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教清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皮肤
  • 4篇皮肤镜
  • 3篇真菌病
  • 3篇菌病
  • 2篇伊曲康唑
  • 2篇婴儿
  • 2篇荧光
  • 2篇荧光染色
  • 2篇皮肤真菌
  • 2篇皮肤真菌病
  • 2篇染色
  • 2篇精准
  • 2篇康唑
  • 1篇电镜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检查
  • 1篇癣菌
  • 1篇癣菌疹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机构

  • 1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1篇唐教清
  • 8篇冉玉平
  • 5篇庄凯文
  • 5篇冉昕
  • 3篇王琳
  • 3篇杨琴
  • 3篇徐小茜
  • 2篇陈爽
  • 2篇代亚玲
  • 2篇穆潺
  • 1篇储蕾
  • 1篇雷松
  • 1篇张朝良
  • 1篇杨琴

传媒

  • 3篇皮肤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镜在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皮肤镜可以直接放大观察皮肤损害、识别细微皮损线索,协助皮肤科医师确立临床诊断并进一步作为疗效监测的手段,目前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临床实践。真菌性皮肤病临床表现多样,涉及病种多。皮肤镜在皮肤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广泛应用。
冉玉平唐教清杨琴庄凯文
关键词:皮肤镜真菌病紫外光荧光染色
不典型结节性黄瘤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女,56岁。右腹股沟、骶部丘疹和肿块32年。皮肤组织病理:组织细胞及泡沫样细胞浸润,较多多核巨细胞及不典型Touton细胞散在其中。免疫组化染色示浸润细胞表达CD68-PGM1、CD68-KP1和CD163。诊断:结节性黄瘤。给予手术及降脂治疗。
唐新月唐教清王琳
关键词:结节性黄瘤
断发毛癣菌所致婴儿脓癣并发癣菌疹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儿男,5个月,额部发际处红斑3个月。皮肤科检查:前额发际处大片红斑,相互融合、边界较清,红斑内头发稀疏,个别折断或脱失,毛囊性脓疱及皮下脓肿,经真菌镜检、培养及提取DNA做PCR后测序鉴定,确诊为断发毛癣菌致婴儿脓癣,予口服伊曲康唑(33mg/d)及外用2%酮康唑洗剂、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等治疗。在治疗中出现头面部多发散在环状鳞屑性丘疹及红斑,诊断脓癣继发癣菌疹,加用泼尼松(5 mg/d)口服,改用1%卢立康唑乳膏。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试验证实1%卢立康唑乳膏比1%萘替芬-0.25%酮康唑乳膏抗菌活性更强。伊曲康唑治疗9周、泼尼松治疗5周后皮损完全消退,重新长出新发,无瘢痕秃发形成。停药后随访1a无复发。
唐教清庄凯文冉昕冉玉平
关键词:脓癣癣菌疹婴儿
脐部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2020年
患者女,36岁,脐部结节伴周期性疼痛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散在被覆单层柱状上皮的腺体浸润,其周围见疏松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真皮内浸润的腺体ER、PR、p63均阳性,周围间质ER、PR、CD10阳性,腺体及间质Ki-67均约10%阳性。诊断:脐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予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好,随访至今无复发。
唐新月唐教清王琳
关键词:脐部子宫内膜异位症
转化医学真菌学和精准皮肤医学融合创新——记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2015年
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玉平教授负责的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15-04-12-063(国)](简称“真菌班”)于2015年3月27~31日在蓉成功举行。
唐教清冉玉平
关键词:皮肤真菌病医学教育讲习班真菌学
精准皮肤诊疗室——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
2018年
建立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将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环节有机整合,是皮肤疾病精准诊疗的关键。"精准皮肤诊疗室"将诊断室、病原体检查室、病理室等相关功能集中、浓缩与结合,一体化同步完成,主要设备为皮肤镜和显微镜,初衷和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学习性临床研究团队。"精准皮肤诊疗室"从概念到实践不断完善其内涵。
冉玉平徐小茜唐教清冉昕庄凯文杨琴游紫梦肖慧阳何丽Neeta SinghSushmita Pradhan储蕾代亚玲雷松张朝良
关键词:皮肤镜显微镜荧光染色透射电镜
伊曲康唑的非抗真菌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伊曲康唑于1980年首次合成,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剂,其三唑环位于分子侧链,是伊曲康唑的活性位点。伊曲康唑能抑制细胞膜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麦角甾醇的合成,进而抑制真菌的生长,临床上广泛用于用于多种真菌感染。
唐教清陈爽穆潺冉玉平
关键词:抗真菌作用伊曲康唑抗真菌剂麦角甾醇P450三唑类
常见皮肤真菌病临床及真菌形态学检查被引量:4
2017年
真菌感染所致疾病包括浅部、皮下和深部真菌病,其中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马拉色菌,引起毛发、头皮、甲、掌跖及光滑皮肤感染;皮下和深部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如念珠菌、孢子丝菌、暗色真菌、接合菌等。一种真菌可致多种临床表现,相似皮损可由多种真菌引起。该文特介绍皮肤科临床常见真菌感染皮损所对应的真菌镜检、培养等形态学特征。
冉玉平杨琴庄凯文唐教清徐小茜游紫梦肖慧冉昕代亚玲
关键词:真菌性皮肤病直接镜检形态学
上皮样肉瘤长期误诊为感染性肉芽肿1例
2019年
患者女,61岁。右拇指背侧结节、溃疡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肿瘤细胞团块浸润伴周围坏死,瘤体由上皮样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PCK及CD34,不表达CK5/6及S-100蛋白,Ki-67约20%阳性。头部MRI提示合并脑膜瘤。本病临床少见,其皮损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感染性肉芽肿类似,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可减少误诊。
唐新月唐教清王琳
关键词:上皮样肉瘤误诊皮肤肿瘤
伊曲康唑口服液治愈婴儿血管瘤1例:皮肤镜监测血管瘤消退情况被引量:10
2017年
患儿女,3个月,出生后第10天右腹部发现4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体积逐渐增加至6mm×4mm×1.6mm(彩超测定皮损体积),色鲜红,皮肤镜下可见线团块分布的血管网。予以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局部湿敷(2次/d,每次1小时,每次约0.5m L),3个多月后瘤体仍扩大融合并隆起,皮肤镜下血管网簇集成团,边缘可见向外延伸的血管分支,提示仍有扩大趋势。更改治疗为伊曲康唑口服液内服[5mg/(kg·d)],治疗期间皮损颜色逐渐变暗,表面出现裂隙凹陷和皱纹,使之分成小叶状,皮肤镜下血管网变模糊,血管数量逐渐减少。治疗68天后(口服总量约2300 mg)临床及皮肤镜可观察到血管瘤有明显消退迹象遂停药随访。4月后血管瘤基本消退,残留少许纤维脂肪组织印迹。服药期间患儿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不适。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服药方法简单方便,患儿及家属依从性好,治疗效果满意。皮肤镜在原位精准观察治疗过程血管瘤变化情况中起重要作用。
冉玉平徐小茜冉昕庄凯文陈爽穆潺冯孝伟孙凯奕唐教清杨琴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伊曲康唑口服液噻吗洛尔皮肤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