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坤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陕西咸阳地热井新近纪岩心中的长短沟蜷Semisulcospira elegans化石简记
- 2022年
- 陕西蓝田地区是中国几个新生代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其中的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化石研究闻名于世。关于该区新近纪的软体动物化石,20世纪60年代李云通等有过较详细的研究,2015年李智超等报道了渭河地区游河组腹足类口盖化石的新发现。这些研究不但为相关生物类群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珍贵的化石材料,而且为研究区的古环境恢复、地层学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古生物证据。但这些化石主要采集于渭河盆地周边零星分布的新近纪地表露头.
- 李永项任战利李兆雨谢坤陈宇
- 关键词:渭河盆地古生物学地热井生物类群
- 秦皇岛山羊寨中更新世动物群中的小型仓鼠
- 2016年
- 对秦皇岛山羊寨中更新世洞穴堆积中发现的大量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和黑线仓鼠C.barabensis化石(超过1100件的上下颌及头骨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对比研究。对比表明,山羊寨的长尾仓鼠和黑线仓鼠有其自身特点,但这些特点没有超出种的变异范围,主要表现在二者m3均发育比现生种频率更高的下中脊、黑线仓鼠有很高比例(60%)标本的M1具有前弓缘前支等方面,这些特征反映出化石种稍原始的性质。通过对山羊寨标本的观察认为,前人提出的两种仓鼠m1下前边尖的形态及与其后方下前纵脊连接方式的3种类型可能只是仓鼠个体年龄大小的反映,并不具有分类学方面的意义。此外,通过对一定数量的长尾仓鼠(27件头骨)和黑线仓鼠(10件头骨)现生标本的观察并总结前人成果,进一步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区分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长尾仓鼠M1~2后弓缘前支均发育较弱或无、m1冠面形态较为均一瘦长、m1下前边尖分开程度较大和下颌骨内侧肌肉附着面小孔数量较多等方面。
- 谢坤李永项
- 关键词:中更新世
- 青藏高原东北部兰州盆地新生代沉积相与古环境演化
- 2023年
- 兰州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系列盆地中最早接受沉积的地区之一,也是探讨高原隆升与古气候演化的理想场所。通过大量野外露头观察,综合岩石学特征、古生物化石及沉积地球化学等多种指标,对兰州盆地始新世—中中新世沉积演化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盆地始新统西柳沟组桔红色、砖红色砂岩应属于风成沙漠沉积,而非前人认为的扇三角洲或河湖相沉积。西柳沟组沉积之后,兰州盆地进入河流—三角洲—湖泊演化阶段: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野狐城组沉积期)气候总体干热,形成以滨浅湖(含干盐湖)为主、间或出现小规模三角洲的沉积格局;早渐新世晚期(咸水河组沉积早期)开始发育三角洲沉积,之后水体范围逐渐扩大,至晚渐新世浅湖沉积发育,该时期古环境由半干旱半湿润的开阔林地—灌丛演变为干旱气候背景下的灌丛—草原。早中新世初期(咸水河组沉积中期)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之后快速过渡为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代表了湖盆在新生代最后一次扩张,古气候以半干旱为主;中中新世(咸水河组沉积晚期),湖盆逐渐萎缩消亡,兰州盆地整体演变为河流相沉积,仅在局部残存小型洼地,古环境仍为温带半干旱的灌丛—草原。
- 李兆雨李永项李文厚张云翔谢坤张倩李兆扬
- 关键词:青藏高原兰州盆地新生代沉积相古环境
- 末次冰期东北地区食草动物群的演替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距今40ka年来东北地区大型食草动物记录显示,该区末次冰期极盛期前后,在冻土苔原大背景下可能经历了40ka B.P.森林草原、34.3ka B.P.疏林草原、30ka B.P.森林草原、22ka B.P.疏林草原、18ka B.P.森林草原、17ka B.P.疏林草原、14ka B.P.无树干草原及11ka B.P.疏林草原的演变过程,环境最恶劣最干冷的时段似乎在14ka B.P.前后.同时,该哺乳动物组合曲线与气候变化、冰川波动及海面升降等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整个环境演变过程还可与陕西关中渭河流域的3个哺乳动物群(咸阳动物群、蒲城动物群和大荔动物群)所反映的环境演变过程相对比,只是关中地区进入最干冷的无树干草原环境较早.研究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是由于地区地理位置的差别,导致受东亚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因而进入盛冰期的时间也有或早或晚的差别.
