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崇辉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天文
  • 5篇星图
  • 5篇天文导航
  • 4篇天文测量
  • 4篇钟差
  • 3篇鱼眼
  • 3篇图像
  • 3篇稳定性
  • 3篇计算机
  • 2篇视场
  • 2篇天文大地测量
  • 2篇天文定位
  • 2篇偏折
  • 2篇卫星
  • 2篇舰船
  • 2篇红外
  • 2篇仿真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机构

  • 26篇解放军信息工...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酒泉卫星发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天飞行...

作者

  • 26篇李崇辉
  • 12篇郑勇
  • 10篇张超
  • 6篇詹银虎
  • 5篇杨宇飞
  • 5篇陈冰
  • 4篇游泽成
  • 4篇焦鹏
  • 3篇原玉磊
  • 3篇米科峰
  • 1篇王若璞
  • 1篇刘长建
  • 1篇肖国锐
  • 1篇郝耀辉
  • 1篇陈虓
  • 1篇朱亚峰
  • 1篇陈虓

传媒

  • 9篇测绘科学技术...
  • 3篇测绘工程
  • 2篇测绘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信息工程大学...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海洋测绘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 1篇中国天文学会...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混合流场下星光偏折的观测实验
2023年
天文导航是一种重要的飞行器自主导航手段。在高速飞行器上进行的观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窗口外侧高速流场的扰动,使得星敏感器捕获的星点图像出现偏移、模糊等退化现象,影响天文定位定姿精度。对星图退化的计算和校正的研究多基于计算机仿真结果。文中建成了一座可在实验段中生成马赫2.5/3.5混合层结构的小型静风洞,以直径10 m的室内穹顶上的仿真星点为观测对象,透过实验段中不同位置的流场进行了星点观测和中心点解算,获得了星点图像受到流场扰动的数据,并将其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导航星光偏折量高于计算机仿真的估计值。在喷口近端,高速混合流场对星光偏折的扰动较大,垂直流场方向的偏折均值小于0.5″,沿流场方向偏离均值为3.85″,最大接近4.89″;在喷口远端,垂直方向星光偏折均值为-1.36″,沿流场方向偏折均值约-0.49″,最高达-2.69″。近端星光偏折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远端更强,有利于建模校正。该实验对校正仿真模型、优化高速流场下的天文定姿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陈冰陈少杰陈虓陈虓李崇辉
超大视场天顶仪旋转轴偏差的检测
2024年
测站垂直基准信息的准确获取是高精度天文定位定向的基础,必须通过测量设备轴系偏差的补偿才能实现。对一种超大视场天顶仪旋转轴偏差检测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获取测量设备绕旋转轴旋转180°前后的图像,给出了旋转轴偏差与同名像点图像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了旋转轴偏差的标准解算模型,并通过误差分析提出了改进模型。仿真实验表明:解算模型可有效检测出旋转轴偏差。经改进模型处理后,水平角的计算精度提高了26%,高度角的计算精度提高了15%。
徐彬吴增强罗琪陈冰李崇辉
关键词:主光轴旋转轴
一种改进的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被引量:4
2020年
在CCD天文测量技术中,星点质心坐标提取的精度直接影响野外天文测量的坐标精度,而星图分割算法是数字星图处理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具有良好的二值化效果,且能够充分保留星图图像信息,其可靠性与准确性均已得到了试验验证。本文基于一维最大熵星图分割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星点区域划分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一维最大熵算法的运算效率,进一步提高野外天文测量作业的效率,在实际作业中,具有更好的可应用性。
张耿张超米科峰詹银虎詹银虎
图像全站仪拍照时延的标定方法及对天文定向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精确测定时间对于天文测量至关重要。针对图像全站仪拍摄恒星存在时延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内部时钟与全站仪拍照之间的时间关系,设计了一种简便高效准实时的时延标定方法。推导了拍照时延对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影响公式,并以北极星定向为例进行了数值分析。大量野外实测数据表明,拍照时延的大小约为4.2 s,且半年内较稳定。经过拍照时延改正之后,能够满足利用北极星时角法进行一等天文方位角测量的精度要求。
