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华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横纹肌
  • 2篇横纹肌样
  • 2篇横纹肌样瘤
  • 2篇恶性
  • 2篇恶性横纹肌样...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意外死亡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措施
  • 1篇医院效率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肾外
  • 1篇体层成像
  • 1篇体层摄影

机构

  • 5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5篇徐华
  • 2篇林穗青
  • 2篇曹娟
  • 2篇干芸根
  • 2篇付丹
  • 2篇宋萍
  • 2篇张交生
  • 2篇徐守军
  • 2篇罗娜
  • 2篇杨春兰
  • 1篇谢军慧
  • 1篇郭学军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DEA-Tobit法的广东省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2018-2022年广东省21个地市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使用DEA-BCC与Malmquist法计算效率值,依托Tobit回归模型探讨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整体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278,全要素生产率在不同年份间呈现波动状态;平均约54.29%的地市呈现规模效率递减状态,66.7%的地市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受技术要素影响。Tobit回归结果显示,医生人数、房屋面积、人均费用对公立医院效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份、地区间存在效率差异。加强资源均衡布局、促进技术水平提升、控制医疗机构不合理扩张、减轻患者就医经济负担等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效率水平进一步提升。
赖诗然谢军慧徐华
关键词:TOBIT回归模型
小儿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小儿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EERT)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例EERT患儿(10个病灶)的病例资料。8例10个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3个病灶同时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 8例患儿中,病灶位于左颈部1例(1个病灶),纵隔2例(2个病灶),腹膜后3例(4个病灶),左前臂及肝左叶1例(2个病灶),盆腔1例(1个病灶)。病灶1个呈梭形,2个分叶状,7个类圆形。瘤体均较大,病灶最大径线为34~149 mm,平均(73±35)mm。CT平扫主要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不均质囊实性肿块,囊实性分界不清,呈渐变性改变。MRI主要显示为不均匀T_(1)WI等或稍低信号,T_(2)WI高或稍高信号,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其中6个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囊变及坏死区无强化。部分病灶伴钙化、出血、瘤周积液、邻近骨质破坏及向椎管内延伸、局部或远处侵犯、转移等。患儿短期内可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恶病质以及感染等。结论小儿EERT恶性程度高、并发症多、进展迅速,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该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曹娟郭学军刘龙平刘根徐华罗娜侯明君
关键词:恶性横纹肌样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目前,在大多数国家中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是导致0~14岁儿童及青少年死因的第一位,儿童期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问题和儿童保健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1].本文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
宋萍付丹张交生林穗青徐华
关键词:儿童干预措施
小儿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CT和MRI误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并总结小儿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ERT)的CT及MRI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0例ERT患儿(12个病灶)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3个病灶同时行MRI平扫、增强及DWI检查。结果:10例患儿中,病灶位于左颈部1例(1个病灶),左肾1例(1个病灶),右肾1例(1个病灶),纵隔2例(2个病灶),腹膜后3例(4个病灶),左前臂及肝左叶1例(2个病灶),盆腔1例(1个病灶)。病灶呈梭形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8个。瘤体均较大,最大径线为34~149mm,平均(72.58±31.74)mm。CT平扫主要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不均质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7个呈渐进性强化,1个呈花瓣样强化。MRI显示为不均匀T1WI低信号影,T2WI高信号影,实性部分弥散受限。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中4个瘤内见钙化、2个瘤内出血、4个瘤周积液、2个邻近骨质破坏、3个向椎管内延伸、3例有局部或远处侵犯、转移。因病灶多发于脊柱旁,恶性程度高,易破坏邻近骨质及向椎管内延伸,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升高等,10例(12个病灶)中6例(7个病灶)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另1例(1个病灶)位于左颈部脊柱旁,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或横纹肌肉瘤;1例(1个病灶)位于右肾,误诊为肾母细胞瘤,1例(2个病灶)位于左前臂及肝左叶,未定性。结论:小儿ERT的CT和MRI表现多样,且与小儿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许多相似性,容易误诊,但有一定的特征,全面了解ER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曹娟刘龙平刘根徐华罗娜侯明君
关键词:恶性横纹肌样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误诊分析
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趋势及干预措施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本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分析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死因构成等情况。结果 2011~2013年全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发生情况共264例,其中意外死亡24例,占9.09%,由2011年的9.84%上升至2012年的12.0%,但2013年开始缓慢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中流动儿童的5岁以下意外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各年份、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且两大主要死因呈现明显的季节特点。结论目前,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就是儿童意外死亡,意外窒息、溺水是最主要的死因,因此,必须提高该方面的安全意识,扩大宣传力度,从而减少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事件。
宋萍付丹张交生林穗青徐华
关键词:儿童干预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