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雁

作品数:12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文昌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胰腺
  • 2篇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肠溶胶囊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清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岛

机构

  • 10篇文昌市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海南省第三人...

作者

  • 10篇王秋雁
  • 1篇杨维忠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发性心肌梗死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再发性心肌梗死(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RNI)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R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RMI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多样,梗死前后心绞痛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病死率也高。结论再发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多不典型,并发症增加,病死率较高。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心绞痛患者,警惕其心电图变化,及时查心肌酶有助于及早确诊,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秋雁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发性心电图并发症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指标、NRS2002评分、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指标、NRS2002评分、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老年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观察组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加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两组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s,BMI)、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ohocyte count,T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的差异。采用NRS2002评分筛查两组患者营养风险。记录治疗期间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及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BMI[(19.07±2.80)kg/m^(2)vs(19.15±2.56)kg/m^(2)]、ALB[(32.78±2.81)g/L vs(31.94±2.84)g/L]、PA[(98.06±18.84)mg/L vs(99.74±19.60)mg/L]、PTA[(54.82±19.54)%vs(53.79±18.68)%]及TLC[(1.21±0.92)×10^(9)/L vs(1.23±1.02)×10^(9)/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22.14±2.52)kg/m^(2)vs(20.97±2.37)kg/m^(2)]、ALB[(36.25±2.66)g/L vs(34.89±2.88)g/L]、PA[(10^(9).17±17.64)mg/L vs(101.46±16.51)mg/L]及PTA[(66.30±20.30)%vs(56.14±19.2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LC[(1.11±0.94)×10^(9)/L vs(1.21±0.82)×10^(9)/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0,P=0.491)。治疗前,两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0%(2/74)vs 5.41%(4/74);χ^(2)=0.174,P=0.677],治疗后,观察组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0.54%(30/74)vs 94.59%(70/74);χ^(2)=49.333、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59、117.730,P均<0.0
杨许威刘真义王秋雁
关键词:营养风险肝功能并发症
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其对Cys-C及尿β2-GM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Cys-C及尿β2-GM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测量两组患者血钾、肾功能、HbAIc及24hUAER、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β2微量白蛋白(β2-GM)水平.结果胰激肽酶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其降低UAER及患者血清中Cys-C和β2-MG的作用较单用缬沙坦更为升高(P<0.05),疗效较单独运用缬沙坦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缬沙坦能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符弟王秋雁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糖尿病肾病
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6
2013年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对分别采用单独吲达帕胺、单独缬沙坦组及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三组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测定分析,以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降压效果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控制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提供最佳方案。结果三组患者经12 w治疗后,缬沙坦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12、14、5例,总有效率83.87%;吲达帕胺组分别为14、13、4例,总有效率87.10%;联合组分别为20、11、1例,总有效率96.88%;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缬沙坦组和吲达帕胺组(χ2=4.02、4.11,P<0.05)。三组治疗后24 h内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除率(UAER)、血肌酐(S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而组间比较联合组治疗后BUN、UAER、Scr等指标变化更明显(t=3.57、4.01、3.28,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并糖尿病疗效很好,并能保护肾脏功能。
符弟王秋雁
关键词:吲达帕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腺癌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另将同期到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两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并分析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28.62±8.23)pg/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3.71±5.42)pg/mL](P<0.05)。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型、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有无黄疸无明显关系(P>0.05)。缺乏组(≤20μg/L)与正常组(>20μg/L)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个月和10个月,95%CI分别为3.1-7.9个月和7.6-13.24个月(P<0.05)。缺乏组(≤20μg/L)与正常组(>20μg/L)的总生存期分别为7个月和13个月,95%CI分别为4.7-9.3个月和10.2-17.6个月(P<0.05)。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提高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王秋雁
关键词:胰腺癌1,25-二羟维生素D3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醋酸奥曲肽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观察醋酸奥曲肽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每次420 mg,每天2次,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醋酸奥曲肽0.3 g·d-1,静脉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氧化应激、胰酶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为(96.42±16.78),(82.54±17.49)U·mL^-1,谷胱甘肽(GSH)分别为(242.69±24.48),(201.39±25.56)U·mL^-1,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4.91±2.35)×10^9/L,(9.62±3.01)×10^9/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16.51±2.21),(21.79±2.08)ng·L^-1,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53.72±5.24),(59.11±6.82)ng·L^-1,白细胞介素-8(IL-8)分别为(23.19±2.78),(28.31±3.49)ng·L^-1,丙二醛(MDA)分别为(4.24±1.54),(5.31±1.32)nmol·mL^-1,淀粉酶(AMY)分别为(432.69±91.82),(683.34±121.98)U·L^-1,脂肪酶(LIPA)分别为(196.88±49.21),(298.12±78.11)U·L^-1,VAS分别为7.91±1.79,10.76±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共发生3例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共发生5例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奥曲肽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胰酶的分泌与消化作用,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王秋雁杨许威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醋酸奥曲肽胰酶炎性因子
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文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虎地肠溶胶囊,1.6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DAI评分、Baron评分和IBDQ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6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DAI评分和Baron评分显著降低(P<0.05),IBDQ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DAI评分、Baron评分和IBDQ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和IL-1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林崖杨维忠王秋雁杨许威
关键词:美沙拉嗪肠溶片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80例发生慢性并发症(观察组)及80例无慢性并发症(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饮食控制、吸烟史、运动、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血糖控制不佳、低血糖发生频率等。结果上述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饮食控制差、吸烟史、不运动、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血糖控制不佳、经常低血糖发作是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预后差,病死率高。
王秋雁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0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C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防治并发症,可明显降低CRF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去除肾衰的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明显降低CRF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秋雁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
3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诊断、早期及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治疗措施之间的协调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王秋雁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