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诊断新生儿及小婴儿颅脑疾病306例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及小婴儿颅脑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新生儿及小婴儿颅脑疾病的450例患儿,分别应用高、低频超声探头经囟门检查患儿脑组织结构,分析二维声像图特点。结果颅脑超声阳性306例(占68%),主要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占62.7%)。结论高、低频超声探头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弥补各自显像的不足,对儿科医师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 尹旭邓素梅陈琦
- 关键词:超声新生儿小婴儿颅脑疾病
- 实时三维彩超在胎儿肢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例报道)被引量:1
- 2011年
- 由于胎儿畸形种类繁多,复杂多变,二维超声仅提供切面图像,对一些复杂的形态学改变难以辨认。随着超声的迅速发展,实时三维彩超在产科的应用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影像信息,因为三维可获得常规二维超声不能获得的切面,如探头表面平行的切面,直观显示表面结构与特征,
- 尹旭邓素梅陈琦
- 关键词:三维彩超胎儿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如何有机结合腹部超声(TAS)和阴道超声(TVS)提高异位妊娠(EP)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8年TAS误诊、漏诊和声像图显示不满意的49例EP患者结合TVS检查。结果TAS误诊9例;漏诊2例;声像图显示不满意38例。结合TVS检查超声诊断为EP,所有患者最后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TAS对EP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可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杜学文邓素梅周青陈琦
- 关键词:TASTVSEP
- 高频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 2023年
- 探究睾丸扭转检查诊断中高频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及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为研究时间节点,以期间就诊的30例疑似睾丸扭转患儿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阴囊胀痛、红肿并伴有触摸痛。对所有患儿均进行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通过手术结果确诊,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高频多普勒超声对于睾丸扭转的诊断效能。同时选取同期2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分析睾丸扭转患儿和健康人群睾丸血流改变和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手术病例检查30例疑似患儿中确诊睾丸扭转26例,余下4例为睾丸附件扭转。经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查,30例疑似睾丸扭转患儿中诊断出24例为睾丸扭转,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60.00%、90.00%、92.31%、75.00%。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扭转的符合率为92.31%,与金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扭转患儿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受限或消失,且睾丸横纵比L/S值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 高频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的诊断中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能,在超声影像中可清晰显现睾丸的形态及血供,根据影像特征鉴别睾丸扭转或睾丸炎等疾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陈琦曹晓辉刘星余
- 关键词:睾丸扭转影像特征
- 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超声诊断92例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分析孕早期不典型葡萄胎的超声误诊原因,进一步明确其与胚胎停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我院2008年超声诊断为胚胎停育的92例患者均行清宫术,术后将组织物送病检。结果:有9例病检为葡萄胎,其中水疱状胎块7例,部分性葡萄胎2例。结论:不典型葡萄胎与早孕期流产致胚胎停育单纯从临床表现、声像图等方面二者难以区别,还应结合血清β-HCG生化检查和宫腔诊刮物病检综合分析得出最终诊断。
- 杜学文周青陈琦邓素梅
- 关键词:妊娠初期
- 女性产后腹直肌分离与盆底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应用超声评估腹直肌分离与盆底结构,并分析腹直肌分离与盆底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12月在绵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6~8周随访复查的产妇29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产后6~8周完成腹直肌和盆底超声检查。收集患者腹直肌及盆底超声检查数据,分析腹直肌和盆底前盆腔、中盆腔及后盆腔数据。结果:以腹直肌分离程度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四组,结果显示,不同程度患者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后角、膀胱颈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和膀胱壁最低点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腹直肌分离组患者腹直肌分离宽度与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呈负相关(r_(s)=-0.34,P=0.04),与膀胱后角呈负相关(r_(s)=-0.71,P<0.01),与静息状态下膀胱后角呈负相关(r_(s)=-0.39,P=0.02),与尿道旋转角呈负相关(r_(s)=-0.37,P=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直肌宽度对尿道旋转角度、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度、Valsalva状态下膀胱后角度有影响(P<0.05)。结论:重度腹直肌分离与盆底前盆腔结构测量值存在相关性,腹直肌宽度是影响盆底前盆腔测量结构的因素。
