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玉华
- 作品数:29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昌市血吸虫病防治站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1年西昌市新农村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西昌市新农村血吸虫病疫情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考核防治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对西昌市新农村血吸虫病监测点进行人群、家畜病情和螺情监测。结果监测点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为0.44%,未发现血吸虫病感染家畜,钉螺面积6 140 m2,钉螺平均密度0.34只/0.11m2,未发现感染钉螺。结论 2011年西昌市血吸虫病已经控制在比较低水平,应继续加强综合防治和监测巩固工作。
- 徐从敏尹洪智冯宗亮王洪赖玉华徐亮吴子松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 2009年西昌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 2010年
- 目的监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巩固达标成果,为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打下坚实基础。方法在感染季节后,对565岁人群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同时开展耕牛和钉螺调查。结果人群调查12745人,血检阳性1094人,粪检1084人,粪检阳性22人,感染率为0.17%;耕牛调查862头,阳性0头;钉螺调查面积1886850m2,查出有螺面积27440m2,解剖钉螺604只,感染性钉螺0只。结论西昌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疫情稳定,要继续加大防治力度,巩固传播控制成果,实现传播阻断的目标。
- 周时国赵联国冯宗亮赖玉华赖良军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 2002~2003年西昌邛海湖盆沟渠钉螺调查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掌握西昌试区沟渠钉螺的分布特点。方法 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绘制的沟渠地图指导查螺 ,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 ,框距 10 m,压碎法检查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 ,并计数感染性钉螺体内的尾蚴数。结果 2 0 0 2、2 0 0 3年分别在 10个自然村的 4 4 7条和 4 39条沟渠查螺 ,平均活螺密度分别为 1.2 3只 / 0 .1m2和 1.4 1只 / 0 .1m2 ,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0 .4 6 %和0 .2 5 %。阶梯地、农毛渠、土沟和有草沟等环境的钉螺明显多于平坝、斗支渠、硬化沟和无草沟。在硬化斗渠中仅查出 1只感染性钉螺。感染性钉螺在沟渠中的分布有聚集性 (χ2 =5 2 .6 3,P<0 .0 1)。平均 1只感染性钉螺含尾蚴 1194条。结论 西昌试区的钉螺和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有草的土质农。
- 吴子松赵联国毛勇尹洪智王洪吴同铭郭时芬赖玉华钟波杨长虹梁松沙开友邱东川辜学广R.C.Spear
- 关键词:钉螺沟渠
- 2009-2012年四川省西昌市钉螺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四川省高山亚型的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钉螺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2009年在西昌市选择10个自然村,采用系统抽样法对所选自然村的全部沟渠进行钉螺调查,用压碎法检查捕捉的全部钉螺,计数感染性钉螺数量,连续监测4年,分析2009-2012年调查点有螺框出现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9-2011年西昌市调查点的沟渠钉螺有螺框出现率逐年上升(χ2=126.19,P<0.05),2012年的有螺框出现率为29.426%小于2011年的有螺框出现率22.0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9,P<0.05)。钉螺分布与有无水流是相关的,有水的沟渠钉螺分布比无水沟渠多(χ2=9 065.76,P<0.05)。结论依靠药物灭螺的方法,易出现螺情的反复,应加强综合治理的力度,彻底改变钉螺的滋生环境,同时有水的沟渠应该作为防治的重点。
- 陆定徐亮毛勇赖玉华陈琳杨春霞
- 关键词:钉螺沟渠
- 2005-2010年西昌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 2012年
- 目的掌握山区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2005年在西昌市川兴镇新农村设立国家级监测点,连续每年开展血吸虫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监测工作。结果 2005-2010年监测点人群血吸虫血清阳性率从26.35%下降到7.57%,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2.57%下降到0.71%。2005-2010年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家畜。2005-2010年监测点钉螺面积从16 240 m2下降到3 920 m2,活螺密度从1.13只/0.11 m2下降到0.19只/0.1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西昌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应继续做好监测工作,加强综合治理,巩固血防成果。
- 尹洪智冯宗亮赵联国赖玉华周时国王洪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 西昌市邛海湿地生态建设对血吸虫病流行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西昌市邛海湿地生态建设对当地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相关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邛海湿地生态建设的过程及方法回溯调查,并对邛海湿地建设涉及的1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开展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和钉螺监测,了解湿地建设前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螺情和病情的影响。结果邛海湿地建设前,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灭螺,并对常住居民以吡喹酮进行扩大化疗,建成后的湿地道路、沟渠硬化。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0.37%下降到2014年的0。螺情监测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近2年未发现钉螺,哨鼠传播风险监测,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小鼠。结论邛海湿地建设有效消灭了湿地内原有的钉螺,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但是建成后的湿地环境更适宜钉螺孳生和扩散,因此仍需加强监测。
- 冯宗亮徐从敏尹洪智华娇赖玉华赵琳吴仲萍
- 关键词:湿地保护生态建设钉螺日本血吸虫病
- 2010年四川省山丘地区沟渠钉螺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高山亚型与丘陵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钉螺分布特点。方法 2010年,分别在高山亚型流行区的西昌市和丘陵亚型流行区的广汉市选择10个自然村和5个自然村,采用系统抽样法对所选自然村的全部沟渠进行钉螺调查,用压碎法检查捕捉的全部钉螺,计数感染性钉螺数量。结果在西昌市的10个自然村共查螺6562框,捕获钉螺305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广汉市的5个自然村共查螺2201框,捕获钉螺80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西昌市沟渠的有螺框出现率和广汉市沟渠的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8.748%和5.3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3259,P<0.01)。结论四川省丘陵亚型和高山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沟渠钉螺的分布无明显区别,高山亚型流行区是该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陆定徐亮毛勇蒙先洪赖玉华代凯陈琳钟波邱东川
- 关键词:钉螺沟渠山丘地区
- 社会经济因素对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当前社会经济因素对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方法对四川15个自然村505户村民进行逐户问卷调查及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对检出感染血吸虫的病人户和无病人户分别就家庭经济状况、卫生设施及用水情况、农业生产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结果家庭经济状况差,选择沟、河、塘等作为饮用和生活水源的农户型易感染血吸虫病。结论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仍然受到当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 陈琳张旭东钱晓洪杨羽张奕刘阳赖玉华代凯钟波邱东川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2007年四川西昌市新农村血吸虫病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西昌市川兴镇新农村曾是四川省大山区的重度血吸虫病流行村,2005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1],现将2007年新农村血吸虫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叶友琴尹洪智赖玉华赵联国沙开友
- 关键词:新农村血吸虫病监测血吸虫病流行监测点
- 西昌市高视乡3个村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2006年
- 目的 为了准确掌握高视乡的陈所、中所、张林村血吸虫病流行现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陈所、中所、张林村为调查点,对5~65岁村民采用血清循环抗原筛杳,阳性者大便孵化。对各村历史有螺的环境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结果 3个村共检3160人,血阳217人,阳性率6.87%,粪检209人,粪阳2人,感染率0.96%。查出钉螺面积78810m^2,活螺密度2.58只/框(每框=0.11m^2),未见感染性钉螺。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3个村的螺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尚需继续加强传染源的监测,控制螺情,巩固防治成果。
- 王建萍赖玉华王清国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