米科峰张超张超李崇辉詹银虎
关键词:稳定性
鱼眼星图中的水天线自动提取算法被引量:1
2021年
鱼眼星图中水天线的检测是实现小型化舰载天文导航系统和海面目标侦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然而夜间拍摄的鱼眼星图背景复杂,整体灰度值较低,使用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无法准确提取水天线。本文提出一种鱼眼星图水天线自动提取算法,分为预处理和水天线自动提取两部分。预处理策略中,针对背景复杂问题,设计了四边框分块法,简化图像中水天线所在区域的背景;针对噪声问题,引入了修正的阿尔法均值滤波器对分块之后的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水天线自动提取中,针对水天线为单向弧段的特点,设计了特定的线状模板进行卷积以获得连续的水天线;针对水天线上舰船灯光等小目标的干扰,采用设定阈值的方式剔除异常特征点以获得准确的水天线。在此基础上,拟合估计出实测鱼眼星图中的水天线检测精度。基于多种复杂实验条件下的拟合结果表明,水天线的检测中误差平均值为0.77像素,能够满足舰船天文导航和海面目标侦测对水天线提取的精度需求。
陈张雷李崇辉郑勇陈冰何东汉
关键词:图像分块
一种天文测量的二维倾斜改正算法
传统的天文测量都是建立在观测仪器已经精确整平的基础上的,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无法或很难做到整平仪器。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二维水平仪实时测量仪器二维倾角的作业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倾斜改正算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误差分析表明:当倾...
李崇辉
计算机内部时钟稳定性实验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提出一种利用GPS技术检测计算机内部时钟稳定性的技术方法,建立一套实验方法,设计一组实验方案,对一台计算机内部时钟的稳定性进行了117 d的检测实验,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一组能够客观反映其长期稳定性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运用一阶多项式拟合求得实验计算机钟速为0.01 s/h,其精度为0.000 175 s/h,将残差进行三阶正弦和函数拟合,主周期为1 987 h,振幅2.838 s,拟合后剩余残差中误差为0.397 s;拟合后的钟差与平均温度具有明显的二次多项式关系,精度为0.309 6 s;实验还表明计算机晶振时间变化规律大体与温度相反。
焦鹏游泽成杨宇飞李崇辉郑勇
关键词:钟差温度
附加恒星视运动修正的白昼星图星点提取方法
2024年
白昼星图具有高背景噪声、低信噪比等特征,传统方法很难高效提取星点,且由于星点为弱小目标,对噪声极为敏感,成像随机不规则,单帧提取星点质心稳健性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附加恒星视运动修正的星点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测站、星历、观测时间预测恒星概略位置,通过相机参数转换模型得出星点在像平面坐标系中的概略位置;然后,利用各帧星图拍摄时刻精确计算出星点相对运动量,将各帧星图星点预测区域进行配准叠加;最后,在星点预测位置区域对星点进行精确提取。试验表明:该方法星点提取成功率可达100%,较传统算法提升163%以上,且算法执行效率高,耗时缩短至传统方法的23%;除此之外,多帧叠加增强了星图信噪比,克服了星点成像随机误差,星点质心提取精度较单帧星图提取方法提升72%以上。
勾万祥李崇辉佟帅郑勇杨原陈智兴詹银虎
关键词:视运动天文大地测量
地磁快速定向在天文测量自动化中的应用
2019年
通过自动寻星进行天文测量前需要概略定向。基于地磁定向高效、可靠的测量特点,提出在天文观测前利用地磁测量快速获得概略方位的方法。研究了地磁定向的使用条件,介绍了利用TCM-XB三轴罗盘定向的基本原理,测试了磁传感器的磁定向精度,进行了磁传感器与天文测量仪器实验平台组合设计。基于地磁与经纬仪的组合实验测试表明,在不同方向磁传感器定向最大互差约为1°,其固定方向定向内符合优于0.1°,可以满足基于视频全站仪/经纬仪的天文测量系统概略寻星要求。
叶凯张超时春霖李崇辉米科峰
关键词:地磁测量传感器校正
舰载超大视场天文导航技术
<正>天文导航是一种重要的舰船自主导航手段,但是其发展受制于单幅星图可拍摄星点数量少和依赖外部水平基准等瓶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超大视场相机同时对天体和水天线成像来实现自动化舰船天文导航的的方法,主要包括相机成...
李崇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