- 周青尹旭袁流陈琦刘星余杨敬红
-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超声评估
- 超声联合血清性激素检查对女童性早熟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血清性激素检查对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与外周性性早熟(PPP)、不完全性性早熟(IP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四川省绵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诊断性早熟女童231例,根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结果分为CPP组109例、PPP组62例、IPP组60例。检测并比较3组女童超声检查指标(子宫体积、单侧卵巢体积、单侧卵巢直径≥0.4 cm卵泡个数、单侧乳腺厚度)及基础血清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ROC曲线评估超声联合血清性激素检查对女童CPP与PPP、IPP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子宫体积、单侧卵巢体积、单侧卵巢直径≥0.4 cm卵泡个数比较,CPP组>PPP组>IPP组,而单侧乳腺厚度比较,PPP组IPP组>P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157.913、598.470、475.269,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体积、单侧卵巢体积、单侧卵巢直径≥0.4 cm卵泡个数、单侧乳腺厚度联合血清基础LH、FSH、E_(2)鉴别诊断女童CPP与IPP的AUC为0.964(95%CI 0.937~0.991),敏感度为0.936,特异度为0.900,约登指数为0.836,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7项指标联合鉴别诊断女童CPP与PPP的AUC为0.994(95%CI 0.988~1.000),敏感度为0.945,特异度为0.984,约登指数为0.929,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CPP女童子宫体积、单侧卵巢体积、单侧卵巢直径≥0.4 cm卵泡个数及血清基础LH、FSH、E_(2)水平均高于PPP、IPP,上述指标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女童CPP与PPP、IPP的鉴别诊断价值。
- 曹晓辉尹旭白健陈琦刘星余刘荣佳
- 关键词: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
- 子宫或卵巢切除术后女性乳腺的超声分型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子宫或卵巢切除术后女性的乳腺实质超声分型,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98例行子宫或卵巢切除术后患者(观察组,共196侧乳腺)和102例同期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其204侧乳腺)均行超声检查,并根据乳腺实质结构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型,分析其超声分型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发现腺体型21侧(5.3%),腺纤维Ⅰ型59侧(14.6%),腺纤维Ⅱ型93侧(23.3%),脂肪型31侧(7.8%);观察组发现腺体型24侧(6.0%),腺纤维Ⅰ型64侧(16.0%),腺纤维Ⅱ型86侧(21.5%),脂肪型22侧(5.5%)。观察组中腺体型、腺纤维Ⅰ型检出率与年龄增长均呈负相关(r=-0.534、-0.587,P=0.041、0.037);腺纤维Ⅱ型、脂肪型与年龄增长均呈正相关(r=0.248、0.116,P=0.027、0.044)。腺纤维Ⅰ型乳腺检出率50岁前相对稳定,50岁后检出率下降;腺纤维Ⅱ型乳腺检出率50~59岁达到峰值,60岁后检出率下降。各年龄各超声分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或卵巢切除术后女性的乳腺超声分型与其年龄密切相关。
- 尹旭邓素梅陈琦赵玲
- 关键词:年龄乳腺
- 致死性侏儒胎儿1例的超声诊断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孕妇,22岁,未婚,G1P0,停经约30周,平素月经欠规律,末次月经不详,无猫、狗、有毒物质、放射线等接触史,孕妇本人及其男友均无吸烟及饮酒嗜好,无家族遗传病、传染病、特殊疾病史。孕妇未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仅于孕约28周时作尿妊娠试验示阳性,孕29周时自觉胎动,
- 陈琦尹旭
- 关键词:超声致死性侏儒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诊断效能,分析该方式对不同超声征象的检出率。方法纳入10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将追踪确诊结果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超声征象的检出率。结果以随访确诊结果为标准,100例患者最终确诊84例,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分别检出其中65、81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胚芽、宫腔内假孕囊、原始心管搏动、附件区团块、盆腔积液的检出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准确率较高,且敏感度、特异度均较为理想,能够为医师提供影像学特征图像便于诊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陈琦周青
-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经腹部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