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琳 作品数:32 被引量:256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六味地黄汤及“补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HPA轴功能及肾上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三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肾上腺形态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牡丹皮组、熟地黄-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 d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体质量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称体质量,测定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含量,观察肾上腺病理切片。结果肾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 GMP含量降低,血浆c AMP、血清ACTH、Cor.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上腺组织受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能上调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浆c GMP含量,下调血浆c AMP含量、血清ACTH、Cor.含量(P〈0.05,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能下调模型小鼠血浆c AMP、血清ACTH含量(P〈0.01),修复受损肾上腺组织。结论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阴虚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垂体分泌的ACTH含量、下调肾上腺分泌的Cor.含量,改善HPA轴的功能及肾上腺形态有关。其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是该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肖子曾 杨梦琳 戴冰 张嘉妮 石继连 肖望重 杨连初 李玉星关键词:六味地黄汤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新疆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生殖组织形态及其脏器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新疆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生殖组织形态学及其脏器指数的蓄积毒性影响。方法采用渗漉提取法制备新疆紫草石油醚提取物,以其为受试物。选用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只进行蓄积毒性试验。试验组给以新疆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照组给以4%吐温-80水溶液。当小鼠死亡过半后停止试验,计算小鼠生殖组织脏器指数,光镜下观察小鼠生殖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新疆紫草在小鼠体内的蓄积毒性为中等蓄积,小鼠累积灌胃13.08 g/kg新疆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后试验组雄性小鼠睾丸指数与对照组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组织形态观察未发生病变。试验组雌性小鼠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降低,但其组织形态未发生病理性损伤。结论新疆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生殖组织形态以及雄性小鼠睾丸指数均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雌性小鼠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 戴冰 曹璐婷 肖子曾 吴沁璇 曾呈茜 杨梦琳 张嘉倪关键词:新疆紫草 石油醚提取物 脏器指数 六味地黄汤及其“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HPT轴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三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丹皮组、熟地-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天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备小鼠肾阴虚模型,测定体质量,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肾阴虚模型小鼠体质量降低,血浆c AMP含量、血清TSH、T3、T4含量升高;六味地黄汤及其山茱萸-丹皮药对降低HPT轴中垂体分泌的TSH含量、下调肾上腺分泌的T3、T4含量,修复受损甲状腺组织。结论:六味地黄汤改善肾阴虚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PT中垂体分泌的TSH、下调肾上腺分泌的T3、T4,修复受损甲状腺组织有关。其中山茱萸-丹皮药对是全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物质。 戴冰 杨梦琳 张嘉妮 李玉星 欧阳林旗 肖子曾 邓桂明 杨磊关键词:六味地黄汤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中医计量诊断的特点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中医诊察疾病应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作为诊察手段,重视人体的自我感觉,全面、细致地挖掘临床资料,注重人与时间、空间的多维关系以及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即全时程、多维时空、因人制宜,反映了患者的真实状态,是区别于现代检测手段的不同维度的精准。基于以上特点,开展中医计量诊断,需要建立在对中医基础知识的要素解析、临床资料的多维诊察基础上,规范基于主诉的中医临床诊疗基本路径,再进一步进行量化,对单一症状进行主次、诱因、程度、频率、持续时间、范围、缓解方式等定量,同时边问边辨,对症对、症队进行关联分析,根据症状的主次、贡献度进行加权与赋值,使辨证过程更为规范、标准、客观,中医诊断更为精准,为中医诊疗路径规范化、诊疗自动化提供有益借鉴。 周小青 李金霞 李金霞 赖丽娜 童天昊 张运辉 刁承林 张运辉关键词:诊疗路径 六味地黄汤及“补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HPA轴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三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丹皮组、熟地-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 杨梦琳 戴冰 张嘉妮 李玉星 肖子曾关键词:六味地黄汤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文献传递 新疆软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及其靶器官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考察新疆软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影响,探讨其主要靶器官的毒性作用。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改良寇氏法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蓄积毒性实验:采用剂量递增法给药,对照组给以4%吐温-80水溶液,观察实验期间一般生理情况,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新疆软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单次灌胃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3.48g/kg,LD5095%的可信区间为3.46~3.50g/kg。蓄积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新疆软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蓄积系数K=3.76,为中等蓄积毒性,小鼠17天累积灌胃新疆软紫草石油醚提取物13.08g/kg可引起小鼠摄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小鼠肝脏、脾脏和胃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病变。结论:新疆软紫草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肝毒性和胃肠道毒性,表明肝脏和胃肠道可能是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戴冰 曹璐婷 肖子曾 吴沁璇 曾呈茜 杨梦琳 张嘉妮关键词:石油醚提取物 半数致死量 蓄积毒性 靶器官 二苯乙烯苷和远志总皂苷配伍抗AD模型PC12细胞损伤的最佳剂量摸索 目的采用Aβ诱导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损伤模型,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和远志总皂苷(TEN)配伍对AD模型的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将接种于两培养板上的神经细胞继续培养1d后去掉原培养液,每板除空白... 张运辉 周小青 杨梦琳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二苯乙烯苷 远志总皂苷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何首乌-丹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何首乌-丹参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挖掘其抗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网站检索何首乌-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作用靶点,再通过Drugbank数据库、Dis Ge NET数据库和TTD数据库获得AD的主要致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然后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MTT法、ELISA法、比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网络药理学主要预测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研究共筛选出何首乌-丹参药对的有效成分24个,对应靶点274个,与AD相关靶点共107个,相关信号通路前10条,GO分析相关度前20个靶点分子功能。细胞实验证实了何首乌-丹参能有效提高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及抑制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并促进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何首乌-丹参主要是通过抗炎和抗氧化应激对AD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AD提供新的思路。 杨梦琳 周小青 周小青 张运辉 伍大华 张运辉关键词:何首乌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淫羊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淫羊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淫羊藿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Ge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AD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MTT试验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得到23个淫羊藿活性成分,共预测获得239个淫羊藿药效靶点和2 156个AD的治疗靶点,取交集后得到152个淫羊藿治疗AD的靶点,蛋白互作分析提示GSK3β、AKT1、CDK5、CDK5R1、APP、MAPK1、MTOR为蛋白互作网络中的关键靶点。淫羊藿关键靶点主要关联AD、β-淀粉样蛋白聚集、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细胞实验提示,淫羊藿可显著提高Aβ25-35诱导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并参与调控GSK-3β、AKT1、CDK5介导的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Tau蛋白磷酸化通路。结论淫羊藿治疗AD具有多活性成分-多作用靶点-多联系通路的特点,本研究为系统阐明淫羊藿治疗AD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运辉 周小青 周小青 伍大华 杨梦琳 童天昊关键词:淫羊藿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大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21年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大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Drugbank、Dis Ge NET和TTD数据库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基因;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靶点蛋白-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蛋白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MTT实验、ELISA法、比色法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对网络药理学主要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共筛选出大黄的有效成分17个,对应靶点276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靶点共107个,KEGG相关信号通路前10条,GO分析前20个生物学过程。细胞实验证实了大黄能有效提高PC1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及抑制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并促进PI3K/Akt/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下调NF-κB信号通路。大黄主要是通过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等对阿尔茨海默病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的思路。 张运辉 周小青 周小青 杨梦琳 伍大华 杨梦琳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