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孙晓军

孙晓军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韩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血胸
  • 1篇血肿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治疗慢性硬膜...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气胸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外伤
  • 1篇锥颅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韩城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孙晓军
  • 3篇郑文平
  • 3篇王丽萍
  • 3篇杨小明
  • 2篇刘世杰
  • 2篇孙亚林
  • 2篇董朝辉
  • 2篇王力
  • 2篇马俊奇
  • 1篇董朝晖
  • 1篇高学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创锥颅锥管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在1998年至2005年12月采用微创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的经验及体会。方法:采用微创、锥颅、置管、冲洗、置换、引流、逐渐减压,使血肿腔逐渐缩小、促进脑受压复位,根据血肿腔压力决定放出腔内液体的量,杜绝气体进入,采用定期放出,逐渐减压,减少复发。结果:本组52例均采用锥颅、微创、置管、置换冲洗、引流,(定期逐渐减压)其中22例采用钻孔,1例并发硬膜外血肿,34例采用单孔,18例采用双孔,死亡1例,术后随访1例致残及复发,疗效满意。结论:此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而且费用低,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杨小明郑文平孙晓军董朝辉马俊奇王力马仙草王丽萍高韩伟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的ICU临床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复张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NT-proBNP、CK-MB、肌钙蛋白Ⅰ水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CO_2、PaO_2/FiO_2、pH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PaO_2/Fi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PaCO_2、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CK-MB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ARDS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减轻患者心肌损害,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卫军孙晓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
特重度颅脑损伤38例救治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特重度颅脑损伤在救治中的问题,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8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采用GOS结果分析及1年随访,1级18例(入院后2小时死亡11例,术后死亡7例),2级3例,3级5例,4级7例,5级5例。结论:对绝对适应证的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疝GCS评分在5分以下患者,及时恰当、规范地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杨小明董朝晖郑文平孙晓军马俊奇孙亚林高学刘世杰马仙草王丽萍
胸腔闭式引流术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在创伤性血气胸治疗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7年间施行的423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387例,开胸或引流后再行开胸76例,治愈419例,死亡4例。结论: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及时正确地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开胸手术,减少并发症。
杨小明董朝辉郑文平孙亚林孙晓军王力刘世杰王丽萍高韩伟
关键词:血胸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