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中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疗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量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动态观察
- 1994年
- 60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微量阿司匹林(M-ASA)前后的动态观察显示:M-ASA对本病的防治作用显著,且副作用小,应用方便,易于推广。
- 李爱平唐海江胡伯成朱建中吴安庆徐樟荣
-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和体外血栓及血小板聚集测定的分析
- 1995年
-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和体外血栓及血小板聚集测定的分析朱建中,李迅,张曙云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其血液动力性质改变与流变性分不开[1]。因此作者对61例健康人与56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血液粘度、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等测定分析。1资料与方法实验对...
- 朱建中李迅张曙云
-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流变学体外血栓血小板聚集
-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与冠心病
- 1997年
- 用盐析-双缩脲法对97例健康人和7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提示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是冠心病、中风、血栓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危险因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
- 朱建中葛炜张曙云
- 关键词:冠心病血浆纤维蛋白血液凝固因子
-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微量阿司匹林前后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观察被引量:1
- 1993年
- 60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微量阿司匹林(M—ASA)前后,甲襞微循环、血栓指数Q值明显改善(P<0.01),血液流变性除血沉、血球压积外,各项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证实血小板微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利于血栓形成,但与血栓形成的机制无关。M—ASA有抗栓解聚作用,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防治作用显著。
- 李爱平唐海江胡柏成朱建中
-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液流变性观察老年服用微血栓形成血球压积
-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ET RIA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1996年
-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含21个氨基酸的生物活性多肽,也是迄今所知体内最强的血管收缩肽,近年来,内皮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共同关注。为此,我们对健康人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浆ET含量测定,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冠心病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41~78(平均59.7)岁,诊断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50~80(平均62.7)岁,诊断根据WHO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49例(男39例,女10例),年龄40~71(平均57.9岁,均为健康体检者,经严格检查排除心、肺等系统疾病。 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晨抽取肘静脉血于EDTA-Na2抗凝管中。
- 朱建中程吟梅张曙云
-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内皮素放射免疫分析
-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TXB_2和6-K-PGF_(1α)的测定被引量:1
- 1998年
- 目前认为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α(6-K-PGF_(1α)比例失衡在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探讨TXB_2、6-K-PGF_(1α)。变化在冠心病中的意义,我们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2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TXB_2、6-K-PGF_(1α)的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 程吟梅朱建中张曙云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诊断TXB26-K-PGF1Α
- 3250名南京部队离休干部常见病调查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南京部队3250名60岁及以上的军队离休干部的现患疾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军队离休干部现患疾病系统分布以循环系统疾病最多,占33.6%,其后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21.0%),呼吸系统疾病(12.6%)等。冠心病居军队离休干部前十位疾病之首(49.2%),高血压病(35.6%)和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8.4%)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因此,军队离休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应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作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 葛炜崔宝善何田美朱建中朱建中张曙云程吟梅
- 关键词:疾病调查军队离休干部常见病
- 冠心病患者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的初步探讨
- 1994年
- 对71例健康人与83例冠心病患者体外血栓、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比较,结果证明冠心病患者的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
- 朱建中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