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婷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秦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分析了2013年秦俑博物馆(秦俑馆)1号坑遗址保护展示厅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微气候条件、气溶胶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的冬、夏季特征,并通过探讨其在1989至2013年间的演化,评价博物馆的旅游规划和环境改善政策对文物保存大气环境的长期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秦俑馆内一系列环境措施的实施和旅游条件的建设,对秦俑馆室内的气溶胶及其组成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夏季室内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质量浓度由1994年的540.0μg·m-3降低至2004年的172.4μg·m-3,冬季TSP的质量浓度由1994年的380.0μg·m-3降低至2005年的312.5μg·m-3。夏季PM2.5的质量浓度由2004的108.4μg·m-3降低至2013的65.7μg·m-3,冬季PM2.5的质量浓度由2005的242.3μg·m-3降低至2013的98.6μg·m-3。尽管如此,秦俑馆内的文物依然面临气溶胶酸性组分的长期威胁。
- 李华胡塔峰曹军骥贾文婷马涛王春燕
- 关键词:气溶胶室内空气质量旅游规划环境政策博物馆
-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遗址区的微环境及气溶胶理化特征被引量:5
- 2015年
- 为评价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内文物保存大气环境的历史演变,本研究于2013-2014年度冬夏两季,对展示厅玻璃护围内(遗址区)、外(游客通道)的大气环境进行了监测与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玻璃护围内存在温、湿度的季节性波动;遗址区PM_(2.5)质量浓度的夏季均值为18.414.6μg·m^(-3),冬季均值为28.0±18.9μg·m^(-3),遗址区与游客通道的I/O比值为0.62±0.23。仅在室外重度灰霾污染后,遗址区浓度高于游客通道。遗址区内气溶胶偏酸性,冬季酸性强于夏季。PM2.5各化学组成中有机物所占比例最高(42%~51%),二次无机离子(SO_4^(2-)与NO_3、NH_4^+之和)夏季占PM_(2.5)的37%,冬季占23%。遗址区内的文物依然面临微环境波动、气溶胶酸性和水溶性组分的物理与化学风化威胁。
- 贾文婷胡塔峰曹军骥李库李华刘随心方其鸣李建东王昭允马涛王翀
- 关键词:汉阳陵微环境大气细粒子化学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