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万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遗址
  • 3篇新石器
  • 3篇新石器时代
  • 3篇石棺
  • 3篇石器
  • 3篇石器时代
  • 3篇先秦
  • 3篇流域
  • 2篇电站
  • 2篇新石器时代晚...
  • 2篇遗存
  • 2篇石棺葬
  • 2篇石室
  • 2篇石室墓
  • 2篇水电
  • 2篇水电站
  • 2篇先秦时期
  • 2篇考古
  • 2篇汉代
  • 2篇安宁河流域

机构

  • 13篇四川省文物考...
  • 3篇凉山彝族自治...
  • 2篇西昌市文物管...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日本九州大学
  • 1篇汉源县文物管...

作者

  • 13篇李万涛
  • 7篇周科华
  • 6篇江聪
  • 6篇曾令玲
  • 1篇任江
  • 1篇刘志岩
  • 1篇唐飞
  • 1篇郑万泉
  • 1篇郭怡
  • 1篇金国林
  • 1篇陈卫东
  • 1篇王静
  • 1篇刘红庆
  • 1篇张燕
  • 1篇连锐

传媒

  • 8篇四川文物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文物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大众考古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青藏高原东南麓新发现的石围石棺墓
2020年
河头地遗址新发现8座石围石棺墓,是青藏高原东南麓发现的新型石棺墓,年代在距今3800-4300年之间。其起源于本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新疆阿尔泰地区石围石板墓的间接影响,甘青地区可能是中转站,并对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石棺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李万涛
关键词:青藏高原文化属性文化源流
四川宜宾沙坝墓地2009年发掘简报被引量:5
2013年
沙坝墓地位于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沙坝村三组.地理坐标北纬28°38’25”.东经104°17’12”,海拔305米(图一)。该墓地北靠鸡罩山,南临金沙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北岸的三、四级台地上,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地表植被主要是桂圆林。2007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现该墓地.并于2009年6-9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14座,随葬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贝饰和兽骨等,计201件(组)。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刘志岩周科华李万涛
关键词:墓地沙坝地表植被
四川会理县河头地遗址Ⅱ区2018年度先秦时期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6
2019年
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8年3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河头地遗址I区、II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元至清时期的灰坑、房址、沟、陶窑、墓葬等350余个。其中II区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清理先秦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20余个,出土陶、石等各类小件器物150余件(组),为研究城河流域的先秦文化及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周科华李万涛李万涛李会刘家荣顾黎明张诗曼秦运成刘帅陈鑫贺宁李宁白芮
关键词:乌东德水电站石棺葬先秦时期
四川西昌市新庄遗址先秦墓地石室墓发掘简报
2018年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为配合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西昌市阿七乡螃蟹村的新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大量先秦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其中先秦时期墓葬发现447座,墓葬形制有瓮棺葬、石室墓及土坑墓,石室墓8座,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为研究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周科华李万涛李万涛黄琳刘家荣胡婷婷古林燕阿木日富吉可衣格丁伟伟丁科江聪曾令玲江聪
关键词:石室墓安宁河流域
蜀人南迁留遗踪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被引量:3
2014年
石柱地遗址位于四川南部宜宾地区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七、八组,地处金沙江北岸一至五级阶地,与连通成都平原和宜宾地区的岷江相距20公里左右。该遗址在2006年向家坝库区文物复查中被发现,2010年5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勘探,发现有新石器、西周、战国秦汉及明清时期文化层堆积,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2010~201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4000多平米。
李万涛
关键词:遗址南迁文物考古考古发掘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境内先秦两汉遗存考古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2021年6-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丹巴县境内先秦时期遗存及相关重点区域进行了一次全面考古调查。新发现了卡卡村石棺墓地、邛山二村遗址、大坪村遗址等。采集了一批陶器、骨器、石器标本,对研究大渡河流域先秦遗存及石棺葬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刘化石李会(图)杨炳珍(图)李万涛
关键词:大渡河流域
四川屏山县石柱地遗址2010-2012年度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2020年
石柱地遗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7、8组,地处金沙江右岸一至五级阶地。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4650平方米。共清理有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战国秦汉时期及明清时期各类遗迹800余个,出土各类小件器物1000余件。新石器时代遗存在Ⅰ区、Ⅲ区有发现,清理有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石柱地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存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及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着密切联系,对研究宝墩文化南下以及金沙江下游新石器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交流及序列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周科华李万涛李万涛关维周雯张扬匡汉斌江聪(摄影)曾令玲(绘图)江聪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金沙江流域
四川雅江县呷拉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3
2012年
201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日本九州大学等单位联合对雅砻江雅江段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调查共发现9处石棺葬墓地,并对雅江县呷拉乡本家地石棺葬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灰坑4个、房址3座、墓葬1座。本次调查和发掘对了解雅砻江中游地区的石棺葬提供了重要资料。
李万涛唐飞陈卫东郑万泉
关键词:雅砻江流域石棺葬
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粟黍农业初探——来自河东田、河头地遗址先民骨骼生物磷灰石的稳定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西南地区是新石器时代粟黍向外传播、发展的重要交流通道,然而该区域粟黍南传的具体过程和路线尚不明确。鉴于此,本研究对四川凉山地区河东田遗址(26°10′7.78″N, 102°6′51.83″E)和河头地遗址(26°10′25.20″N, 102°6′54.84″E)先民骨骼生物磷灰石进行了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探讨凉山地区先民的生存策略以及粟黍在该地区的传播。河东田遗址和河头地遗址共获取了6例人骨生物磷灰石的有效数据,其δ13C均值分别为-5.5‰±1.8‰(n=4),-5.5‰(n=2,-6.9‰和-4.0‰),结果显示该区域人群的饮食呈现为兼具C3和C4类食物的混合食物结构,且粟黍等C4类食物在本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中具有重要的贡献;河东田遗址和河头地遗址先民的δ18O均值分别为-12.3‰±0.4‰(n=4),-12.0‰(n=2,-12.0‰和-11.9‰),显示两处遗址先民摄入的水分来源相对一致,当时的先民可能是在本地生活,围绕城河定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期稳定同位素数据和其他考古研究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凉山地区的粟作农业应当是当地自然环境和考古学文化互动双重影响的结果,粟黍可能传播至凉山地区后继续南传至云南乃至东南亚地区。
刘化石夏珏宝郭贵诚李万涛连锐张燕郭怡
四川宜宾县猫猫沱汉代崖墓群M10、M11发掘简报
2017年
2016年3月至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宜宾县高场镇证明村五组的猫猫沱汉代崖墓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崖墓20座。其中M10、M11仿木构墓门有斗拱、檐面、人头像、伏羲、女娲等图像,并出土陶器、瓷器、陶俑等。M10、M11的时代为东汉晚期,因部分出土瓷器属于邛窑系唐代的产品,不排除在唐代还有借墓埋葬的可能性。这次发掘对于开展川南地区汉墓考古学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
任江郑喆轩段佩柔姚岱林邹鸣琴关维方茁曾卷丙刘红庆刘红庆王静曾令玲杨帆王静周羿杨
关键词:崖墓群东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