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凯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威远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范围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范围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肝切除术治疗,按照切除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左外叶切除,n=50)、B组(左半肝切除,n=27)、C组(右半肝切除,n=11)、D组(肝段切除,n=16)。对比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D组优良率分别为70.0%(35/50)、96.3%(26/27)、81.8%(9/11)、93.8%(15/16),A组低于B组、C组、D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D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范围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针对非局限在左外叶的肝内结石,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肝段切除均能获得较好疗效。
- 何英凯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术临床疗效
- 肝胆管结石59例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手术方式选择及时机选择。方法 5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胆肠吻合内引流术31例,左外叶或左半肝不规则切除15例。结果全组患者切口感染1例,胆道出血1例,胆肠吻合口瘘1例,死亡2例,1例死于术中胆道出血,1例死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瘘,其余均治愈。全组5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2年,并发症总发生率11.32%(6/53),主要并发症为伤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和腹腔感染。结石残留率31.15%(17/53)。结论针对每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取最适宜和最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外科治疗手段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 何英凯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
-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60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类型手术治疗后长期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进行手术治疗,行断流术25例,其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食管横断吻合术13例,均保证食管下段游离6~8cm,完全离断冠状静脉主干、高位食管支;分流术23例,其中脾肾分流术9例,脾腔分流术14例;分流断流联合术12例,其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分流术8例,联合脾腔分流术4例。结果 60例患者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多见并发症23例。其中,腹腔内出血和腹腔内大量渗血4例,腹水7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4例,左膈下积液4例。无腹腔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17d。术后随访2~48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食管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端曲张血管明显减轻7例,完全消失16例,3例手术后B超检查显示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合理选择术式。
- 何英凯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评估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治疗组,另选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何英凯
- 关键词:胆囊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 肝胆管结石59例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并分析其手术方式及时机选择。方法 5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1例,胆肠吻合内引流术31例,左外叶或左半肝不规则切除15例。结果全组患者切口感染1例,胆道出血1例,胆肠吻合口瘘1例,死亡2例,1例死于术中胆道出血,1例死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口痰,其余均治愈。全组53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2年,并发症总发生率11.32%(6/53),主要并发症为伤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和腹腔感染。结石残留率32.08%(17/53)。结论针对每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取最适宜和最安全有效的个体化外科治疗手段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 何英凯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胆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