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角部、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李萍 陈芷青 张健 沙小龙 李桂林“U”形子宫切除成形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U"形子宫切除成形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海门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手术且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118例,根据病灶范围及患者个人意愿分为3组:研究组(58例)患者接受"U"形子宫大部切除术;对照组1(28例)接受局部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照组2(32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3组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及卵巢间质动脉血流,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1治疗前后的痛经情况及经量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后痛经消失或缓解率及经量减少值均高于对照组1(P<0.05)。研究组、对照组1卵巢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治疗后6个月的卵巢血流RI及PI值明显较术前增高(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术后血清雌二醇明显降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形子宫切除成形术能更大限度地切除浸润的腺肌病灶,缓解痛经症状,且对女性内分泌功能影响小,不改变术后盆底组织结构,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要,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有价值的保守性手术方法。 陆雅萍 黄森 陈芷青 李萍 刘伟玲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卵巢血流 卵巢功能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成功妊娠后的入院待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入院待娩的84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顺产、剖宫产、胎吸、产钳分娩)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产妇所占比例。结果 2组顺产、剖宫产、胎吸、产钳分娩情况及分娩时间、出血量、输血产妇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金标准术式,且不会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基本上不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 李萍 陈芷青关键词:黏膜下子宫肌瘤 宫腔镜电切术 剖宫产率 宫颈癌ICAM-1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的相关性及二者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D2-40在94例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MLVD,分析上述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鉴别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结果:宫颈癌组织ICAM-1阳性率为63.83%(60/94)。肿瘤中心处、宫颈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MLVD分别为(2.89±0.57)、(8.59±1.38)及(7.98±1.48)。非参数检验显示ICAM-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MLVD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ICAM-1阳性表达者ML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ICAM-1与宫颈癌淋巴管的生成相关,其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侵袭与转移;ICAM-1对宫颈癌预后有评估价值,ICAM-1联合MLVD的预后评估意义更大。 陆雅萍 刘伟玲 李萍关键词:宫颈肿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微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化 预后 淋巴瘤患者性格特征与心理护理干预 2018年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治疗护理阶段的心理变化及性格特征,探究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来医院健康体检的28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性格特征,经过连续30 d心理护理干预后,了解28例患者情绪改善情况和性格改变情况。结果:在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焦虑SAS评分为(60.28±4.80)分,抑郁SDS评分为(62.55±6.91)分,EPQ人格问卷精神质评分为(47.18±3.08)分、神经质评分为(43.15±8.09)分、内外向评分为(46.08±7.35)分,负面情绪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PQ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SAS评分为(42.75±2.15)分,抑郁SDS评分为(43.06±5.68)分,精神质评分为(53.4±3.4)分、神经质评分为(55.5±8.9)、内外向评分为(52.8±7.2)分,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为96.43%。结论:淋巴瘤患者在患病确诊后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内向、敏感、多疑等性格转变,出现有抑郁焦虑情况,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激发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李萍关键词:淋巴瘤 性格特征 心理护理干预 脂肪层留置负压引流缝合技术预防切口延期愈合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最佳预防措施。方法将有影响切口愈合危险因素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都使用常规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常规预防的基础上采取脂肪层不缝合留置负压引流球,皮肤表层可吸收线连续褥式缝合技术,对切口愈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术后易致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采取脂肪层留置负压球的缝合技术不但可显著提高切口甲级愈合,切口瘢痕小、软、平整、美观。结论脂肪层留置负压引流缝合技术是预防切口延期愈合的重要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李萍 陆亚萍 陈丽琴关键词:持续负压引流 切口延期愈合 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去除病因和补铁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护效果、其RBC(红细胞)值、其Hb(血红蛋白)值及其中对护理依从性高的患者所占的比例。结果:经过治护,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其RBC值、其Hb值及其中对护理依从性高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 李萍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整体护理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子宫腺肌症69例效果分析 2006年 李萍 成健 刘伟玲关键词: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症 更年期 辅以利血平或异搏定治疗顽固性淋菌性阴道炎43例 2000年 李萍 李淑琴关键词:异搏定 淋菌性阴道炎 硬膜外丁丙诺啡或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2007年 本文对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硬膜外腔丁丙诺啡或吗啡两种镇痛方法,今将镇痛效果报道如下。 袁美芳 李萍 沈品娴 吴素兰 姜莉莉 季晓益关键词:吗啡术后镇痛 丁丙诺啡 硬膜外腔 子宫切除术后 镇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