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麦注射液应用于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应用于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2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同期化疗+放疗,试验组给予同期化疗+参麦注射液+放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的5年后无病生存率及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5年后无病生存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9.00%),且试验组患者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应用于宫颈癌同期放化疗中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生存率,避免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安全可靠。
- 高山王会霞岳成山王佩余昌
- 关键词:宫颈癌参麦注射液同期放疗化疗
- 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期疗效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初期疗效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22例,评价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后一个月的疗效;按照是否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ILI)分为急性RILI组和无急性RIL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急性RILI的影响因素。结果:调强放射治疗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患者占98.45%;322例患者中90例(27.95%)出现急性RILI,其中36例(11.18%)出现2级及以上的急性RILI;急性RILI组和无急性RILI组间卡氏(KPS)评分、淋巴结转移、基础肺疾病、V5、V10、V20、V30和全肺平均剂量(M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80分、有淋巴结转移、有基础肺疾病,V5≥60%、V10≥40%、V20≥28%、V30≥20%和MLD≥10Gy是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使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食管癌的初期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病患的临床特征,优化放疗方案和靶区,减少急性RILI的发生,提高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
- 王佩岳成山王会霞刘亚军丁海燕王艳容杨娜李娜
- 关键词:食管癌疗效急性放射性肺损伤
- 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60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IMRT外照射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化疗(TP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并对比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20.00%)、远处转移率(23.33%)、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均低于对照组(46.67%,50.00%,5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IMRT。
- 余昌岳成山王会霞王佩童雅兰刘亚军王艳荣
- 关键词:调强放疗卡铂子宫内膜癌
- 一种超声穿刺辅助定位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穿刺辅助定位架。包括超声探头固定架、探针固定架,探针固定架包括探针倾斜角度调节组件和探针固定板,探针压板两侧设有倾斜角度调节齿轮,倾斜角度调节齿轮顶部横向设有调节螺栓杆,探针压板两侧设有滑道,探针固...
- 童雅兰韩涛岳成山孙明王佩王会霞余昌梁岩刘中正李京
- 文献传递
- 沉默诱骗受体3提高宫颈癌Caski细胞放疗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沉默诱骗受体3(DcR3)对宫颈癌Caski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宫颈癌Caski细胞分成Control组、sh-NC组(感染shRNA阴性对照)、sh-DcR3组(感染DcR3 shRNA)、RAD+sh-NC组(感染shRNA阴性对照,照射处理)、RAD+sh-DcR3组(感染DcR3 shRNA,照射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碘化丙啶(PI)单染法测定细胞周期,膜联蛋白(Annexin)V-FITCV-FITC/PI双染法测定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测定周期蛋白p2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caspase-3)的表达变化,克隆形成试验检测放射敏感性。结果与Control组、sh-NC组比较,sh-DcR3组、RAD+sh-NC组、RAD+sh-DcR3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0.41±0.05、0.39±0.03 vs.0.26±0.03、0.24±0.01、0.16±0.02),G_(0)/G_(1)期比例升高[(52.32±2.15)%、(51.88±3.62)%vs.(60.21±4.27)%、(64.83±3.51)%、(72.15±4.39)%],细胞凋亡增加[(2.84±0.21)%、(2.95±0.38)%vs.(16.54±1.26)%、(20.51±1.37)%、(29.17±2.86)%],Bax、C-caspase-3、p21表达增多,cyclin D1表达减少(P<0.05)。与sh-DcR3组、RAD+sh-NC组比较,RAD+sh-DcR3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0.26±0.03、0.24±0.01 vs.0.16±0.02),G_(0)/G_(1)期比例升高[(60.21±4.27)%、(64.83±3.51)%vs.(72.15±4.39)%],细胞凋亡增加[(16.54±1.26)%、(20.51±1.37)%vs.(29.17±2.86)%],Bax、C-caspase-3、p21表达增多,cyclin D1表达减少(P<0.05)。shRNA慢病毒感染后的宫颈癌细胞放射增敏比为1.496。结论沉默DcR3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提高宫颈癌Caski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 朱宏财王斌武春艳王佩
- 关键词:放疗敏感性诱骗受体3宫颈癌凋亡
- 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宫颈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近期疗效。方法:109例宫颈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采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T 46-50Gy,(1.8-2.0)Gy/d,5f/w,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缩野局部推量至60-64 Gy;对照组52例,采用盆腔前后野对穿照射,DT 46-50 Gy,(1.8-2.0)Gy/d,5f/w。2组患者均行后装治疗,同步化疗方案均采用紫杉醇加顺铂的联合方案。结果:治疗组消化道、膀胱急性放射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总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宫颈癌盆腔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较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治疗期间生存质量较好,值得基层放疗单位推广应用。
- 王会霞王佩
-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
- 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对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顺铂单药化疗和调强外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维腔内后装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二维腔内后装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靶区适形指数、靶区覆盖指数及危及器官体积指数,膀胱2cm3受照剂量(D2cc)、乙状结肠D2cc和直肠D2cc的照射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71.7%,高于对照组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靶区适形指数和靶区覆盖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危及器官体积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D2cc、乙状结肠D2cc和直肠D2cc的照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对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 王佩岳成山王会霞刘亚军丁海燕余昌张愉童雅兰王艳容
- 关键词:宫颈肿瘤照射剂量
-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过敏反应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前,对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中晚期宫颈癌仍以同期放化疗为标准治疗模式,常用的药物为铂的金属络合物,其中顺铂因其水溶性高、广谱抗肿瘤、毒性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联合化疗方案也在同期放疗中广泛使用,临床上化疗方案多以顺铂为基础同步紫杉醇。紫杉醇属于新型的抗微管剂,能够很好的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对宫颈癌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据临床数据显示,紫杉醇临床使用中过敏反应发生率高[1],因此本研究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过敏反应发生相关因素。
- 王佩王会霞岳成山丁海燕许会利余昌张愉童雅兰张恺烁
-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临床数据中晚期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抑制细胞
- 同期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总结我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结果,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170例Ib1-IVa宫颈癌患者进入回顾性研究。化疗选用含顺铂的三个方案之一,放疗采用外照射加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照射,A点总剂量78-90Gy,B点外照射剂量46-56Gy。将患者的临床分期、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情况、肿瘤大小(>or≤4cm)、肿瘤消退情况、肿瘤标志物作为分析因素,用COX回归对上述分析因素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FS的因素有:临床分期(P<0.01),肿瘤大小(P<0.01),肿瘤消退情况(P=0.01)和肿瘤标志物(P=0.01)。影响OS的因素为:临床分期(P=0.01),肿瘤大小(P=0.01)与肿瘤消退情况(P<0.01)。5年生存率Ib1-Ⅱa期患者为:91.5%,Ⅱb期患者为:70.8%,Ⅲ期患者为:42.7%,IVa期患者为:2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肿瘤消退情况。
- 岳成山胡勇王会霞高山张晶晶李冬董学良王佩余昌
- 关键词:宫颈癌同期放化疗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