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万振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红岩精神
  • 2篇邓小平
  • 2篇主义
  • 1篇邓小平理论
  • 1篇学术界
  • 1篇应急
  • 1篇应急管理
  • 1篇应急管理体系
  • 1篇应急预案
  • 1篇应急预案体系
  • 1篇战争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社会形态
  • 1篇生产力
  • 1篇实事
  • 1篇实事求是
  • 1篇统一战线
  • 1篇统治
  • 1篇贫困
  • 1篇贫困问题

机构

  • 4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重庆市人民政...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作者

  • 9篇刘万振
  • 1篇邹积亮
  • 1篇谢晓雯

传媒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改革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思考与运用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邓小平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5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略论邓小平决策方法论原则
2017年
在邓小平的重大决策活动和有关重要论述中,蕴涵着深刻的决策方法论原则思想,其主要原则有服务人民,人民为本;集中讨论,民主集中;依据实际,力求实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握时机,注重时效;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刘万振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集中制
论红岩精神的内涵被引量:6
1997年
论红岩精神的内涵刘万振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特殊的政治环境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理想信念、目标取向、价值观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操、行为风范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升华,是延安精神的...
刘万振
关键词:红岩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区马列主义
周恩来与红岩精神
1999年
周恩来大力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教育,积极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不断严格组织纪律,为培育红岩精神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积极倡导红岩精神,引导南方局共产党人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努力工作、勇于斗争、严格自律、发扬民主,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周恩来模范地实践红岩精神,是勤奋学习、追求真理的表率,是无私无畏、爱国奉献的楷模,是顾全大局、坚持民主的榜样,是廉洁奉公。
刘万振俞晓鹏谢晓雯
关键词:周恩来红岩精神
略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005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精髓,对于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刘万振
关键词: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
论红岩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被引量:9
1999年
简述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分析红岩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出红岩精神的时代意义。
刘万振
关键词:红岩精神
推进应急预案持续改进与优化——评《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结构与功能》被引量:12
2013年
《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结构与功能》一文运用结构一功能分析方法,从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程角度出发,并以国家公路应急预案体系为例,分析了当前中国应急预案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现有应急预案体系的政策建议。该文从政策制度变迁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应急预案在中国以“一案三制”为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正功能,同时也指出了“立法滞后、预案先行”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方式所带来的反功能。
刘万振邹积亮
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
完善精准扶贫监督考核机制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5
2018年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崇高事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刘万振
关键词:监督考核机制扶贫贫困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划分标准的论述
1991年
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生产力;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生产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是生产方式。三种观点部以马克思的论述作根据.各执一端.莫衷一是。之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划分标准的论述的理解上有所不同。
刘万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生产力学术界
青年马克思价值理想的当代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对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本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考察了论文的写作背景,梳理了论文的主要内容,认为论文为有崇高追求的青年选择职业提供行动指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确立实施原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重要基石,为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幸福观构筑理性支撑。
刘万振
关键词:经典名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