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健
- 作品数:85 被引量:149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踏破铁鞋“龙二府”——黄一农先生“e考据”回应被引量:6
- 2014年
- 析探《春柳堂诗稿》作者宜泉的"交游网络",是考证宜泉生平经历的有效思路之一。从已有的三个"龙二府"入手,也许会引导我们逐渐接近历史的真相。
- 欧阳健
- 旧红学时期的学术论争
- 1999年
- 从红学诞生起,就与论争结下不解之缘。长达一百多年的“旧红学”时期的学术论争,主要围绕着钗黛的是非之辨、小说的“真”“假”之辨、作者家世生平之辨、《红楼梦》版本之辨而热烈展开。当时的论辩虽有浅陋、幼稚之嫌,但却是红学进程的必经环节。诸多成为后世热点的论题,在那时就已经种下了根苗,甚至还进行过小小的“
- 欧阳健
- 关键词:学术论争
- 红学历史现状谭
- 2015年
- 1954年的"批俞"是新的社会背景下,迫切要求对古典文学遗产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反映。形势需要给《红楼梦》以新的评价,这就是政治;如何给《红楼梦》以新的评价,才是学术。自王国维1904年发表《红楼梦评论》,开启了理论探讨和艺术研究的新生面。胡适构建以"自叙传"为核心、以"曹寅家世"说和"高鹗续书"说为支柱的"新红学"体系,扔给大家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死结,使《红楼梦》研究偏离了正确方向。对胡适的批判是必要的;如果需要反思,不表现在以政治取代学术的极"左",恰恰表现在学术的先天不足。从1991年起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证伪,不过是将1954年对胡适的批判纳入了纯学术的正道,与俞平伯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 欧阳健
- 关键词:红学
- 清人诗话对陈廷敬的认知被引量:2
- 2007年
- 陈廷敬不仅是康熙的重臣,而且是杰出的诗人。本文通过清人诗话对陈廷敬诗歌的筛选、保存和传播,以了解诗人陈廷敬的当代认知,从而试图对他的诗歌作出恰当的评估。
- 欧阳健
- 关键词:清代诗歌研究陈廷敬诗话
- 论清代历史说部的世俗化被引量:1
- 2002年
- 清代历史说部直承宋元平话之正脉 ,其最大特点是浓重的世俗化 ,主要特征是 :以奇幻怪诞的因果报应作为囊括全书的框架、以全知全能的军师作为提挈全书的动力、以出身草莽的英雄作为支撑全书的主干力量、以“结心”的结义作为维系人心的纽带、以俗而不雅的戏谑作为逗引读者兴味的手段、以向慕明主与谴责奸臣为基本的政见 。
- 欧阳健
- 关键词:世俗化清朝历史小说
- 统一王朝的全史演义——论《隋唐两朝志传》成书及文体创新被引量:1
- 2004年
- 《隋唐两朝志传》的林瀚序是可信的。万历时林家一门依然兴盛,书贾当不敢冒名以作伪。此书虽为罗贯中原本,内中亦有林瀚纂辑的份额。罗贯中不满足于演说动乱分裂的历史,隋唐史是他创作统一王朝全史的全新尝试。从全书结构看,罗贯中用42回的篇幅,填补了240年和平时期的史事,虽只占全书的34.42%,但这一填补对后世全史演义的写作,有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 欧阳健
- 关键词:文体创新
- 谬托知己者的讹言——脂批三辩被引量:2
- 2003年
- 谬托雪芹知己的脂砚斋及其批语,充斥着相互抵捂的内在矛盾,不能盲目信从。
- 欧阳健
- 关键词:脂砚斋
- 《浙江通志》元代选举科目正讹——兼辨“至顺二年辛未余阙榜”之由来被引量:2
- 2012年
- 《浙江通志》著录元代选举,时因沿袭旧志而致误,而旧志之致误,又各有其复杂情由。元文宗至顺三年八月驾崩,至顺四年会试,秉政者是悖逆比董卓更甚的燕铁木儿。此科后被政敌攻为科场舞弊与腐败,导致科举的罢废。故至顺四年进士要撇清与燕铁木儿的关系,不致留下"附逆"与"行贿"的恶名。"至顺二年辛未余阙榜",是时局与心态双重变化的产物。
- 欧阳健
- 关键词:《浙江通志》施耐庵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新说被引量:1
- 2002年
- 怀疑《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非罗贯中所作的理由不能成立 ,应该尊重版本的题识 ,承认罗贯中的著作权。孙甫 (998- 10 5 9)是宋代著名史家 ,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 ,论议宏赡 ,此书称孙甫为“待诏” ,开首即引其《史记》世系以演说之 ,则其时不应太晚。小说所叙李存孝打虎、李存孝之叛等 ,亦为成书较早的内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的创作起点与《三国志演义》不同 ,走的是抛开较有史传意味的《五代史平话》 ,有意识强化“瞽传诙谐之气”的路子 ,从而创造了另一种历史演义的文体模式 ,包孕着可贵的探索精神。
- 欧阳健
- 关键词:罗贯中文体模式小说情节语言
- 沈起凤与《谐铎》被引量:3
- 2003年
- 沈起凤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 ,对小说创作情有独钟。《谐铎》由“谐”、“铎”两部分构成 ,“谐”是“铎”生发的根据 ,“铎”是从“谐”引申出来的教义。与《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用的是史家的“断”不同 ,沈起凤用的是良师的“教”。书名《谐铎》 ,意在于戏笑言谈中给人以警醒、启迪和教育。“谐”体现了谐趣美 ,通过有趣故事或片断画面揭示生活真理 。
- 欧阳健
- 关键词:沈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