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生侧耳根的人工栽培被引量:1
- 1993年
- 侧耳根学名蕺菜,俗称鱼腥草、猪鼻孔,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均有野生分布。它除含有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份外,还含有蕺菜碱、桷斗皮苷等保健物质,具有开胃健脾、清凉解热、祛风散毒作用。因其肉质根腥香脆嫩,我国两千多年前便已采挖食用,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一些地方的高档蔬菜。我们经4年的人工栽培试验,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纯收入4500元,该项技术已在中江县推广,1992年总面积超过100亩。现将侧耳根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 王家国
- 关键词:侧耳根栽培
- 中江猪大肠辣椒被引量:1
- 1992年
- 中江猪大肠辣椒经长期选种,形成了高产、优质、耐贮运、较早熟的特点,一般亩产3000~4000公斤。在四川,栽培面积达3万亩左右,其中攀枝花、米易的早熟栽培面积较大,2~4月青椒大量销往成都及其它地市。近年北方引种也已获得成功,据辽宁试验。
- 王家国
- 关键词:选育栽培要点
- 黑色地膜覆盖防治莴笋菌核病初报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探讨了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对莴笋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的防效为66.78%,与70%托布津700倍液喷雾4次的防效(78.33%)无显著差异,两者结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防效达95.06%)。
- 王家国
- 关键词:地膜莴笋菌核病地膜覆盖
- 黑色地膜覆盖防治莴笋菌核病
- 1991年
- 莴笋菌核病的初侵染是由存在于土壤中的菌核萌发子囊盘,子囊盘在有足够散射光的条件下产生孢子,孢子借气流飞散在植株上遇适宜条件萌发为害,因此,阻止孢子的产生与传播都可起到防治作用。利用黑色地膜覆盖可将出士的子囊盘限制在膜下,使子囊盘得不到足够的散射光而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切断了初侵染途径。
- 王家国
- 关键词:莴笋菌核病黑色地膜覆盖抗病品种施肥育苗
- 莴笋菌核病药剂防效试验被引量:1
- 1990年
- 我县莴笋菌核病一般从10月上旬开始发病,10月中旬为危害盛期,大面积减产在50%左右,有的田块甚至绝收。1987年我们推广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进行防治,收效甚微。1988年对莴笋菌核病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索,现将试验结果简结于后。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培养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莴笋品种:二白皮。
- 王家国
- 关键词:莴笋菌核病药剂防治防效试验
- 赤霉素在蔬菜生产上的使用技术
- 1992年
- 赤霉素(九二○)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赤霉素是在水稻恶苗病稻株中由恶苗病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质.赤霉素的种类很多,如GA_1、GA_2、GA_3……GA_7等,虽然它们的化学结构有差异,但其生理作用较为相似,具有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刺激作物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早上市、消除植物遗传型的矮生性及诱导抽薹开花等多种作用,因此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现将赤霉素在常见蔬菜上的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 王家国
- 关键词:生长调节剂蔬菜施肥
- 野生蕺菜的人工防病栽培初报
- 1993年
- 蕺菜又名鱼腥草、侧耳根、猪鼻孔,主要野生分布于日本、印度和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潮湿的田埂、沟旁。蕺菜除含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份外,还含有蕺菜碱、桷斗皮苷等保健物质,具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祛风的作用。它的肉质根腥香脆嫩,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一些地方必不可少的高档蔬菜.由于消费需求的增加,野生采挖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贵州、四川等地已有人工栽培的报道。
- 王家国
- 关键词:栽培
- 辣椒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 1993年
- 近年来我国辣椒疫病大面积流行,重者80%以上植株枯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各地虽然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有辣椒疫病的系统研究报道甚少。笔者1988年以来对病害诊断,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及防治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王家国
- 关键词:辣椒疫病
- 烟薰剂在大棚中的施用量计算
- 1995年
- 王家国
- 关键词:蔬菜温室施用量
- 韭菜白绢病的发生及防治被引量:3
- 1994年
- 韭菜白绢病的发生及防治王家国(中江县农业局蔬菜技术咨询服务站618100)韭菜是我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之一,产量高、品质优,经培土栽培的韭黄更是美味可口的高档蔬菜,远销全国各地。1991年我县南渡乡团结村的韭菜大面积遭受白绢病为害而枯死.以后相继在其...
- 王家国
- 关键词:高档蔬菜初侵染源软腐田间防效试验田间湿度病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