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油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部
  • 3篇骨折
  • 3篇CT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胸部外伤
  • 2篇腰椎
  • 2篇椎间盘
  • 2篇外伤
  • 2篇肝癌
  • 2篇16排螺旋C...
  • 2篇CT表现
  • 2篇MRI
  • 2篇成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脑梗死
  • 1篇多普勒血流
  • 1篇多普勒血流显...
  • 1篇胸痛

机构

  • 16篇江油市中医医...

作者

  • 16篇庞勇
  • 3篇张兵
  • 2篇张文学
  • 2篇杨平
  • 1篇刘廷良
  • 1篇徐显昌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2009年
目的探讨采用Ⅰ期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结核19例,术后抗结核治疗。术前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12例。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本组患者均获随访16~78个月,植骨块均在4~6个月融合,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发生,病灶无复发。神经功能c级4例中2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促进骨性融合和病灶愈合,有利于早期适度活动,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手术方法。
杨绍银庞勇张兵
关键词:结核胸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用于急性胸痛诊断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究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血管成像胸部三联检查对诊断急性胸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胸痛患者100例,分别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或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共检出冠脉狭窄31例,肺动脉栓塞25例,气胸7例,胸腔积液10例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三联检查所用时间段,可儿同时进行对冠脉、主动脉、肺动脉的检查,准确率高,对急性胸痛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庞勇杨平刘舒琼
关键词:16排螺旋CT急性胸痛
脑内淋巴瘤7例CT诊断体会
2015年
目的:评价脑内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结合肿瘤病理特征进一步分析影像学表现原因。材料与方法:本组共收集7例经手术和活检证实的脑内淋巴瘤,分别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检出病灶,对比形态、大小、位置、水肿和强化特点。结果:7例患者共检出28个淋巴瘤结节,平扫多数呈稍高或等密度,类圆形,轻-中度强化,占位效应及周边水肿相对较轻。结论:CT扫描对脑内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需要重点鉴别脑膜瘤、胶质瘤和脑内转移瘤。
何崇保庞勇刘舒琼黄财富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周围间隙
基于Gd-EOB-DTPA增强磁共振的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Gd-EOB-DTPA增强磁共振(MRI)在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5例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将患者动态增强扫描图像纳入对照组,肝胆期增强扫描图像纳入观察组,由3位影像医师开展影像学诊断和可靠度评分。采用x^2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诊断可靠性和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肝硬化和小肝癌的可靠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t=3.017;P<0.05);观察组肝硬化患者诊断的真阳性率(94.12%)、真阴性率(100%)及准确率(96.3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1,x^2=4.421,x^2=7.066;P<0.05);观察组小肝癌患者诊断的真阳性率(95.24%)、真阴性率(100%)及准确率(98.1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x^2=4.250,x^2=4.835;P<0.05)。结论:基于Gd-EOB-DTPA对比剂的MRI肝胆期增强扫描技术,可有效提高肝硬化不典型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鉴别准确率,提升影像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庞勇潘力平唐煌杨小东
关键词:肝硬化小肝癌准确率
IVIM-DWI及多层螺旋CT与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多层螺旋CT(MSCT)与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HCC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VIM-DWI检查与MSCT检查。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MVI阳性38例,MVI阴性62例。比较两组IVIM-DWI、MSCT定性、定量参数分析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IVIM-DWI定量参数、MSCT定量参数及联合数据对HCC存在MVI的诊断价值。结果MVI阳性组边缘毛糙、瘤周低信号、瘤周强化、存在晕征高于MVI阴性组(P<0.05),肿瘤包膜低于MVI阴性组(P<0.05)。两组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VI阳性组ADC、D低于MVI阴性组(P<0.05)。MVI阳性组动脉期CT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延迟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肿瘤大小高于MVI阴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D、D、f、延迟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动脉期CT值、肿瘤大小诊断HCC存在MVI的AUC分别为0.775、0.856、0.609、0.565、0.708、0.728、0.643、0.705。MSCT参数、IVIM-DWI参数、联合数据诊断HCC存在MVI的AUC分别为0.809、0.832、0.920,均具有较好准确性。结论IVIM-DWI、MSCT定性、定量参数均与HCC患者MVI相关,而IVIMDWI、MSCT诊断MVI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准确性更高。
何崇保庞勇唐煌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
MRI与CT在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M R I与C T在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接诊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全部患者均行MRI以及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脑梗死检出率以及不同部位检出率.结果:MRI的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诊断基底节区、顶叶以及脑室旁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MRI在颞叶、小脑检出率与CT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R I在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极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确患者多发性脑梗死部位,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该种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唐煌庞勇何云强何崇保
关键词:MRICT多发性脑梗死
100例胸部外伤的胸部复合CT表现及分析
目的 胸部外伤后最容易出现的复合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10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 胸部外伤后主要CT表现为肋骨骨折(fracture of rib)、气胸与血气胸、肺挫伤(...
庞勇杨小东何崇保张文学
回顾性分析16排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江油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16排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同时行传统的椎间盘层面轴位扫描与全腰椎容积扫描,比较扫描结果与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除了在L2-L3段膨出的诊断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诊断突出及L1-L2、L3-L4、L4-L5、L5-S1段两种扫描方法诊断膨出和突出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扫描全腰椎容积扫描重建法在L1-L2段和L2-L3段扫描出膨出和突出情况,而传统轴位扫描法在此段却未有发现。结论传统轴位扫描法与容积扫描重建法具有相同的诊断结果,但16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个椎体缘的增生、椎管与椎间孔的骨性狭窄等方面具有优势,诊断范围显著优于传统的扫描技术。
庞勇何崇保杨平
关键词:16排螺旋CT腰椎间盘突出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_3型胫腓骨骨折
2009年
目的探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该方法在复杂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37例,首先行彻底清创术将腓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下肢的长度及力线,然后对胫骨手法整复复位,最后采用夏氏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固定。结果37例均获随访,平均3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4.5个月。13例针道出现浅层感染,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无其他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C3型胫腓骨骨折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独特的治疗方法。
杨绍银庞勇张兵
关键词:骨折胫腓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外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结果术中输血12例,平均输血400ml。术后14~35d可扶拐负重行走。43例获随访4~4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4例,良23例,可6例,优良率达86.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具有早期下地活动训练,功能恢复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杨绍银庞勇张兵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螺纹钉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