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红

作品数:31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教学
  • 4篇废水
  • 3篇实验教学
  • 3篇污染
  • 3篇煤灰
  • 3篇黄土
  • 3篇粉煤灰
  • 2篇导水
  • 2篇地下水
  • 2篇絮凝
  • 2篇絮凝剂
  • 2篇栅藻
  • 2篇生物絮凝
  • 2篇生物絮凝剂
  • 2篇水环境
  • 2篇水环境质量
  • 2篇水环境质量评...
  • 2篇水资源
  • 2篇微生物絮凝

机构

  • 3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山西能源学院

作者

  • 31篇时红
  • 12篇张永波
  • 3篇端允
  • 3篇李晋
  • 3篇李伟
  • 2篇徐树媛
  • 2篇牛志卿
  • 2篇苏冰琴
  • 2篇王国英
  • 2篇陈军锋
  • 2篇张晶
  • 2篇曹昉
  • 2篇王洁
  • 2篇彭林
  • 1篇岳秀萍
  • 1篇祝方
  • 1篇闫美芳
  • 1篇袁茂成
  • 1篇郭楠
  • 1篇唐莉

传媒

  • 3篇山西科技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节水灌溉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工业用水与废...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国油脂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重庆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城镇供水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腐殖酸与重金属在黄土中的吸附规律研究
2024年
以黄土、腐殖酸和重金属离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吸附实验,研究了黄土对腐殖酸及Cu^(2+)、Zn^(2+)、Pb^(2+)、Cd^(2+)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黄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随着固液比增大、溶液pH增大、初始浓度减小、吸附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而且对不同污染物吸附效果的影响也不同;但黄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一直保持为Pb^(2+)>Cu^(2+)>Cd^(2+)>Zn^(2+)。
段清张永波郭李娜时红
关键词:腐殖酸重金属离子
微生物絮凝剂对多种废水的净化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用太原焦化厂回流污泥中分离出的 ( TJ3)菌株 ,对自配高岭土悬浊液及多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对高岭土悬浊液及分散兰染液的净化效果可达 92 .4%~ 95 .8% ,对酵母菌发酵液的分离效果可达 95 % ,对其它类废水的净化效果也达 5 0 %~ 88% .
牛志卿时红李晋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废水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渗流特征与渗透性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为探索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中地下水的渗流特征,建立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渗透系数与空隙率的相关关系,确定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渗透系数值,并基于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空隙分布特征与大孔隙非均质多孔介质的水流特征,设计了一套一维渗流柱,采用常水头稳态渗透法对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渗透性能以及不同空隙率破碎岩体的渗透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中地下水流呈高速非线性渗流特征,地下水流特征明显受渗透介质空隙率与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的渗透性能总体上随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强,其渗透性能分为缓增区和激增区两段;采空区冒落带内破碎岩体不同区域的渗透系数差别较大,采空区中部的重新压实区破碎岩体的渗透系数明显低于两侧的裂隙发育区岩体,说明采动破坏对岩石渗透性的影响很大。
徐树媛张永波时红相兴华
关键词:破碎岩体非达西流
黄土高原杨树人工林的细根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细根生长、周转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以太原地区杨树人工林(Populus tomentosa)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取土样法及分解袋法,研究了细根(〈2 mm)的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年生产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0~4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为241.8 g/m2,其中活细根生物量为168.0 g/m2,约占细根总生物量的69.5%。细根主要集中于0~10 cm土层,且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细根生物量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4月。细根年分解量为35.3 g/m2,年死亡量为98.2 g/m2。细根年生产量估计为216.6 g/m2,年周转率为1.29次。0~40 cm土层细根总碳储量为97.4 g·C/m2,每年由于细根死亡向土壤碳库输入的碳量约为39.6 g·C/m2。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细根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细根季节动态与土壤水分及气候特点密切相关。由于本研究区地处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短缺是导致细根生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且影响细根周转及其向土壤有机碳库的碳输入。
闫美芳王璐郭楠时红
