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健 作品数:10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大肠埃希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差异,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9月临床送检的标本经常规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细菌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试剂进行大肠埃希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60株,尿液标本检出率最高,达到14.68%。其中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大于60%;对替卡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在40%以上;未检出耐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菌株。结论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率,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连健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腹部感染80例厌氧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80例外科腹部感染患者脓性标本厌氧菌的菌种分布,疾病类型与厌氧菌感染的关系及耐药性状。方法采用抽气换气厌氧环境下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归类及药敏检测。结果66例培养阳性,总检出率82.5%,其中单纯厌氧菌和需氧菌检出率,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7.3%和33.3%,混合阳性占39.4%。药敏检测以氯霉素、林可霉素、灭滴灵最敏感。结论检出的厌氧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占60.7%(34/56),需氧菌中同样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占60.6%(40/60),腹部感染患者常表现为一个病灶中除可能出现多种厌氧菌外,并常与需氧菌同时存在,以膈下脓肿患者最多见为100%(6/6)。厌氧菌对抗菌药物有较稳定的敏感性。 连健关键词:腹部感染 细菌学 厌氧菌 环二鸟苷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调控研究 2015年 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是细菌中存在的众多信使分子之一,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细菌的信号传递、内外环境调理、生物被膜形成等。考虑其对细菌抗生素耐药的物理屏障——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影响,c-di-GMP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降解和二鸟苷酸环化酶(diguanylate cyclase,DGC)的合成两条途径对细菌内c-di-GMP进行调控,PDE和DGC共处于同一个蛋白中,是一个双功能蛋白酶的两个区域。本文通过综述c-di-GMP的代谢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调控研究的最新结果,对c-di-GMP在今后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连健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丁酸钠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和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丁酸钠(NaB)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和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为NaB治疗胃溃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PF级SD大鼠(6~8周龄,体重180~240 g)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aB低剂量组、NaB高剂量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8只。采用盐酸+乙醇法建立胃溃疡大鼠模型,NaB低剂量组、NaB高剂量组和奥美拉唑组分别灌胃200 mg/kg NaB溶液、400 mg/kg NaB溶液、20 mg/kg奥美拉唑溶液,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5 d。评估各组大鼠胃损伤情况,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变化,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黏膜修复因子黏蛋白5AC(MUC5AC)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aB低剂量组、NaB高剂量组和奥美拉唑组大鼠胃溃疡面积、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肠组织TLR4、NF-κB p65表达量均减少(均P<0.05),胃黏膜组织MUC5AC、EGF mRNA、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及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表达量均升高(均P<0.05),NaB高剂量组上述指标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aB可显著抑制大鼠胃溃疡,促进胃黏膜修复,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连健 吴志辉 叶火铨关键词:胃溃疡 丁酸钠 肠道炎症 福建省长乐市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福建省长乐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主要流行株及其相关传播流行特征。方法选择15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对来源于长乐市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菌株DN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使用Bio 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80株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Ⅰ、Ⅱ、Ⅲ、Ⅳ、Ⅴ、Ⅶ、Ⅷ7大基因群,以Ⅰ群为主,包含59(73.8%)个株菌;流动人口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群为Ⅰ、Ⅱ、Ⅳ、Ⅶ、Ⅷ,常住人口为Ⅰ、Ⅱ、Ⅲ、Ⅳ、Ⅴ、Ⅷ;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结核分枝杆菌VNTR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以Ⅰ群为主。Ⅰ群菌株耐药性与其他基因群的耐药性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明确长乐市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有7大基因群,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以Ⅰ群流行为主,应加强此群菌株流行的监控。 连健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2012—2016年老年医院住院患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 2018年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患者临床标本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8月—2016年7月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1 549份临床标本运用WHO-NET5.4软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832株,其中真菌221株(26.56%),G^-菌371株(44.59%),G^+菌240株(28.85%)。G^-菌按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阿米卡星敏感;G^+菌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这些细菌对其他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老年患者体内细菌往往呈泛耐药,且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如何选择敏感且毒副作用较小的抗生素是用药的重点。 吴静 连健关键词:病原菌 合理用药 “3+2”医学检验高职本科人才阶梯式培养的研究 2023年 本研究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的合理设计,以及教学评估的有效实施,旨在探讨一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以提高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全方位培育适应医学检验高速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连健 吴静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 HPV分型、DNA倍体联合p16/Ki-67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97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并比较HPV分型检测、DNA倍体分析、p16/Ki–67双染三种检测方法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阳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HPV分型检测、DNA倍体分析、p16/Ki–67双染三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结果均与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计算结果分别为κ=0.658、0.622、0.570,P均<0.05;三者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κ=0.766,P<0.0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分型检测、DNA倍体分析和p16/Ki–67双染三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准确度高于DNA倍体分析和p16/Ki–67双染2种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分型检测、DNA倍体分析以及p16/Ki–67双染无论是单独检测还是联合检测,都对宫颈阳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三者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更具优势,既能提高了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又能避免活检给患者带来的身体损伤。 连健 吴志辉关键词:宫颈癌筛查 “3+2”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本科贯通一体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023年 高职本科课程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3+2”、“3+3”、高职本科衔接等多种形式。目前,高职本科课程衔接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3+2”医学检验专业为例,从合理定位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模式、细化医学检验专业高职本科课程衔接内容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探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建设服务。 连健基于口腔内微生物群落分析牙周炎及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受检人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牙周临床指标、龈下菌斑内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进行检测与统计。受检人分为3组:A组30例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B组30例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C组30例为AD同时伴有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结果B、C两组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结果明显比A组差,并且C组牙周临床指标检测结果也明显比B组差;在3组龈下菌斑内微生物群落的分析中可以得到C组细菌物种丰富程度最高,其次是A组,最低的是B组。对3组龈下菌斑内的微生物进行深度测序后发现C组具有最多的核心微生物种类,其次是B组,最后是A组,说明患有牙周疾病后牙周环境中的核心微生物种类会增多。C组互养菌门、螺旋体、梭杆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小于B组(P<0.05),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大于B组(P<0.05)。C组螺旋体、梭杆菌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大于A组(P<0.05),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小于A组(P<0.05)。B组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而C组检出率为100%。无论是血清中还是龈沟液中,B组的IL-6、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而C组的IL-6、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MMSE量表评分明显低于A组与B组,C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A组与B组,B组MoCA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而C组MoCA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AD同时伴有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情况要比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情况更差。AD同时伴有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的物种丰富度更高,拟杆菌门可能与AD和牙周炎的发生均有相关,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毒性产物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大量IL-6的分泌和激活有可能是导致AD发� 连健 吴志辉关键词:微生物群落 牙周炎 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