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金属铈同素异构相变行为的DSC研究
- 2018年
- 以快速冷却方法制备的细晶金属铈(Ce)为研究对象,采用DSC技术探索100~600 K温度范围内连续降温和升温过程中,Ce的同素异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Ce在从300~100 K范围内的连续降温过程中依次发生γ→β和γ→α相变,相变温度分别是280和128.5 K;从100~300 K温度范围内连续升温过程中同时发生α→β和α→γ相变,相变区间从124.3~199.5 K;进一步升高温度至518.4 K,发生异常的γ→β相变。
- 李立强张新建胡祖麒陈勇忠许刚
- 关键词:DSC
- 铈和Ce-20La合金的晶粒长大动力学被引量:2
- 2019年
- 使用真空电弧熔炼和铜模吸铸方法制备了Ce和Ce-20La两种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金相显微镜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e和Ce-20La合金均为面心立方结构,并呈现单相等轴晶组织; Ce-20La中La取代Ce形成了置换固溶体。将Ce和Ce-20La分别在400℃下高真空中不同时间退火,发现这两种材料的晶粒尺寸随退火时间的变化均满足关系式:D^3-D■=kt。其中,与Ce和Ce-20La对应的k值分别为17251和3565。La的掺入引起Ce的晶格畸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原子在晶粒内部的扩散,阻止了晶粒长大,从而提高了Ce-20La的热稳定性。
- 黄宇张新建许刚王维叶小球李成杰
- 关键词:CE晶粒长大
- 金属钚区熔提纯过程中的溶质再分布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多次区熔过程中的溶质分布模型,以试棒中部杂质去除最大化为目标,采用源于生物进化理论的遗传算法优化计算金属钚多次区熔过程中的熔区长度,最后采用优化的熔区长度计算多次区熔后试棒中的溶质再分布.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于固定的熔区长度,优化区熔长度条件下杂质分离效果明显提高:采用优化的区熔长度。15次区熔提纯后在试棒中部80%部分可获得相对较低的溶质含量.
- 黄俊任清波许刚刘勋蒙大桥
- 关键词:遗传算法
- 不同熔炼工艺制备的金属铈的显微组织及低温相变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分别用真空感应熔炼和氩气保护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纯金属铈样品,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XRD研究了两种金属铈铸锭的组织,采用低温DSC研究了两种金属铈在室温到100 K温度范围内连续降温和连续升温过程中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得到的样品均为fcc-γ单相组织,真空感应熔炼的样品晶粒粗大不均,电弧熔炼样品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两种样品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均于127 K时发生γ→α相变;从100 K连续升温至室温过程中相变行为相同,分别于126 K和174 K发生α→β相变和α→γ相变。
- 李立强张新建许刚胡祖麒
- 关键词:真空感应熔炼电弧熔炼铈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