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基层医院急诊分诊标准体系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构建基层医院急诊分诊标准体系,提高基层医院急诊分诊效率。方法以澳洲分诊量表(ATS)为骨架,结合基层医院特点和国内较成熟的分诊系统相关指标,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基层医院急诊分诊标准条目池,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遴选浙江省内的急诊临床护理专家、基层医院急诊护理专家、护理管理专家、急诊医学专家共15人,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反馈和修正,确立基层医院急诊分诊构建标准。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两轮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了基层医院4级急诊分诊标准体系,包括1级指标23条,2级指标13条,所有分诊指标的重要性变异系数在0~13.44%之间,专家对指标评价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基层医院急诊分诊标准体系科学、可靠,可在目前基层医院临床实践中应用。
- 吴群华章媛俞峰姚丹刘洁俞杉杉鲁琳栀俞佳艾张煜琳
- 关键词:德尔菲法急诊分诊
- 辛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ISH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在我国,老年高血压逐年增多,老年IS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我国老年人中ISH的罹患率21.5%,65-85岁高血压患者中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lt;90mmHg的占62%,而舒张压〈90mmHg的仅占8.2%。收缩压是较舒张压更为重要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治疗ISH十分重要。血脂异常,尤其是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本科采用辛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ISH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将一组病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刘洁
-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脂血症辛伐他汀IS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OSAHS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影响。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9月选择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OSAHS,将其分成2组,OSAHS组38例,非OSAHS 42例;另外选择30例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HRV时域指标数据和频域指标数据。结果①非OSAHS组患者SDNN、SDANN、rMSSD指标分别为(118.15±15.64)ms、(121.55±16.55)ms、(27.98±10.29)ms,均低于对照组各相应指标(P<0.05);OSAHS组患者SDNN、SDANN、rMSSD指标分别为(89.19±13.95)ms、(86.64±17.34)ms、(21.44±7.27)ms,均低于非OSAHS患者各相应指标(均P<0.05)。②3组LF指标分别为(20.01±7.99)Hz、(21.56±8.96)Hz、(21.63±9.33)Hz(P>0.05)。非OSAHS组患者HF指标为(11.32±4.56)Hz,低于对照组(14.75±5.19)Hz(P<0.05);OSAHS组患者HF指标为(9.14±3.82)Hz,低于非OSAHS组(P<0.05)。非OSAHS组患者L/H指标为(1.96±0.34)Hz,高于对照组(1.45±0.38)Hz(P<0.05);OSAHS组患者L/H指标为(2.23±0.32)Hz,高于非OSAHS组(P<0.05)。结论 OSAHS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HRV指标,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交感与副交感失衡程度,增加其交感神经张力,加重其不良预后。
- 刘洁邓亚萍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高血压心率变异性分析
- 改良的澳洲分诊量表(ATS)在基层医院急诊患者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 吴群华章媛刘洁俞峰蔡立
- 基于中国基层医院患者群体结构、患者服务需求、基层医护人力资源配置等具体实际,为了使改良后的分诊标准更加具有操作性,协调小组在初步确立基层医院改良ATS急诊分诊体系时以ATS各项指标为基础,结合中国急诊科行业规范分诊4级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诊紧急抢救
- 米力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heartfailure,CCHF)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2007年,我国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显示,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CCHF已成为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心血管病症。研究表明[1],导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发病机制是神经内分泌紊乱和心室重塑。
- 刘洁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米力农血浆脑利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