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 作品数:18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 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及近期生存情况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程度及近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5 d。治疗后7 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纤维化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肝功、肾功、心肌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依据肺CT影像计算并对比两组的肺纤维化程度评分。随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7、14、28 d的病死率并采用Kaplan-Meier法对比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促纤维化相关因子、氧化应激指标以及ALT、AST、SCr、CK-MB等生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7 d,对照组死亡4例(其中1例为第7天死亡)、干预组死亡3例,两组患者的IL-18、TNF-α、IL-6、HMGB1、MMP-9、TGF-β_(1)均较前升高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MDA较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SOD和CAT较前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ALT、AST、SCr、CK-MB虽均较前升高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肺纤维化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7 d病死率及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14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然而28 d病死率及生存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百草枯中毒,可改善肺纤维化程度及肝、肾、心肌等损伤情况,且可降低14 d病死率并改善生存时间;其
- 平虎蒲燕汤进苗云凤刘波
-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乌司他丁白细胞介素-18肺纤维化
- 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策略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2种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休克早期复苏效果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2种不同复苏液体救治创伤性休克(HTS)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66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复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心率、血压、呼吸、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收住专科后的并发症及转归进行观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组液体输入量为(3000±500)mL,高渗液组为(2000±200)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高渗液组用药前后30rain到1h的心率、血压、呼吸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前后30min到1h血钠、血氯、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从发病到收住专科后ARDS发生率、MODS发生率、治愈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创伤性休克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液体用量小,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血压、改善呼吸,为实施原发伤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昝强刘波黄仁春姚永明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预后
- 补体C3和白细胞介素35(IL-35)在脓毒症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补体C3和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在脓毒症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汉中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脓毒症患者103例,非脓毒症患者数120例。采集入选患者血液,经离心、静置后,取上层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相关指标(包括IL-6、IL-35、PCT)水平,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补体C3水平。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IL-35、PCT、IL-6、补体C3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发病程度血清IL-35、PCT、IL-6、补体C3以及APACHEⅡ评分;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状况的相关因素;对脓毒症患者血清IL-35及补体C3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除血清补体C3外,观察组其他指标(包括IL-35、IL-6、PCT及APACHEⅡ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清IL-35、PCT、IL-6以及APACHEⅡ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均<0.05),但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清补体C3显著小于轻度患者(P<0.05);(3)死亡组患者血清IL-35、PCT、IL-6以及APACHEⅡ评分均分别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均<0.05),但死亡组患者血清补体C3显著小于生存组患者(P<0.05);(4)经分析,血清IL-35及补体C3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C3与IL-35可作为脓毒症病情判断以及预后状况评估指标,但是相关机制尚需进一步进行探讨。
- 刘波刘晶晶郭新成王兰王新芳
- 关键词:补体C3脓毒症
- 血清皮质醇、脂联素、一氧化氮等水平与老年急性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老年急性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5年1—12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老年急性创伤患者45例为创伤组(其中低危亚组25例,高危亚组20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正常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皮质醇、APN、NO、IL-6、TNF-α水平,观察创伤组入院时及入院后1 d、3 d、5 d、7 d皮质醇、APN、NO、IL-6、TNF-α水平变化。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皮质醇、APN、NO、IL-6、TNF-α与APACHEⅡ的关系。结果入院时创伤组患者血皮质醇、NO、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APN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外科手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时血皮质醇、NO、IL-6、/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F=15.963、10.452、20.125、12.963,P<0.05),而APN水平显著升高(F=17.222,P<0.05)。与低危亚组相比,高危亚组患者血皮质醇、NO、IL-6、FNF-α水平较高,而APN水平下降(t=15.356、13.287、9.256、32.088、-8.879,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血皮质醇、NO、IL-6、TNF-α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326、0.302、0.348、0.310,P<0.05),而APN与APACHEⅡ呈负相关(r=-0.339,P<0.05)。结论动态监测老年急性创伤性患者血清皮质醇、APN、NO、IL-6、TNF-α水平将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病情及预后作出判断,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 平虎汤进蒲燕刘波
- 关键词:皮质醇脂联素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早期标准化活动方案结合5A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早期标准化活动方案结合5A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9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标准化活动方案结合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肌力恢复正常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标准化活动方案结合5A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状态,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
- 雷娟胡雪慧李克峰刘波马秀琴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并机械通气治疗SAP合并ARDS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SAP合并ARDS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及对照组(n=15),2组均使用机械通气并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病情变化及血液相关指标变化,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患者治疗后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053、2.607,<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6.304、5.562,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13.3%,χ~2=4.227,P=0.008)。观察组治疗后的呼吸、心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1.964、12.425,P<0.05),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14.721,P<0.01),而2组治疗后体温、平均动脉压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淀粉酶、内毒素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0.517、23.113、13.607、20.002、18.952,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有效提高SAP合并ARDS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氧合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性损伤,降低患者病死率。
- 刘波高亚萍王兰刘晶晶刘媛
-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价值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7月—2018年6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病例553例次,均首先采用传统的通过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对穿刺失败的32例次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分别记录传统方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传统方法在2针以内穿刺成功361例次,占65.3%;采用传统方法在同一部位3针穿刺或改换血管穿刺成功160例次,占28.9%;对采用传统方法穿刺失败的32例次改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或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采用传统方法穿刺置管发生并发症44例次,占8.4%;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应在临床广泛开展。
- 郭新成张春玲刘波王铎高亚萍
-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彩色多普勒超声
- 急诊急救从业人员心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干预被引量:3
- 2009年
- 急诊科随时接诊急性严重创伤、病情危急的患者;急诊从业人员工作繁重;经常接受患者死亡现象的刺激;承受患者家属紧张焦虑情绪的影响;诸多因素导致急诊从业人员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并由此产生各种应激反应。
- 昝强刘波李宁郭新成黄仁春
- 关键词:急诊心理应激心理干预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对挤压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C-反应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对挤压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C-反应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挤压综合征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CRRT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PA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治疗挤压综合征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显著,有效调节CRP和PA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平虎刘波
-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挤压综合征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
- 一种伸缩型非接触式消毒范围校准器
- 一种伸缩型非接触式消毒范围校准器,包括固定器、第一金属吊臂、第二金属吊臂、第三金属吊臂、第一旋钮、第二旋钮、LED强光电筒和零度水平校准板;第一金属吊臂转动设置在第二金属吊臂上并与固定件连接,第一旋钮设置在第一金属吊臂和...
- 雷娟陈飞马秀琴郭新成刘波廖月明柯丹沈鑫张丽君李娜梁文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