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振芃

作品数:1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第一性原理
  • 3篇第一性原理计...
  • 3篇电荷
  • 3篇电荷转移
  • 3篇分子
  • 2篇扫描隧道显微...
  • 2篇酞菁
  • 2篇能隙
  • 2篇钙钛矿
  • 2篇钙钛矿型
  • 2篇AU(111...
  • 2篇DFT研究
  • 2篇LACOO3
  • 2篇催化
  • 1篇单分子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硼
  • 1篇第一性原理研...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催化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3篇胡振芃
  • 3篇王兵
  • 3篇何学浩
  • 2篇侯建国
  • 2篇杨金龙
  • 1篇王海千
  • 1篇陈凤云
  • 1篇陈岚
  • 1篇曹学伟
  • 1篇李新刚
  • 1篇黄甜
  • 1篇李兰冬
  • 1篇李竟成
  • 1篇赵爱迪
  • 1篇张立新
  • 1篇胡晓

传媒

  • 2篇Chines...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Chines...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酞菁和Cu-酞菁在Au(111)表面吸附行为的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术并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金属Co-酞菁和Cu-酞菁分子在Au(111)表面上的吸附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由于这两种分子与衬底电荷转移的差异,引起了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同,使得两种分子在Au(111)表面表现出不同的吸附组装结构。分子-衬底相互作用与分子间库仑排斥作用两种机制的竞争是造成其组装结构差异的原因。
胡晓李竟成胡振芃赵爱迪王兵
关键词:分子自组装电荷转移分子吸附
Coverage-dependent Orientations of Dy@C82 Molecules on Au(111) Surface
2012年
The adsorption and molecular orientation of Dy@Cs2 isomer I on Au(111)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ultrahigh-vacuum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t 80 K. At low coverages, the Dy@Cs2 molecules tend to grow along the step edges of Au(111), forming small clusters and molecular chains. Adsorption of Dy@Cs2 on the edges is dominated by the fullerene-substrate interaction and presents various molecular orientations. At higher coverages, the Dy@Cs2 is found to form ordered islands consisting of small domains of equally oriented molecules. The Dy@Cs2 molecules in the islands prefer the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s with the major C2 axis being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Three preferable orientations of the Dy@Cs2 molecules are found in a two-dimensional hexagonal close packed overlayer. These observations ar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play of the fullerene-substrate interaction and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tallofullerenes.
陈凤云胡振芃
关键词:MONOLAYER
螺吡喃分子在Au(111)表面的手性表达
The self-organization and chiral expression of two related nitro-spiropyran molecules on Au(111) surfaces have...
黄甜胡振芃王兵王海千侯建国杨金龙
关键词:螺吡喃扫描隧道显微镜手性
文献传递
NO_x和O_2在钙钛矿型LaCoO_3表面吸附的DFT研究
钙钛矿型氧化物(ABO3)对氮氧化物(NOx)具有良好的催化消除性能,我们从中选取了La Co O3(LCO)进行此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对其晶体切割并堆叠8层(001)面的两种截面,在其上进行小分子的吸附计...
陈功东胡振芃何学浩李新刚
文献传递
金属镍活性中心在惰性金属载体中的自分散及其催化炔烃选择加氢性能
2024年
单位点催化剂因具有较好的活性、较高的原子利用率和目标产物选择性,在基础科学研究及工业生产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单位点催化剂的合成策略通常较为繁琐,需要精细调控金属活性中心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金属活性位点的迁移和聚集,形成金属团簇,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副反应.另一方面,过分紧密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限制金属活性位点的原子效率,从而降低反应活性.本文开发了一种简单通用的自分散策略,用于制备金属态单位点催化剂.该方法利用过渡金属活性中心镍在惰性载体(铝和镁)中的自分散行为,成功构筑了含有孤立过渡金属镍活性中心的全金属催化体系.X射线光电子能谱、低能离子散射和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结果证实了镍/铝催化剂中镍物种以金属态存在,且以孤立状态均匀分布于铝基载体的亚表层.在气固相乙炔选择加氢反应中,镍/铝和镍/镁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能够实现100%的乙炔转化率和高乙烯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镍/铝催化剂在碳碳三键选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甚至超越了工业界广泛使用的林德拉催化剂.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镍/铝催化剂在长达90 h的连续反应中,能够维持稳定的乙炔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没有明显的活性下降,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在价值.结合动力学分析、原位红外光谱、氢-氘-乙炔脉冲响应实验以及理论计算等结果,详细阐释了镍/铝催化体系上乙炔选择加氢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氢气分子优先在镍/铝催化剂表面吸附并发生解离,生成氢原子,随后与乙炔分子逐步反应生成乙烯.在该过程中,氢气的解离活化是整个反应过程的决速步.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镍/铝催化体系对液相炔烃、炔醇选择加氢的性能,发现该催化剂可以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高效�
邓欣郑彩艳李玮杰王佳敏杨迪胡振芃李兰冬
关键词:选择加氢NI基催化剂
运用第一性原理探索打开双层石墨烯能隙的方法
目的: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具有各种良好的性能,有望被应用于先进的电子器件中,这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零能隙的能带特点会大大限制其应用范围,所以本文旨在研究出一种不需要外界能源的打开其能隙的方法。
郝家磊胡振芃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能隙
强极化衬底下不同堆垛方式双层石墨烯能隙的研究
2020年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以强极性极化材料作为衬底,提出一种打开双层石墨烯能隙的有效方法.应用表面功能化的氮化硼极性材料为衬底,使以AA和转角形式堆垛的双层石墨烯,其能隙打开到0.0339eV和0.0325 eV.当以AB方式堆垛双层石墨烯时,在该衬底下其能隙可达到0.430 eV左右;且此能隙随衬底与双层石墨烯之间的堆垛方式的不同而发生微小变化.这表明该方法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变双层石墨烯自身的堆垛方式来有效的改变其能隙大小;另一方面在AB堆垛情况下通过调整衬底与相邻石墨烯的堆垛方式可以对其能隙在0.430eV附近进行微调.该方法在完美的保持双层石墨烯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能够获得适用于光电子器件的能隙.相较于其他方法,该方法更加切实可行,能够促进石墨烯在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以及石墨烯技术的发展.
郝家磊曹学伟胡振芃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氮化硼能隙
针尖电子态和隧穿过程调控
Usually in the simplest case of tunneling current, the spatial electronic distribution of an STM tip is one ig...
陈岚胡振芃王兵杨金龙侯建国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术单分子分子轨道
文献传递
电荷转移与材料物性调控
电荷(电子)转移是诸多物理、化学过程的本质,调控材料的电荷转移性质,就能够调制其物理性能和化学反应活性。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从原子尺度和电子结构层面针对光催化、电化学催化、多相催化等表面物理化学过程中的...
胡振芃
关键词:光催化电化学催化第一性原理计算
蓝宝石(0001)衬底上Al掺杂ZnO生长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ZnO 是一种具有多种纳米结构的宽带隙半导体。实验证实在蓝宝石(0001)衬底上生长ZnO 的的过程中掺入少量的Al 可同时调控其生长极性和纳米结构,但其原理不得而知。我们使用基于第一原理计算的软件VASP,对于这一极性...
杨平高乾胡振芃张立新
关键词:ZNO纳米结构形成能电荷转移静电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