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
  • 3篇肿瘤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组织化学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 2篇淋巴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复习
  • 2篇病理分析
  • 2篇病理特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8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晶
  • 3篇吴涛
  • 2篇梁小曼
  • 1篇丁向东
  • 1篇冯晓冬
  • 1篇周辉蓉
  • 1篇林汉良
  • 1篇刘栋
  • 1篇宋延辉
  • 1篇武岳
  • 1篇吴涛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原发于小肠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报道
2017年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一种原发于子宫的少见恶性肿瘤。在小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其认识。
吴涛胡晓杰李晶梁小曼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小肠免疫组化
乳头状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乳头状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形态学改变。在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44~73(57.3±10.19)岁,膀胱三角区5例,膀胱侧壁1例,肿物直径0.4~1.5 cm。病变有炎症背景,宽广的基底,指状、乳头状突起,间质纤维化或水肿,被覆上皮无异型性。乳头状膀胱炎是一种少见的膀胱炎症类型,易被误诊为低级别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学改变有特征性。
李丹李晶
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3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oyrid 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嗜酸细胞型MT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中2例的电镜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胞质颗粒状,细胞边界清楚,核增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细胞见明显核仁;呈实性片状、梁状或滤泡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免疫表型:3例TG均阴性;2例Calcitonin阳性,1例阴性。电镜观察例2、例3见大量线粒体及多少不等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嗜酸细胞型MTC非常罕见,形态多样,在甲状腺嗜酸细胞病变诊断时,嗜酸细胞型MTC应纳入鉴别诊断中,结合其免疫表型、临床血清学及电镜检查可确诊。
刘栋罗丕福尹自长吴涛侯晓涛李晶周辉蓉梁小曼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髓样癌
皮肤麻风病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皮肤麻风病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皮肤麻风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6例中4例为瘤型麻风,1例结核样型麻风,1例未定型麻风伴麻风反应;均为非特异性皮肤损害;6例组织病理切片均可见麻风细胞或泡沫细胞,抗酸染色可见多少不等的阳性杆菌,其中5例S-100阳性神经组织被炎症细胞破坏。结论皮肤麻风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HE染色切片、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100染色有助于诊断。
李晶陈磊平陈水莲黄锐棠
关键词:麻风病病理特征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例确诊为ALK^+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患者,男性,28岁,发现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1个月。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学特征为大量形态一致的异形淋巴细胞增生呈片状,异形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母细胞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为肿瘤细胞表达CD38、CD138、EMA、BOB.1、OCT-2、MUM-1及ALK,ALK呈胞质颗粒状阳性着色。原位杂交法未检测到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荧光原位杂交示ALK重排阳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到IgK单克隆性重排,未检测到IgH单克隆性重排和TCR重排。确诊后按CHOP方案化疗,效果欠佳,于确诊后6个月死亡。结论ALK^+LBC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具有特征性免疫表型,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
王海伦李晶
关键词:淋巴瘤B细胞免疫表型分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男性浸润性乳腺癌3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男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男性浸润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9例男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最小29岁,最大90岁,中位年龄62岁;左侧20例,右侧19例,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约0.83%。浸润性导管癌35例,其中3例伴有浸润性微乳头癌成分,2例黏液癌,1例囊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癌。按组织学分级:Nottingham 1级8例,2级26例,3级5例。免疫表型:ER阳性36例,占92.3%。PR阳性36例,占92.3%。HER-2阴性37例,HER-2不确定2例,其经FISH检测发现1例有HER-2基因扩增,1例未发现扩增。Ki-67高表达(≥14%)者26例,低表达(<14%)者13例。结论男性浸润性乳腺癌少见,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ER、PR阳性率高,HER-2阳性率极低。
宋延辉刘龙吴涛武岳冯晓冬林汉良李晶
关键词:乳腺肿瘤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HER-2
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皮肤的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进行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评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年龄22岁,发现右腰部皮肤肿块2年余,行单纯肿块切除。镜下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界限不清。肿瘤由管腔结构组成,局灶区域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改变,部分管腔内可见特征性的乳头状结构,管腔内衬及乳头被覆立方形或鞋钉样细胞,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4、CD31、ERG、D2-40、FⅧRAg、VEG-FR、vimentin均阳性。随访7个月,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级别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形态学需与多种良恶性血管源性肿瘤鉴别。原发于浅表皮肤的Dabska血管内皮细胞瘤经手术扩大切除,预后良好。
吴涛丁向东李晶陈琳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瘤淋巴管内乳头状预后
非肿瘤性呼吸疾病的病理诊断:病例分析与分享
罗丕福刘伟李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