关键词:杨树林细根生物量碳储量土壤因子
脲基功能化苯酚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苯酚的吸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苯酚为模板,γ-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聚合法制备了脲基功能化的苯酚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苯酚-MIP),并使用红外光谱对苯酚-MI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初始浓度c0=150mg/L,吸附时间t=20min,pH=7,温度T=30℃下,苯酚-MIP的吸附量是非印迹聚合物(NIP)的2.32倍。动力学数据拟合结果显示:苯酚在苯酚-MIP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另外,选择性实验结果显示:苯酚-MIP可以快速和选择性地吸附水中的苯酚。
路晏红祝方杨利时红
关键词:苯酚动力学
水杨酸诱导对斜生栅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2023年
为缓解化石能源压力,提高生物质能源的使用率,以空气中CO_(2)作为自养培养斜生栅藻的碳源,添加植物激素水杨酸(SA)诱导斜生栅藻,研究斜生栅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油脂含量及产率等的变化情况,探讨在SA诱导下斜生栅藻的产脂机制。结果表明:培养16 d,SA对斜生栅藻生长及油脂积累表现出显著促进效果,当S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细胞密度最大,为(1.89±0.06)g/L,较对照组提高了34.47%;在实验范围内(SA质量浓度0~40 mg/L),油脂产率与SA质量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油脂含量及产率均在SA质量浓度为40 mg/L时达到最大,分别为(48.49±7.47)%和(22.35±3.77)mg/(L·d),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2.85%和1.43倍;SA对斜生栅藻细胞官能团中的酯基、羧基、磷酸基团等产生了影响;同时,在SA诱导下斜生栅藻的油脂代谢途径与叶绿素、酶、抗逆性等因素有关。综上,SA既提高了斜生栅藻的生物量,又促进了其光合作用和储能物质转化,提高了油脂产率。
游宏坤张晶路闯王国英余丽时红端允
关键词:水杨酸斜生栅藻叶绿素A油脂官能团
采动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8年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确定在矿井防治水工作、矿井优化设计、解放水体下资源、采空区瓦斯抽放、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以及水资源破坏评价与保护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近年来导水裂隙带高度范围、各影响因素及其主要预测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了计算法、模拟法与实际探测法的特点,力图较为全面地认识当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的发展趋势。
徐树媛张永波时红陈军锋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纳米材料改性土壤力学性质的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21年
近年来,纳米材料以其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在包括土壤改性和废物利用等方面有十足的潜力。回溯了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黏土、纳米氧化物、纳米碳等)在土壤中的应用历程,总结综述了近30 a来纳米颗粒对土壤力学性能改善方面的重要成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梳理了纳米材料对土壤的结构、强度、水力性能方面的影响,并从纳米颗粒的结构和改性土壤的结构出发,归纳了纳米材料提升土壤力学性质的机理。丰富了纳米材料改性土壤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改性土壤材料种类的选择、材料掺量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郭李娜张永波段清时红吴艾静
关键词:纳米材料改性土壤微观结构水力性能
核壳结构TiO_2/SiO_2/Fe_3O_4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14年
针对纳米Ti O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成本较高等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包覆了Si O2的磁基体Fe3O4上负载Ti O2,制备出一种具有光催化作用的核壳结构Ti O2/Si O2/Fe3O4功能纳米颗粒。通过TEM、XRD等对其包覆效果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 O2、Ti O2包覆的醇∶酯∶水的比例分别为4.6∶12.3∶1和30.3∶12.5∶1时可以得到包覆均匀的Ti O2/Si O2/Fe3O4功能颗粒。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的照射下,Ti O2/Si O2/Fe3O4光催化剂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分别为85.16%和78.86%,使用5次后颗粒的回收率仍能保持在75%以上,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且可重复利用率高。
王洁彭林曹昉苏冰琴时红
关键词:核壳结构溶胶-凝胶法包覆效果脱色率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 3株能产生高效絮凝活性的微生物 ,对其中 1株TJ3进行其最佳培养条件及废水絮凝实验研究。结果表明TJ3的最佳培养条件为 :以葡萄糖、蛋白胨作碳、氮源 ,初始pH值 6~ 7,温度 2 5~ 30℃ ,摇床转速 12 0~ 16 0r min,培养时间 72h,可产生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 ,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率达 92 4 %。同时在最佳培养条件下 ,该菌所产絮凝剂对多种废水净化效果明显 ,尤其对净化分散兰染液、酵母菌菌液分离最为突出 ,絮凝率均在 95 %以上 ,具有较高的絮凝性能。
时红牛志卿李晋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废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