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泽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干细胞
  • 5篇脂肪来源干细...
  • 4篇血管
  • 4篇细胞
  • 3篇皮肤
  • 3篇扩张皮肤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血管生成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脂肪间充质干...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扩张
  • 2篇手术
  • 2篇兔皮
  • 2篇兔皮肤
  • 2篇皮肤扩张
  • 2篇切口
  • 2篇微血管

机构

  • 13篇潍坊医学院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费县人民医院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作者

  • 13篇张泽敏
  • 10篇杨彪炳
  • 9篇吴彩风
  • 9篇姚永明
  • 2篇唐胜建
  • 2篇胡飞
  • 2篇刘宗艳
  • 2篇张帆
  • 1篇滕晓明
  • 1篇梁晓琴
  • 1篇刘国霖
  • 1篇唐圆圆
  • 1篇张亮
  • 1篇朱顺文
  • 1篇王君
  • 1篇吴彩凤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7篇2016
  • 6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扩张皮肤组织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是从脂肪组织分离出来的多能干细胞,可以向骨、软骨、脂肪等间充质细胞甚至上皮细胞分化.我们通过在兔皮下注射ADSCs观察其对扩张皮肤组织的影响.
张泽敏阎贺姚永明吴彩风牛常英杨彪炳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上皮细胞分化多能干细胞ADSCS间充质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兔皮肤软组织扩张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背景:目前,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烧伤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领域,逐渐发展成为临床中一项基本组织修复技术。但是,该技术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如:获取软组织的扩张周期较长、扩张后即刻回缩率较高、皮肤质量变差等等。如若一味...
张泽敏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肤扩张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文献传递
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对兔皮肤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创面局部注射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兔皮肤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取1只新西兰大白兔脂肪组织,分离ADSC,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第3代细胞进行以下实验。将24只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SC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在兔背部近臀部两侧各造成1个直径约5cm深Ⅱ度烫伤创面。于伤后第2天起ADSC组兔创面皮下注射2mL经EdU标记的ADSC悬液(浓度为5×10^5个/mL),对照组兔创面同前注射2mL无血清DMEM培养液,至创面愈合。每日观察2组兔创面愈合情况,记录其愈合时间。伤后第7、14、21、28天,2组各取3只兔,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愈合率;切取创面愈合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表达。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dU标记的ADSC在伤后第28天创面愈合组织中的分布,ELISA法检测伤后第7、14、21天创面愈合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EGF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ADSC组兔创面愈合时间为伤后(19.5±1.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3±1.5)d,t=d.50,P〈0.05。伤后第7天,2组兔创面均干燥,无明显渗出物,创周红肿逐渐消退;ADSC组兔创面愈合率为(15.1±2.4)%,与对照组的(13.7±3.1)%相近(t=1.20,P〉0.05)。伤后第14天,ADSC组兔创面干燥、结痂明显,创面愈合率为(73.1±5.7)%;对照组兔创面有少量分泌物、少量结痂,创面愈合率为(52.9±5.1)%,明显低于ADSC组(t=8.06,P〈0.01)。伤后第21天,ADSC组兔创面基本愈合,创面愈合率为(95.6±3.0)%;对照组兔仍有少量创面存在,创面愈合率为(78.6±3.7)%,明显低于ADSC组(t=9.73,P〈0.01)。伤后第28天,2组兔创面均完全愈合,愈合率100%,ADSC组兔创面愈合皮肤组织质地及微血管反应优�
姚永明阎贺张泽敏吴彩风张亮杨彪炳
关键词:烧伤伤口愈合间质干细胞移植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改良倒L形切口法矫正内眦赘皮被引量:4
2015年
垂直或斜行的掩盖内眦角前方的半月形蹼状皮肤皱襞称为内眦赘皮,是蒙古人种群中常见的眼睑类型,因此又称为蒙古皱襞,其发生率约50%,单睑人群的发生率更高,可达70%以上。矫正内眦赘皮手术方式很多,主要包括横切纵缝法、Y—V法、Z成形术以及Z瓣改良、Mustarde法和倒L型下睑切口法等,但均存在不足。其中倒L形切口法的切口顺皮纹且较隐蔽,但存在下睑切口偏长等缺点,我们对此术式进行了改良,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对197例内眦赘皮患者行改良倒L形切口法内眦赘皮矫正术,效果理想。
吴彩风牛常英刘宗艳张泽敏杨彪炳
关键词:内眦赘皮矫正术L形切口手术方式Z成形术发生率
