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松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源性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急性心肌梗塞
  • 2篇梗塞
  • 1篇毒素血症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肌梗塞患者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疾病
  • 1篇休克
  • 1篇血压

机构

  • 6篇成都市中西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陈晓松
  • 3篇钟兴美
  • 2篇钟恺立
  • 1篇应明英
  • 1篇刘建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西医结合实...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参附注射液治疗厥脱证临床验证被引量:4
1999年
丁培琳陈晓松钟兴美黄开华马朝琼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中医药疗法厥脱
截毒颗粒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1999年
以截毒无糖颗粒治疗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30例,与思密达治疗31例比较,结果:截毒颗粒组的总有效率、显著率分别为86.67%和63.33%;思密达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率分别为64.52%和22.5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P<0.01)。截毒颗粒组治疗后血中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陈晓松钟兴美钟恺立应明英
关键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古代心肺复苏术应用发展史略
通过分析古籍文献,归纳出我国历代心肺复苏(CPR)应用及发展的历史概要。指出我国开展此项技术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对现代CPR的诞生起到促进作用。
陈晓松
我院1993~1995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回顾分析
1997年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地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和有关影响预后的因素,我们对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全部46例AMI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AMI共46例,占同期住院各种心脏疾病的1.0%(46/4482);占全院同期住院病历总数的0.17%(46/27124)。46例中,男31例,女15例,男:女为2:1。年龄最小43岁,最大87岁,平均71.3岁。其中<50岁1例,50~59岁4例。
陈晓松丁培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心源性休克高血压心脏疾病
加味小陷胸汤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感染14例被引量:1
2000年
钟兴美陈晓松王猷权刘建华钟恺立胡宇波
关键词:肺部感染小陷胸汤雾化吸入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了解该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概况,以便提高AMI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1993年1月~1995年12月的全部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MI共46例,占同期住院各种心脏病患者的1.0%,平均年龄71.3岁。使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者共41例(89.1%)。所用中药制剂近20种。中医证型有胸痹(58.7%)、脱证(17.4%)、真心痛(15.2%)等。病死率:溶栓组26.7%,非溶栓组45.2%(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9.0%,西药组40.0%(P>0.05)。结论:本组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及预后差等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共同特点,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预防并发症,解除某些西药的毒副作用,缓解治疗矛盾等,但其临床疗效有待大宗病历分析证实和全国性协作研究的提高。
陈晓松丁培琳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回顾性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