- 张云翔李永项谢坤李智超
- 关键词:末次冰期环境变化
- 陕西首次发现中华鳖化石及其意义
- 2022年
- 在陕西宝鸡簸箕庄下更新统三门组中发现中华鳖化石,鉴定为一个新种宝鸡中华鳖Pelodiscus baojiensis sp.nov.。该化石主要特征为甲壳近圆形,上拱,个体较小,长宽相近;肋板8对,第8对收缩,背甲表面布满不规则的蠕虫状的脊和凹坑纹饰,边缘变平,在缝合线附近凹坑明显纵向拉长,表面未见纵向的脊或纵向的瘤粒;肋条突出于肋板之外,骨骼明显比现代中华鳖粗壮。已记录的8属18种中国鳖科化石(不包括本文新种),分属21个地点,在地质时代上自白垩纪晚期开始,经过古近纪、新近纪一直延续到第四纪,除早、中更新世尚无报道以外,其它各地质时代基本都有发现,且以全新世报道最多,多达70余个考古地点中都记载了鳖科遗存。这是陕西鳖类化石的首次报道,也是中国第四纪早期鳖类化石的首次报道。宝鸡中华鳖的发现地点位于中国新生代鳖类化石分布的最西侧。化石证据表明,三门古湖在早更新世期间应该一直延伸到了渭河盆地西缘的宝鸡地区。
- 李永项肖良王佳楠张云翔谢坤李兆雨
- 关键词:中华鳖
- 兰州盆地新发现的早渐新世巨犀化石被引量:1
- 2017年
- 描述了在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底部的黄砂层中新发现的巨犀化石:黄河巨犀(Paraceratherium huangheense sp.nov.)(新种),该化石产出层位的古地磁年龄为距今31.5Ma。新种主要特征为:P2之前无齿槽痕迹,一对下门齿粗壮,互相靠近,向前平伸且略微上翘,下颏孔位于p3之下,水平支下缘平直,p2前的齿隙部分向上隆起,下颌角圆钝,上升支后缘斜向后上方,齿式:?·?·3·3/1·0·3·3。除个体较大、下颌后缘有所不同之外,其下颌的总体特征与巴基斯坦的Paraceratherium bugtiense最为接近,显示两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新标本的发现为确定经典的Dera Bugti地点产大巨犀化石层位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讨论提供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 李永项张云翔李冀李智超谢坤
- 关键词:兰州盆地巨犀
- 陕西蓝田地区三趾马化石新材料
- 2015年
- 刘东生等60多年前描述的在陕西蓝田灞河组下部的Hipparion sp.,材料较少,但形态特殊,此后一直未见相关报道.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又发现了类似三趾马化石的新材料.新发现的Hipparion sp.个体小,原尖短、圆,次尖明显偏向舌侧,次尖颈收缩,DP4的次尖几乎完全孤立;原小尖褶长大复杂,次附尖粗大、分叉,向外伸出;端附尖长大,根部收缩,内侧收缩沟内伸,并呈复杂的褶沟.这些组合特征与包括Hipparion chiai在内的灞河组上部3种三趾马扁长的原尖截然不同,也区别于九老坡的Hipparion plocodus(Hipparion fossatum),而接近于大庙沟的Hipparion sp..新材料的发现表明灞河早期的这种形态比较特殊的三趾马可能延续到了灞河晚期,甚至更晚的时代,同时在白鹿塬西侧蓝田汤峪河道一带有新近系地层出露.
- 李永项李银华李智超白毅李杨璠谢坤赵勇强邓大江
- 关键词:灞河组三趾马
- 早渐新世兰州盆地的巨犀及南坡坪动物群组合特征与环境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新发现的巨犀化石,属于南坡坪动物群,该动物群主要由大小两类动物组成.小型哺乳动物主要为梳趾鼠Ctenodactylidae等草原啮齿类,大型林栖哺乳动物主要由巨犀Paraceratherium、副狶Paraentelodon等组成.动物群23个属种类型中,森林型占~40%,草原型占~60%.与同期南北两侧的临夏椒子沟动物群和党河叮当沟动物群相比较,明显具有过渡区特点.以哺乳动物化石证据推测,渐新世中国干旱带南界很可能从兰州盆地附近通过.
- 李智超李永项张云翔李文厚谢坤
- 关键词:兰州盆地巨犀古环境
- 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中更新世马陆化石被引量:1
- 2021年
- 马陆,又称千足虫,分布广泛,有时甚至爆发性泛滥[1],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关于这种动物的早期化石信息主要集中在欧美的研究报道[2~3],近年来人们从缅甸、墨西哥琥珀中也发现了一些中、新生代的马陆化石,如现生倍足纲中的Polyxenida(毛马陆目)、Siphonophorida(管马陆目)、Polyzoniida(多板马陆目)、Julida(姬马陆目)、Chordeumatida(泡马陆目)、Stemmiulida(寡眼马陆目)、Polydesmida(带马陆目)、Siphoniulida等[3~5],但晚新生代、第四纪期间很少报道。中国现代马陆动物研究时有报道[6~21],但化石却十分罕见,仅见于20世纪50年代初第四纪周口店猿人洞穴堆积中的一次记录[22]。
- 李永项胡松梅李冀王社江张云翔谢坤陈宇李兆雨
- 关键词:中更新世洞穴堆积倍足纲晚新生代
- 华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磁性地层年代序列与古环境关系:兼论对古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更新世是地球环境和生物演化史上的关键转折期之一,是现代气候环境、地理格局和生物形态完全形成时期。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华北黄土高原的风成黄土和河湖相沉积物中都陆续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及哺乳动物群化石遗址,并通过古地磁学确定了这些遗址的准确年代,这些进展为研究我国早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环境适应关系提供了条件。文章首先整理和总结华北地区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群及古人类/旧石器遗址的概况及其磁性地层年代,然后分析各个遗址点的区域古环境背景,最后探讨该区域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及古人类遗址时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气候环境状况的关系。我们根据哺乳动物群和古人类遗迹在早更新世华北地区出现的时间以及对哺乳动物群中动物类型的分析可知:哺乳动物和古人类的演化与气候环境变迁密切相关,气候适宜期间冰期时生存的动物群与古人类活动都会相应增加。特别是表现在2.0~1.5 Ma时期,华北地区古人类/旧石器遗址分布范围的扩大,伴随着2 Ma以来大量增加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可能为古人类最终在此地区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在1.1~0.78 Ma全球早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气候周期从4万年主导周期转变为10万年主导周期,华北地区在该时期仍然存在为数不少的古人类活动,表明早期人类已具有适应气候大幅波动的能力,只是在气候波动较大、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可能会影响其活动范围和强度。
- 邱亚会李永项敖红张云翔谢坤
- 关键词:磁性地层年代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哺乳动物群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