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兵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农业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科研院所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为例被引量:6
- 2010年
- 科研院所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扩大服务对象的覆盖面,拓展服务领域,让更多的群体在服务中得到实惠;应当建立公益型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机制,提升科技服务的成效;应当充分放大科技成果展示的效益,让"窗口"的作用更加明显。
- 徐红兵
- 关键词:现代农业
-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最适密度和施氮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陈祥龙徐立华李秀章黄骏麒何循宏徐红兵杨德银
- 关键词:杂交种氮肥施肥量
-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筛选绩效考核相关指标,将层次分析法、模式识别法和德尔菲法等用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权重设置,建立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选择合适的考核指标,将定量与定性、相对与绝对、精确与模糊等方法相结合,增加了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 吴春徐红兵邓晔蔡林运王凯咸学明任仲玲
-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GA_3对棉花花器形态、授粉和成铃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GA3 涂棉蕾 ,引起花柄伸长 ,苞叶增大 ,花冠增大且色质变淡 ,花柱伸长而花丝无显著变化 ,使柱头外露。在 2 5~ 2 0 0 mg· kg- 1范围内 ,柱头高度和外露长度随 GA3 浓度提高而增加 ,以蕾龄为1 5 d左右处理效果最佳。花粉的形成、发芽率和雌蕊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但柱头上的着粉量和花柱中的花粉管通道数明显减少 ;花、铃脱落减少 ,成铃率提高 ,但畸形铃的比例明显增加 ,且 GA3 浓度越高 。
- 何循宏李秀章陈祥龙肖松华徐红兵徐立华李国锋杨德银范正辉
- 关键词:棉花GA3授粉成铃性状花器形态植物生长调节剂
-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及饲喂獭兔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分析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价值及其制成草粉后饲喂獭兔的效果,选取120只獭兔随机平均分成2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7%玉米秸秆(上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其中玉米秸秆上部粗蛋白含量最高,达8.05%,玉米苞叶中粗蛋白含量最低,约为3.28%;粗纤维含量以秸秆上部最为适中。由玉米秸秆上部草粉制成的日粮对獭兔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獭兔日增重比Ⅰ组高10.80%,但Ⅱ组与Ⅰ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料肉比比Ⅰ组低10.29%,两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Ⅱ组腹泻率比Ⅰ组低3.3百分点,死亡率比Ⅰ组低6.7百分点。说明粗纤维饲料玉米秸秆上部可以用于饲喂獭兔。
- 徐红兵孙加祥杨立刚王爱全
- 关键词:玉米秸秆营养成分獭兔
- 滨海县发展移栽地膜棉的技术对策
- 1997年
- 徐红兵李秀章禹兆成阮宜春
- 关键词:棉花地膜覆盖移栽
- 麦后移栽棉前茬品种筛选及其生育特性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1992~1994两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小麦品种徐州8785可作为江苏里下河稻棉轮作区小麦后移栽棉前茬利用。在本研究同等条件下,以徐州8785作前茬的小麦后移栽棉综合经济效益略高于对照大麦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的总果节量及成铃数、成铃强度都低于大麦后移栽棉,这是其单产低于大麦后移栽棉的主要原因。
- 徐红兵李秀章徐立华陈祥龙何循宏杨德银朱汉荣曹建华陆长春
- 关键词:经济性状生育特性麦茬棉
- 农业科研单位合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文章从内控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和依法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加强合同管理的实践,从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检查等方式推动合同精细化管理、强化动态视角下的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合同管理的建议。
- 徐红兵
-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合同管理内部控制
- 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被引量:4
- 2010年
-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徐红兵
-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 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公寓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 2024年
- 人才公寓是科研院所引进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可以有效地缓解引进人才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更好地保障科研和业务工作,提高科研效率与产出。加强人才公寓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整合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积极营造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对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现代科研院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组织结构、管理办法、资源配置、租金体系、保障机制、退房流程等六个方面,对人才公寓的管理体系进行研究,为提高人才公寓管理效能并实现良性流动,给出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
- 申爱华张生朝徐红兵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