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长青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农垦那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X线
  • 3篇腰椎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2篇CT检查
  • 2篇MRI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臭氧
  • 1篇胆囊
  • 1篇胆囊腺肌瘤
  • 1篇胆囊腺肌瘤病
  • 1篇胆囊炎
  • 1篇第三腰椎
  • 1篇第三腰椎横突
  • 1篇第三腰椎横突...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机构

  • 14篇海南农垦那大...
  • 1篇中山市陈星海...
  • 1篇海南省农垦那...

作者

  • 15篇沈长青
  • 4篇李耀强
  • 3篇林远
  • 1篇李清水
  • 1篇袁国奇
  • 1篇龚建兵
  • 1篇闫建平
  • 1篇刘海明
  • 1篇吴晓琼

传媒

  • 7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臭氧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术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治疗中的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臭氧治疗18-60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60例,均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多侧孔酒精注射针穿刺到病变横突,再用5ml注射器将浓度50-60μg/ml臭氧5-10ml行局部注射,每3d重复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门诊追踪随诊观察,约3/4患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术后一周优良率达90%,随访3个月后优良率达83%,一年优良率达70%。结论臭氧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性高,疗效切确,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郑小令沈长青林远
关键词:臭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双排螺旋CT重建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2009年采取多平面及三维重建16例肩胛骨骨折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采用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在诊断肩胛骨骨折效果好。结论: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
沈长青吴以斌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
精神病患者伴肺部感染1184例X线分析
2001年
沈长青龚建兵
关键词:精神病并发症肺部感染X线诊断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X线检查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X线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9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X线DR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本组89例患者中22例髋部有异常X线表现,其中假体股骨头下沉3例,髋臼结构异常并发脱位1例,并发骨折2例,骨溶解2例,碎骨片及异位骨化钙化14例。结论 X线平片是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检查方法。
沈长青李耀强林先八郑小令
关键词:老年人髋关节置换X线检查并发症
胆囊腺肌瘤病与胆囊炎的MRI鉴别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加深认识胆囊腺肌瘤病和胆囊炎的鉴别征象。方法:分析34例手术证实胆囊腺肌瘤病和21例胆囊炎的MRI资料,主要采用常规T1WI、T2WI,3mm薄层T2WI和动态扫描时图像显示罗-阿窦、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及周围渗出等征象。结果:罗-阿窦是胆囊腺肌瘤病的特征。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均匀增厚、周围渗出,胆囊结石。结论:罗-阿窦是胆囊腺肌瘤病与胆囊炎鉴别关键。
沈长青李耀强
关键词:胆囊腺肌瘤病胆囊炎MRI
临床检查放射防护面临的问题与思考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R、DR、CT的普及,对临床医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临床上超过半数疾病的诊断,依赖x线设备的检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人们有意无意地接触更多的X线,但临床检查放射防护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沈长青黄墀孟
关键词:X线
多层螺旋CT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MSCT平扫、MPR及VRT后处理,观察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椎体骨折数目、附件骨折数目、椎管受累等显示情况。结果 MSCT轴位平扫椎体骨折个数检出率90.0%,附件骨折处数检出率86.8%,椎管分度准确度84.0%,均显著高于X线片的70.0%、64.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轴位与VRT、MPR与VRT在椎体骨折个数、附件骨折处数、椎管受累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MPR对附件骨折处数、椎管受累检出率明显高于MSCT轴位(P<0.05)。结论相比X线片,MSCT对椎体骨折节段、附件骨折及椎管受累显示更有优势,特别是MPR。
吴晓琼沈长青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处理技术
常规MRI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老年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老年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该院行常规MRI结合DWI检查的60例老年脑膜瘤患者,其中Ⅰ级(良性)47例,Ⅱ级(非典型)9例,Ⅲ级(间变性脑膜瘤)4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周围水肿、脑膜尾征、肿瘤囊变坏死、肿瘤强化不均匀及边缘不规整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分型的脑瘤膜表观扩散系数(AD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常规MRI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的某些特征性征象,同时与ADC值的变化相结合能显著提高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李耀强沈长青黄犀孟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非典型性脑膜瘤颅内肿瘤
综合医院CT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干预措施被引量:3
2013年
近年来,随着CT检查技术的普及,使得CT检查已经成为综合医院临床常规诊疗手段,CT室已经成为医院重要的检查科室之一。综合医院CT室诊疗患者约占门诊患者的30%~50%、住院患者的10%~20%,每日患者人员流动性大。由于CT室医务人员每日接触各种各样患者及患者的分泌物和血液,极有可能沾染大量致病微生物,给CT室的医务人员带来职业暴露的机会,可引发医院感染。医护人员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使他们成为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CT室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沈长青郑瑞花林楚兰
关键词:CT室医务人员干预措施
脑内原发淋巴瘤的MRI诊断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内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协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8例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位于侧脑室旁深部白质,1例位于大脑脚,1例位于顶枕三角区皮层下;7例为多发病灶,病灶多位于深部脑白质及基底核团、丘脑、脑干。病灶信号较均匀,14例呈T1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及FLAIR稍高信号,1例有少许出血的T1WI、T2WI均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边界清晰,边缘不规整呈尖角样或缺口样,1例脑膜增厚。结论位于脑深部或脑表面的肿块,MRI呈"脑膜瘤样"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均匀,边缘呈尖角样或缺口样时要考虑到淋巴瘤的可能。
闫建平沈长青
关键词:淋巴瘤病理学MR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