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药品在西部地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评价FDC药品治疗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的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分为FDC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脱失及依从性等情况;应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FD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69%和86.97%(χ2=1.38),疗程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05%和90.99%(χ2=0.96),治愈率分别为93.34%和89.99%(χ2=0.67),失败率分别为0.70%和0.96%(χ2=0.83),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脱失率FDC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P<0.05)。结论抗结核FDC与对照组对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同,FDC药品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脱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管理和督导,适宜在西部地区推广使用。
目的分析2002—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效果,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4年凉州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类报表及基础资料,分析凉州区结核病防治工作产生的成效;应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凉州区可疑肺结核病患者就诊率逐年提高,由因症就诊向转诊转变;免费诊治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10 493例,新涂阳患者平均登记率达到31.32/10万,涂阳患者平均登记率达到35.95/10万,活动性患者平均登记率达到80.85/10万;自2005年以来,新涂阳(χ2=476.83)、复治涂阳(χ2=378.40)在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中占比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涂阳患者2个月末(χ2=100.55)、3个月末(χ2=114.03)痰菌阴转率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6,P<0.05);初治涂阴患者治疗成功率逐年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7,P<0.05);复治涂阳患者治疗失败率明显高于新涂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6,P<0.05);涂阳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涂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7,P<0.05);涂阳患者治疗中断率明显高于涂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结论武威市凉州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但应及早预防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发病和流行。
目的分析甘肃省武威市肺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培养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液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判断患者是否耐药;应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男性患者以青壮年人群为主,不同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5);女性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不同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以新发患者为主,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9,P<0.05);复治失败患者耐药率最高,不同患者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5,P<0.05)。结论武威市肺结核病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需及早预防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应尽快制定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的免费住院治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