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洁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汉中320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胚胎肝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胚胎肝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均使用保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胚胎肝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介入方法分别1/3注入脾脏,2/3注入肝脏),1次/4周,每次细胞数1.0×108,共3次。治疗24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Child-Pugh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胚胎肝干细胞对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复常显示良好治疗效应,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P<0.01)。两组治疗后Child-Pugh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胚胎肝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肝功能恢复有较好治疗作用,短期安全性可控,远期尚需临床进一步观察。
- 陆长春蔺咏梅韩洁丁敏侠
-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 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对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对近期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20例重型肝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肠源性内毒素值、TBil及PT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Tbil值有明显下降,而肠源性内毒素与PTA值明显上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腹痛、腹胀、食欲不振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能提高近期预后效果,改善肝功能与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的发挥可能与降低肠源性内毒素有关。
- 陆长春蔺咏梅韩洁邓良准丁敏侠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