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输血
  • 2篇细菌
  • 2篇耐药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
  • 1篇血糖状态
  • 1篇血型
  • 1篇血型检测
  • 1篇阳离子蛋白
  • 1篇氧化氮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一氧化氮
  • 1篇折手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支气管哮喘急...

机构

  • 7篇冀中能源邢台...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宋倩
  • 3篇袁英泽
  • 3篇武永霞
  • 2篇王振芳
  • 2篇耿琳
  • 2篇王小玉
  • 1篇杨继勇
  • 1篇张亚丽
  • 1篇李栋
  • 1篇刘孟奇
  • 1篇张秋生
  • 1篇吴占勇
  • 1篇张志玲
  • 1篇李莉芬
  • 1篇吴阔
  • 1篇张淑贞
  • 1篇赵朝晖
  • 1篇王亚
  • 1篇王帅
  • 1篇刘霞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实验动物山羊自体输血及交叉配血试验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对实验动物山羊术中进行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同时探讨实验动物山羊的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为山羊输血治疗,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山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显示,实验山羊术中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术中术后无输血异常反应,效果良好。实验山羊的血型鉴定正、反定型均为O型,RhD阴性血型,但山羊血清中存在抗人类红细胞的种属抗体。实验动物3只山羊相互交叉配血结果无凝集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实验动物山羊术中出血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紧急情况下也可异体输血。
王振芳宋倩王帅王亚马建青吴占勇
关键词:术中输血交叉配血
开放性胫腓骨折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耐药性研究
耿琳袁英泽张淑贞刘孟奇赵朝晖宋倩闫有敏李栋吴阔武永霞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在骨伤科开放性胫腓骨折感染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1890份标本共检出63株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
关键词:
关键词:胫腓骨折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跟踪监测细菌培养在开放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跟踪监测细菌培养在开放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因手术而发生感染的机率,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开放性骨折手术的患者458例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中、手术后第2天伤口清创后,用无菌棉拭子由浅入深擦取伤口分泌物,立即送检。结果 458例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中,手术前1天、手术中、手术后第2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40%(11/458)、7.86%(36/458)、4.59%(21/458)。术后感染的细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术后患者感染率较术前明显增高,需要监测因手术而感染的细菌种类,要重视院内感染的监控,术中重视对患者手术伤口的清洗,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同时要严格手术室护理管理。
宋倩袁英泽何素瑞耿琳王俊召马慧娟蔡桐张令博樊倩男王小玉杨柳青
关键词:细菌培养骨折手术
Aint血型检测及临床输血被引量:1
2015年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施以来,各地血型实验室都开展ABO及Rh(D)血型的测定。ABO血型是临床输血最主要的红细胞血型糸统,随着临床用血量的逐年上升,稀有和疑难血型也随之增多。我们在用微柱凝胶卡检测血型中,发现1例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75岁,2013年8月到我院就诊,入院诊断:右股骨颈骨折,拟手术治疗.
王振芳武永霞李莉芬张志玲李成田宋倩张秋生
关键词:ABO血型临床输血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骨折病人高血糖状态的临床研究
武永霞乔福斌宋倩王小玉
该课题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针对住院病人的高血糖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鉴别措施,采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联合测定,与糖耐量试验的结果进行比对,因血糖的测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糖耐量试验又较繁琐,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恰恰弥补了二者的...
关键词: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
某骨科医院2016-2017年临床分离病原菌流行病学与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医院近两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使用传统方法和API鉴定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按2017年版CLSI M 100S27标准判读。结果共分离细菌2909株;来源主要为:伤口分泌物、呼吸道标本、尿液、血液,分别占49.57%、32.31%、10.48%和1.72%。细菌种类包括革兰阴性菌2 168株(74.53%),革兰阳性菌株741株(25.47%)。主要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13.78%)、大肠埃希菌(12.48%)、金黄色葡萄球菌(9.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52%)、铜绿假单胞菌(8.87%)、阴沟肠杆菌(8.70%)和鲍氏不动杆菌(6.4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05%和4.81%,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在0.8%~2.2%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71%和12.51%,鲍氏不动杆菌则分别为21.44%和20.3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2.62%和92.16%。结论专科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的统计数据有一定的差异,完全依赖后者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可能存在较大问题。专科医院应根据医院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张令博袁英泽何素瑞王俊召宋倩陈迎宾杨继勇
关键词:细菌分布药物敏感性伤口分泌物
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呼出气一氧化氮影响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8例。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免疫调节剂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指标[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血清ECP、FeNO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年随访指标(急性发作次数、无症状天数及沙丁胺醇使用次数)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ECP、Fe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PEF%、FEV1%和FVC%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血清ECP和FeNO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无症状天数及沙丁胺醇使用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
杨丽炜张亚丽刘霞宋倩冯兰英李会芳
关键词:哮喘儿童免疫调节剂肺功能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呼出气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