • 1篇李素婷
  • 1篇李胜利
  • 1篇卢雪峰
  • 1篇赵军

传媒

  • 6篇华夏考古
  • 4篇考古
  • 3篇中原文物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寻根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动物群及相关问题被引量:21
2007年
本文对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中期遗址2000年和2001年度出土的动物骨骼进行了分析,试图复原该区域当时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结果表明,家畜已取代野生动物成为人们肉食消费的主要对象,这一变化与仰韶文化中期该地区人口规模和密度的显著增大同时发生,其深层次原因需从多学科角度进一步研究。
马萧林
关键词:仰韶文化动物考古
灵宝西坡遗址家猪的年龄结构及相关问题被引量:24
2007年
本文根据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仰韶文化中期家猪的年龄结构,探讨中原早期复杂社会中心聚落的家畜饲养策略。猪的年龄结构表明,西坡聚落很可能为自给自足的家猪饲养与消费模式。专业化的动物生产、分配和消费可能在西坡这样的早期复杂社会中还没有出现。从自给自足到专业化的家畜饲养策略的变化,很可能发生在后来的与日益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复杂化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阶段。
马萧林
关键词:家猪年龄结构考古学
当代考古学理论的多样化及其问题被引量:2
2002年
华夏考古学术论坛于 2 0 0 1年 9月 1 3日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报告会 ,请澳大利亚雷楚布大学考古系主任蒂姆·马瑞 (TimMurray)教授作了题为《当代考古学理论的多样化及其问题》的演讲 ,经蒂姆·马瑞教授惠允 ,本刊摘要发表演讲稿 。
蒂姆.马瑞马萧林
关键词:考古学理论历史背景
安阳鄣邓遗址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对安阳鄣邓遗址出土先商时期动物骨骼及骨制品进行鉴定与分类,解析该遗址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结果表明当时人们主要以猪、牛、羊等家畜为肉食消费对象,捕获的野生动物所占比例甚少。利用牛、羊、猪的四肢骨和肋骨制作镞、针、匕、凿、锥、簪、铲等骨器,取牛、猪的肩胛骨加工成卜骨。
侯彦峰李素婷马萧林孙蕾
关键词:动物骨骼
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被引量:23
2008年
西坡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西坡村西北,坐落于铸鼎原南部,北距黄河约8公里。南距秦岭山脉北坡约4公里,东、西两侧分别为沙河的支流夫夫河与灵湖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456475米,四周多为断崖。现存面积约40万平方米(图一)。
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
关键词:西坡遗址墓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中原地区几处仰韶文化时期考古遗址的人类食物状况分析被引量:47
2010年
本文应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即郑州西山、西安鱼化寨和灵宝西坡遗址出土人骨中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遗址基本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δ15N值显示人们食物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肉类。同时,对相关区域的部分动物骨头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养动物的食性与人类食物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在C4类植物为人类主食区域中再次得到显示和证明。结合墓葬状况的分析表明,仰韶时期已经存在社会分层现象,在人们食物状况上也有体现。
张雪莲仇士华钟建赵新平孙福喜程林泉郭永淇李新伟马萧林
关键词:仰韶文化稳定同位素分析
东秦岭南洛河中游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和黄土堆积被引量:25
2008年
对2006-2007年在东秦岭南洛河中游地区河南省卢氏和洛宁两县发现的8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的160余件石制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产出石制品的黄土堆积剖面进行了地层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表明,南洛河中游地区的旧石器工业很丰富,石制品的加工技术与上游洛南盆地一致,同样采取硬锤直接打击法;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流堆积物中的石英岩和石英砾石等;石制品中有相当数量的小型石片和由小型石片二次加工修理而成的工具,还有直接由砾石加工而成的重型工具,如手镐等;除此之外,大型石片以及以大型石片加工而成的重型工具,如重型刮削器也多有所见。由于工作范围和力度的局限,南洛河中游地区目前尚未发现上游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中广泛存在的手斧、三棱手镐、薄刃斧和大型石刀等Acheulian类型两面加工技术生产的工具。新发现的南洛河中游旧石器地点分布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流阶地和黄土地层中。地层分析和光释光年代测试表明,南洛河中游地区的黄土堆积至少从中更新世便已经开始,并一直持续到全新世,至少在黄土剖面中S1,S3和S4的3个层位有石器分布;其黄土-古土壤旋回不仅可以用于石制品产出层位的准确定年,还指示了早期人类石器工业演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过程。
王社江鹿化煜张红艳赵军R.Cosgrove弋双文孙雪峰魏鸣J.Garvey马萧林
关键词:东秦岭石制品
中国古代群体性葬猪现象研究新视角——现代野猪群组研究的启示
性葬猪是中国考古中常见的现象,研究者往往关注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但很少涉及猪骨本身所蕴涵的动物考古信息。本文通过对现代狩猎野猪的案例分析,尝试从动物考古的视角探寻研究群体性葬猪现象的有效方法。
马萧林
关键词:动物考古
寻找中原文明起源的线索——灵宝西坡遗址考古发掘亲历记
2010年
2000~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河南灵宝市西坡遗址进行了六次发掘(我因赴澳大利亚留学,未参加第一、第三两次发掘),揭露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约前3000年)中期大型房址2座、中型房址3座、墓葬34座、灰坑百余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基本探明了遗址的南、北壕沟的位置和大体走向,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的墓地,初步把握了遗址的结构布局。
马萧林
关键词:考古发掘遗址文明起源仰韶文化
灵宝西坡遗址动物骨骼的收集与整理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介绍了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动物骨骼的收集与整理过程 ,并重点对收集方法和埋藏因素对动物遗存的影响作了评估。结果表明 ,自然和生物因素对骨骼埋藏过程的影响较小 ,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不同的收集方法对出土骨骼的绝对数量和重量有直接影响 ,但用相对比例分析主要动物的骨骼发现率 。
马萧林魏兴涛
关键词:动物骨骼西坡遗址新石器时代历史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