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锋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吉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患者输注红细胞后Hb,Hct及凝血指标的变化
-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大出血后(产科为主)输注红细胞 <1000ml及输注>2000ml后,患者Hb,Hct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在我院抽取2010年2月-2014年12月手术大出血患者(产科为主)病历100份,按年龄分两...
- 魏学锋
- 关键词:HBHCT红细胞输注凝血指标
- 50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关系,初步探讨两者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50例经健康体检完全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进行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测定,测定方法选用免疫比浊法,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其与白细胞总数具有相关性(r=0.65)。结论 C-反应蛋白是判定炎性反应和创伤转归的一种良好的临床标志物,其结合白细胞总数情况可对炎性反应、感染及控制感染情况作出综合判定,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金顺姬张弘子魏学锋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炎性反应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出现假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把血清标本分为两组,抗凝组和不抗凝组,采用胶体金标法进行检测比较,全部的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分析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血清状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阳性率,抗凝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不抗凝组(P<0.05),抗凝组的假阳性率比较高;酶联免疫吸附法比金标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相比则略低。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标本溶血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对血清标本实行必要的处理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 魏学锋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金标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假阳性
- 1127例健康成年人血清尿酸浓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健康成年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组的尿酸浓度。方法: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127例延边地区成年人尿酸水平。结果:同年龄组男性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高于女性组,不同民族间无明显差异,男性尿酸浓度随年龄上升后又随增龄略有下降,女性尿酸浓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性别、地域有关,实验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 魏学锋解春洁王春霞金香实
- 关键词:尿酸健康成年人
- 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评估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并发症50例病例资料,另选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且伴随并发症病例资料,分析这100例病例资料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 解春洁王春霞金香实魏学锋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
- 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该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即实验组,另选100名同一时期参加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受检者都在清晨进餐前采集静脉血液用于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使用散射化浊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失和不同梗死体积分组之间的两种指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对于及早的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早的诊断和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魏学锋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 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血浆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特点,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72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6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经HPLC-FD法检测其血浆中的Hcy水平.结果:病例组在空腹情况下测定的平均血浆Hcy水平为(18.2±4.9)Izmol/L,而对照组测出Hcy浓度为(8.0±2.3)μmol/L,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 田植魏学锋李光日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色谱法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