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
- 作品数:86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寻找观象台:《山海经·大荒经》成书地理位置考被引量:1
- 2010年
- 《大荒经》是由观测者站在观象台,以四周呈环形分布的山为坐标来叙事的,因此,确定了观象台的位置,便可确定《大荒经》的写作地理位置。《大荒经》对这些坐标山与河流的关系都有细微的描述,对坐标山对应方向的方国和历史事件也有很多记载,这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判断观象台位置的线索,可以此推定《大荒经》的写作应该在山东省中部山区的西南面一带,在古济水南岸不远处。
- 吴晓东
- 关键词:观象台
- 从越南、老挝Hmong人指路经看史诗与仪式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越南、老挝Hmong人指路经是在丧葬仪式中演述的经文,其仪式功能性非常强。指路经内容是为丧葬服务的,经文内容叙述了与仪式相关习俗、物具的历史来源,仪式将一些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就指路经的整体内容来看,可将其视为非典型的、复合型的史诗。
- 吴晓东
- 关键词:HMONG史诗仪式
- 一个将回到民间的史诗文本——陈兴华《亚鲁王》译本与仪式的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目前很多活态史诗译本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提供史诗各部分演唱的具体语境,读者很难知道他所读到的每一章节是在怎样一个仪式环节中演唱的,这些章节与仪式是什么关系,其功能是什么。本文将陈兴华《亚鲁王》译本的所有章节置于具体的仪式环节中,让读者对史诗《亚鲁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 吴晓东
- 关键词:仪式
- 苗族祭仪“布冲他力”的名称含义与仪式性质
- 2024年
- 苗语东部方言区的苗族有一堂称为“布冲他力”(bul qod tead lis)的祭祀仪式,有白天与黑夜之分。“布冲”(bul qod)是指砍掉仪式中带刺的qod(冲)树,以达到“他力”(tead lis)的目的,即解开詈、咒语。此仪式与另一种也有白天黑夜之分的祭祀仪式“叭力”关系紧密,是同一种仪式的分化。无论是仪式行为还是祭祀目的,“布冲他力”目前在各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异与分化。
- 吴晓东
- 《山海经·山经》:源自社稷韵文祭词的一个文本被引量:1
- 2008年
- 《山海经.山经》二千多年来备受争论的根源不在于它记载了诸多的神怪,而在于其荒诞与真实相结合的特点,让人难以断定其性质。《山经》这一特点的形成,是因为它的底本为社稷祭词。如果将《山经》文本还原到社稷祭祀的语境之中来理解,一切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山经》的叙事格局以及它大量的韵文痕迹,都充分显示了它是一部来源于社稷韵文祭词的文本。
- 吴晓东
- 关键词:山海经
-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 吴晓东
- 湘西苗语称谓“巴岱”译考被引量:3
- 2009年
- "巴岱(bax deib)"是湘西苗族对从事祭祀行业的人的称呼,是一个常用词。但由于此词的产生年代相对久远,其本意是什么已经不清楚了,"巴(bax)"和"岱(deib)"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更是模糊不清。本文通过新搜集的一些神词材料进行翻译分析,指出"巴"是对父亲或父辈男人的尊称,"岱"是"祖先"的意思,两者合起来是"主持祭祀神灵的人"之意。
- 吴晓东
- 关键词:苗族宗教巫师
- 苗瑶语族洪水神话:苗蛮与东夷战争的反映被引量:2
- 1999年
- 吴晓东
- 关键词:洪水神话苗瑶语族湘西苗族东夷族
- 中国古代文学中四方想象的成因被引量:5
- 2014年
- 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不少关于四方想象的描述,这些想象性的描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的成因在于遵循太阳运行规律,误解了《山海经·大荒经》对星象的想象以及对叙事场景的描述。
- 吴晓东
- 关键词:古代文学
- 涿鹿之战--一个晒盐的故事被引量:6
- 2015年
- 涿鹿之战被称为中华史上第一战役,它对后世的影响有目共睹,为此,涿鹿之战的地望、性质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并困扰着学术界。从涿鹿之战故事人物、地名的音训入手,结合故事结构的分析,认为蚩尤、炎帝等名称都来源于山西运城的"池盐"。涿鹿之战并没有真实发生过,它来源于太阳(黄帝)照晒盐池里浑浊的卤水(浊卤、涿鹿)使之结晶成池盐(蚩尤、炎)的过程之故事化。这一故事被历史化后之所以产生重大影响,是因为晋南历来是华夏文明的中心。
- 吴晓东
- 关键词:黄帝蚩尤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