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 作品数:12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成都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地方普通高校共用科研型实验室建设探索 2018年 为了加快地方普通高校发展,加速科研资源整合,借鉴“211”“985”各高校综合性实验室建设理念及安全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在高校内部建立以不同学科为背景的综合性共用科研型实验室,提升地方普通高校的科研能力。此举可解决校内各学院科研资源不足的问题,促进科研型教师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为其再申请项目提供坚实基础。同时,也可集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 刘荣 牛蓓 李慧关键词:资源整合 安全管理 基于聚乳酸空间立构复合的多柔比星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制备了一种新型多柔比星纳米载药胶束。方法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甲氧基聚乙二醇(PLA-m PEG);通过左旋的聚乳酸(PLLA)与右旋的聚乳酸(PDLA)之间的空间立构复合作用形成空间立构复合物m PEGPLLA/m PEG-PDLA。并由两亲性分子的自组装作用形成胶束,包载阿霉素并在体外模拟载药胶束在体内的释放情况。结果PLA-m PEG聚合物由1H NMR和红外波谱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与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确证立构复合结构的形成。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空白胶束为(80±28)nm与载药胶束的粒径(160±63)nm,通过芘探针法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为6.6mg/L。测得阿霉素立构复合纳米胶束的载药量为4.54%。结论通过空间立构复合作用形成的胶束,比单一聚乳酸均聚物形成的胶束的CMC更低,载药量更高,稳定性更好。 郭兆元 赵科 刘荣 任静关键词:聚乳酸 阿霉素 胶束 安全玻璃专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加工助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助剂调控,开发性能优越的安全玻璃专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文中介绍了安全玻璃专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膜片加工方面的3类助剂——增塑剂、黏度控制剂和稳定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增塑剂中的脂肪族二元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多元醇酯和磷酸酯类增塑剂,黏度控制剂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树脂酸盐和四级铵盐黏度控制剂及稳定剂中的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的选用规则、用量及对聚乙烯醇缩丁醛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助剂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刘荣 李红梅关键词:增塑剂 稳定剂 负载在泡沫镍基底上的Fe-Ni-Mo氧化物的超快速制备及其析氧催化性能研究 2022年 利用微波加热法,快速制备了负载在泡沫镍基底上的Fe-Ni-Mo/NF复合材料试样.试样的扫描电镜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和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试样均匀分布,Fe-Ni-Mo/NF具有较高的无定型化程度.析氧催化性能测试表明,Fe-Ni-Mo/NF作为催化电极仅需258 m V的过电位便可以达到100 m A/cm^(2)的电流密度,并且展现出了优异的催化稳定性.Fe-Ni-Mo 3金属复合可以有效调节复合氧化物的电子结构和本征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高的无定型化程度和泡沫镍基底有利于电化学活性面积的提高和催化活性位点的充分暴露,从而展现出优异的析氧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实验证实,超快速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并显著降低反应时间,且成本较低,此为快速制备其他高效的催化电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吴帅炜 高涛涛 唐相民 虞淑敏 刘荣关键词:电催化 微波加热法 介孔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铈(CeO2)储氧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考察了焙烧温度对氧化铈物相结构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对沉淀物到氧化物转变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储氧量(OSC)测定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H2-TPR)测定及其织构性能测定(BET法)等不同手段对CeO2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沉淀法制备得到的纯CeO2材料属于纳米级介孔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高温老化性能,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及合理的平均孔径。在1000℃高温焙烧后仍然保持立方萤石结构,虽然有所烧结,但仍能保持纳米晶粒和纳米孔结构。 李红梅 张云峰 梅英 孙雁霞 邹强 陈伟挺 刘荣关键词:纳米CEO2 沉淀法 氧化还原性能 稳定性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径调节研究进展 2016年 合适的孔径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应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有机配体、金属源、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以及模板剂几个方面叙述了其对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径调节的影响。最后,对拥有合适孔径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药物控释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在药控领域所具有的广阔前景做了展望。 刘荣 卓虹伊 时政 任静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VOCs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21年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主要前体物,危害着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国内外对VOCs排放浓度限值日趋严格,针对不同的VOCs排放源,采取适宜的后处理技术降低其排放浓度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对VOCs的定义、危害和来源的理解,详细阐述了目前常用的VOCs末端处理技术(冷凝技术、膜分离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燃烧法、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法)的优缺点. 黄心 刘荣 刘荣 李红梅 李强 兰丽 兰丽关键词:VOCS 处理技术 系统生物学在抗肿瘤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肿瘤是一种系统生物学疾病,癌细胞命运不仅仅由某一个蛋白或某一条信号通路决定。因此,在系统水平上深入阐明大量的蛋白质信号通路的内部联系以及与其它信号通路的交叉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思想综合去了解肿瘤网络,以期从传统中药的角度解读针对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系统治疗。这些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癌症在系统水平上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抗肿瘤传统中药的开发与利用。 时政 刘荣 雨田关键词:系统生物学 肿瘤治疗 传统中药 药物研发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缓控释系统影响药物释放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载体易于调控的结构对于药物实现缓控释放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孔尺寸、孔的连通性、介孔材料表面性质及壳层厚度几个方面综述影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药物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最后,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结构调控释药方面对纳米药物药效提高的前景做了展望。本释药技术对抗生素新型制剂研发具有指导作用。 刘荣 周杰 郭兆元 任静“四新”建设背景下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2025年 医用化学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医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医用化学教学受限于课时量少、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个体差异大以及实践运用少等因素,难以满足四新建设的要求。本文着眼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角度,进行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以期推进四新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 潘晴晴 谢丽 朱煌 刘荣关键词:医用化学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