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浩

作品数:15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性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血管
  • 2篇依达拉奉
  • 2篇预后
  • 2篇他汀
  • 2篇外侧壁
  • 2篇颅内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脊液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1篇代谢
  • 1篇弹簧
  • 1篇弹簧管
  • 1篇蛋白

机构

  • 15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15篇胡浩
  • 6篇田龙
  • 3篇丁娜
  • 3篇白金娟
  • 2篇王芳
  • 2篇任军
  • 2篇崔凌
  • 2篇赵玉洁
  • 2篇张爱玲
  • 1篇尚英杰
  • 1篇臧卫平
  • 1篇韩卓娅
  • 1篇陈勇
  • 1篇葛继晖
  • 1篇张志军
  • 1篇祁佩红
  • 1篇杨文魁
  • 1篇范淼
  • 1篇于玲玲
  • 1篇叶菁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CAS)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CAS的颈动脉狭窄患者58例,术后分为对照组28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毫克/次,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12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后12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事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服药后12个月内阿托伐他汀组支架内再狭窄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血脂、血清hs-CRP、IL-6含量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炎性反应,减少支架内再狭窄事件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田龙任军胡浩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阿托伐他汀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容易与其混淆的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观察总结我院近年收治的10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首发症状多为抽搐、间断性头痛和呕吐,或肌无力、运动不耐受,伴有轻度肌肉萎缩或卒中样发作、轻偏瘫、偏盲、失语等,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出现智能下降甚至痴呆。结论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最终明确诊断有赖于肌肉活检或基因测序,但只要能熟知该病的临床特点还是能早期做出正确的判断。
胡浩
关键词: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
脑出血伴小的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病变与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伴小的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变与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磁共振评估DWI高信号病变及cSVD影像标志物,包括脑白质高信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腔隙、脑微出血,计算cSVD总负荷(0~4分);出院及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功能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DWI病变与cSVD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8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59例(20.8%)存在小的DWI病变,32例(11.3%)有多个DWI病变,DWI病变多为点状、位于皮质/皮质下且分布在多个血管流域。随着cSVD负荷的增加,DWI病变数目逐渐增多,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SVD总负荷与DWI病变数呈正相关(r=0.21,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VD总负荷与DWI病变独立相关(OR=1.63,95%CI 1.23~2.15,P=0.001)。有DWI病变组90 d不良预后(mRS评分≥4分)比例显著高于无DWI病变组(39.3%比16.3%,χ^(2)=14.38,P<0.001),而出院时结局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5%比17.7%,χ^(2)=3.06,P=0.080)。随着DWI病变数目增多90 d不良预后显著增加(趋势χ^(2)检验χ^(2)=11.50,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WI病变(OR=4.39,95%CI 1.92~10.03,P<0.001)及其数目(OR=1.42,95%CI 1.06~1.90,P=0.018)与90 d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结论高的cSVD总负荷是脑出血患者小的DWI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小的DWI病变与脑出血患者90 d不良预后独立相关,与出院时结局无关。
张爱玲任梦杨田龙臧卫平张志军韩卓娅张斌胡浩祁佩红尚英杰
关键词:脑出血弥散加权成像预后
神经科康复用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科康复用床,包括床板,床板的顶面设有一层气垫,床板的右侧壁上设有气泵,气泵与气垫之间设有弹簧管,床板的下方设有滑道,滑道内的左二分之一段处设有左侧步梯,左侧步梯内设有干燥柜,干燥柜的内设有干燥剂涂层...
胡浩陈勇杨文魁
文献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度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度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中重度脑梗死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标准按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划分,治疗组分别为3、8、4、4、1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分别为1、4、3、10、2例,总有效率为40%。两组总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度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胡浩
关键词:前列地尔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30例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2次/d静滴,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均治疗30d,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充足疗程的基础上选择依达拉奉配合高压氧治疗DEACMP可以收到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浩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高压氧依达拉奉
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患者的深部咳痰进行培养病原菌,观察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痰液标本培养出16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7株占65.6%,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低,均为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均>90.0%。结论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在药物选择上应选择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如头孢唑林、青霉素、万古霉素进行治疗,从而控治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出现。
胡浩田龙赵玉洁叶菁范淼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药敏性
神经内科患者介入治疗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介入治疗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200例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后疑似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进行涂片检测并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200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115株占57.50%,其次为革兰阴性菌62株占31.00%,真菌23株占11.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微球菌属与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新型隐球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与曲霉菌属对特比萘芬耐药率均为0。结论脑脊液感染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故而针对病原菌类型与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胡浩田龙赵玉洁侯焕涛于玲玲
关键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脑脊液颅内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丁苯酞软胶囊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入组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0.2g/次,3次/d;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方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测试评分,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CDR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SOD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在改善认知功能及安全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无明显不良反应,其独特的线粒体保护功能和抗氧化功能可能是最主要的作用机制,值得推广应用。
胡浩
关键词:丁苯酞血管性痴呆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功能腰椎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腰椎穿刺针,包括透光垫板,透光垫板的右侧壁设有透光固定块,棉垫,透光垫板和透光固定块内的针轨共同设有一根针套,针套的右端设有固定头,针套内壁右端设有单向瓣膜,单向瓣膜左侧的针套外侧壁的顶面设有压力...
胡浩王芳丁娜白金娟崔凌张莉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