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彪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6篇纹状体
  • 6篇大鼠纹状体
  • 5篇帕金森病模型
  • 3篇GLU
  • 2篇电针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羟基
  • 2篇羟基多巴胺
  • 2篇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谷氨酸
  • 2篇氨酸
  • 2篇6-羟基多巴

机构

  • 8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马彪
  • 7篇马骏
  • 7篇刘芳
  • 5篇王彦春
  • 5篇王述菊
  • 3篇王中明
  • 1篇孙国杰
  • 1篇肖敏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Glu浓度、GLT-1mRNA和GS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PD大鼠旋转模型制备采用6-OHDA单侧纹状体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假手术组注射方法和部位同模型组,仅注射含0.2%Vit C的生理盐水。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 min,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各组大鼠选取10只进行取材及处理。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酸(Glu)浓度,RT-PCR法检测谷氨酸转运体-1(GLT-1mRNA)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mRNA)蛋白活性的表达。结果电针组大鼠治疗前后旋转行为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Glu浓度显著升高,GLT-1mRNA与GS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Glu浓度降低,GLT-1mRNA与GS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提高了脑内GLT-1mRNA与GSmRNA蛋白活性的表达,减轻了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对PD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马骏刘芳王述菊马彪王彦春余沛豪王中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
浅谈逆针灸“治未病”被引量:6
2016年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构成,"逆针灸"为其重要方法之一。逆针灸"治未病"以其注重机体自身潜能,调动机体自身的正气防病治病的特点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针刺"治未病"的开发价值已得到确认,深入研究与探讨逆针灸"治未病"的作用机理,能为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与预防手段的提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刘芳马彪肖敏马骏
关键词:逆针灸治未病《黄帝内经》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Cx43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我国现在罹患帕金森病的人数已超过100万,而在65岁以上的...
马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疗法星形胶质细胞
文献传递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谷氨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谷氨酸(Glu)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用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向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电针组电针"风府""太冲"穴,每次30min,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行为学测试观察PD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变,运用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Glu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Cx 43蛋白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大鼠治疗后旋转行为较治疗前及模型组改善明显(P<0.01,P<0.05)。模型组大鼠Cx43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Cx 43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Glu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可能与针刺能够抑制纹状体Cx 43的表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释放Glu有关。
马骏马彪王述菊刘芳王彦春余沛豪王中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纹状体缝隙连接蛋白43谷氨酸
浅谈针刺深浅被引量:2
2015年
灵活的掌握针刺深浅对临床治疗疾病很重要,要整体把握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自身形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到因人施针,深浅适宜。针刺应注意辨证论治,根据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选择针刺的深浅;针刺应根据针法选择针刺的深浅;针刺应根据个体、形体和部位的差异选择针刺的深浅;针刺应根据四时差异选择针刺的深浅。
马彪刘芳马骏
关键词:针刺辨证论治针法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Glu浓度、GS和PAG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治疗作用的效应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仅注射含0.2%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7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进行治疗。采用行为学测试PD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变,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Glu浓度,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酰胺酶(PAG)的表达。结果 :电针组大鼠干预前后旋转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Glu浓度明显升高,GS的表达明显降低,PAG的表达明显升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Glu浓度降低(P<0.05),GS的表达显著升高,PAG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电针防治PD的效应机制可能与电针提高脑内GS表达、降低PAG表达和减轻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王述菊马骏刘芳马彪王彦春王中明余沛豪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GSPAG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GLT-1表达与Glu浓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纹状体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注射方法和注射部位同模型组,仅注射含0.2%维生素C的0.9%氯化钠溶液。电针组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给予电针"风府、太冲"穴治疗,每天一次,每次30min,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各组大鼠选取10只进行取材及处理。运用HPLC荧光法检测纹状体谷氨酸(Glu)浓度,运用RT-PCR法检测谷氨酸转运体-1(GLT-1)m 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GLT-1 m 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显著降低,Glu浓度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GLT-1 m RNA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Glu浓度降低(P<0.05)。结论:电针对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可能与电针提高了脑内谷氨酸转运体GLT-1的表达和活性,减轻了细胞外Glu引起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王述菊刘芳马骏马彪王彦春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谷氨酸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用微量注射法向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制备偏侧PD大鼠旋转模型,假手术组以0.9%NaCl溶液进行微量注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不予任何干预;电针组电针"风府""太冲",采用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mA,持续30min,每日1次,治疗2周。行为学测试检测PD大鼠干预前后旋转行为的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er acidic protein,GFAP)、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干预前后旋转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大鼠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GFAP mRNA、Cx43mRNA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高(均P<0.01),经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GFAP mRNA、Cx43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1)。结论: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关。
王述菊马彪马骏刘芳王彦春孙国杰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星形胶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