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小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海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性分析
  • 4篇耐药
  • 4篇耐药性
  • 4篇耐药性分析
  • 4篇结核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4篇分枝杆菌
  • 4篇杆菌
  • 3篇血清
  • 3篇血清粘附分子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胰腺炎患者
  • 3篇粘附分子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患...
  • 3篇降钙素
  • 3篇降钙素原
  • 2篇危急

机构

  • 11篇海盐县人民医...

作者

  • 11篇沈小英
  • 9篇周庆
  • 3篇宋冰
  • 1篇宋建芬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仪器...
  • 2篇浙江检验医学
  • 2篇2006年浙...
  • 2篇2006年浙...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粘附分子和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2008年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两者连续监测对AP的分型诊断的意义。方法55例AP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9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36例,并对SAP按有无感染分SAP-1(感染性)21例和SAP-2(非感染性)15例;7d内于每日清晨取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sICAM,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SAP-1和SAP-2组的sICAM-1水平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的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SAP-1组的PCT水平与MAP组、SAP-2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7d监测slCAM-1水平,MAP组与SAP组间的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AP患者组的slCAM-1浓度随病情好转而下降,而SAP患者组则升高;PCT水平,SAP-1患者组随病情好转浓度递增,而MAP组和SAP-2组则递减。结论sICAM-1和PCT的水平变化对AP的发生、发病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AP早期诊断及预后的指标,对AP分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庆沈小英蔡叶樨方孝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粘附分子-1降钙素原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粘附分子和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其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病死率较高,所以寻找一种能有效预示胰腺感染性坏死,并能精确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的血浆指标是AP诊疗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表明,细胞间粘附分子-1(slCAM-1)在中性粒细胞(P...
周庆沈小英蔡叶樨方孝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急腹症血清粘附分子降钙素原测定
文献传递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中的应用
国外的临床实验室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制定了具有“危急值(Critical value)”意义的试验项目,如果患者标本中这些试验的结果极不正常.则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状态,此时如果能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则患者...
蔡叶樨周庆沈小英方孝美
文献传递
使用临界值的CV界定EIA测定的灰度区间
2000年
本文阐述了酶联测定临界值灰度的概念,提出了以临界值变异系数(CV)的两倍确定灰度区间的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还提出了对东入灰度区间结果的处理原则。
沈小英蔡叶樨
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但只要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绝大多数的结核病人可以治愈。多年来,化学疗法在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约9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病人获得治愈。但是由于抗结核化学药物...
周庆方中飞沈小英宋冰方孝美
文献传递
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海盐县分离自肺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及耐药情况,以利抗结核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痰涂片阳性的新发初治和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采用高、低两种药物浓度,四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试,同时用实时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rpoB和katG突变进行检测。结果131例痰培养阳性菌株总耐药率为14.5%,其中初治耐药率7.8%,复治耐药率38.2%,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9.2%,利福平4.6%,链霉素4.6%,乙胺丁醇0.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在初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12.7%(13/102)和10.8%(11/102)。复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31.0%(9/29)和20.7%(6/29)。结论本地区分离自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初始治疗时已存在耐药性,而药物治疗有可能使其耐药性增加。结果表明抗结核治疗前及在治疗过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很有意义。
周庆方中飞沈小英宋冰方孝美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耐药基因实时PCR
尿白蛋白免疫透射比浊测定时样品空白干扰的消除
2001年
本文通过实验演示了在生化自动分析仪上样品空白对尿白蛋白免疫透射比浊(ITM)测定的干扰,提出了通过设定样品空白测定通道消除样品空白干扰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陆屏宋建芬沈小英蔡叶樨
关键词:尿白蛋白免疫透射比浊
临床实验室危急值中的应用
国外的临床实验室早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就开始制定了具有“危急值(Critical value)”意义的试验项目,如果患者标本中这些试验的结果极不正常,则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状态,此时如果能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则患...
蔡叶樨周庆沈小英方孝美
文献传递
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但只要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绝大多数的结核病人可以治愈。多年来,化学疗法在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约9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病人获得治愈。但是由于抗结核化学药物...
周庆方中飞沈小英宋冰方孝美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
文献传递
13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周庆沈小英方孝美
关键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重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疫情耐药性检测痰涂片阳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