不同浓度EGF对兔AD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兔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以及所需最佳浓度的实验研究,为组织工程在大面积皮肤缺损方面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取2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的脂肪组织,体外分离、培养并传代ADSCs。实验分为诱导组和未诱导组,诱导组分别用5ng/ml、10ng/ml、20ng/ml的EGF进行干预,未诱导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EGF对ADSCs诱导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于1周后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荧光定量PCR检测CK-19和整合素β(integrinβ)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显示诱导组细胞形态仍呈长梭形或多角形;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组(10ng/ml组)表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K-19表达呈阳性,且其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未诱导组细胞呈阴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诱导组(10ng/ml组)表皮细胞的特异性因子CK-19和integrinβ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余组(P<0.01)。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能够成功诱导兔脂肪来源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表皮细胞,且其最佳诱导浓度为10ng/ml。
胡亚暖姚永明张泽敏张帆王君杨彪炳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细胞
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轻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5年1月,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23例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单侧上睑下垂16例,双侧7例。患者上睑缘均位于瞳孔上缘,下垂量为1~2 mm,平均1.5 mm。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明显瘀血肿胀。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重睑线弧度自然流畅,上睑下垂完全矫正,原位注视以及运动时上睑形态、位置基本对称。术后2个月按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关于"切开法重睑术效果评定标准商榷"进行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改良Park法重睑成形术矫正单睑伴轻度上睑下垂,术中无需分离截除提上睑肌,即可达到重睑成形与抬高上睑共同修复的目的,手术创伤小,矫正幅度可操控性强。
牛常英谭慎兴吴彩风刘宗艳张泽敏唐胜建梁晓琴
关键词:上睑下垂重睑成形术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兔扩张皮肤血管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在皮肤软组织扩张过程中,扩张皮瓣的成活很大程度取决于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文中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对扩张皮肤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数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取兔的脂肪组织,体外分离、培养ADSCs,行免疫荧光细胞染色对其予以鉴定;在兔背部埋置一30 m L扩张器;在实验组扩张皮下注射lm L ADSCs悬液;对照组仅注射lm L等渗盐水作对照;4周后完成扩张;取扩张皮肤组织,行HE染色并观察毛细血管断面数量;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并对其微血管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用Elisa检测皮肤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中毛细血管断面明显多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CD31表达量增多,微血管密度实验组[(10.70±1.89)个/视野)]较对照组[(5.20±1.48)个/视野]明显增加(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EGF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高[(215.46±24.19)pg/m L vs(300.27±23.40)pg/m L,P<0.05]。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扩张皮肤中新生血管生成,从而增加了对扩张皮肤的血液供应作用。
张泽敏姚永明阎贺吴彩风牛常英谭慎兴唐胜建杨彪炳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皮肤扩张血管生成
脂肪来源干细胞对兔皮肤组织扩张速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在兔皮肤组织扩张过程中,通过局部皮下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对皮肤组织扩张速率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脂肪,体外分离、培养ASCs,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表面标志物对其鉴定,并用EdU染色标记AS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于脊柱一侧文出1.5cm×1.5cm方形区域,并存其下置入30ml圆形扩张器1枚。实验组于扩张皮下注射ASCs悬液1ml;对照组仅注射无血清DMEM培养基1ml,恒压条件下定期注水并记录每次注水量,分别于第7、14、28天对扩张皮肤方形区域的面积进行测量,4周完成扩张。对2组扩张皮肤方形面积予以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切取扩张皮肤组织,行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并对其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表达情况,并对其微血管密度进行判定;行ELIAS法检测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对其表皮细胞特异性因子(CK19)行定性检测。结果实验组扩张皮肤厚度增加明显,且其扩张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CD31阳性区域表达量增多,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P〈0.05);ELISA法测得实验组EGF和VEGF的表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CK19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脂肪来源于细胞能够促进扩张皮肤新生血管生成及组织再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皮肤组织的扩张速率,可获得更大面积的皮肤组织。
张泽敏阎贺姚永明吴彩风牛常英谭慎兴杨彪炳
关键词:脂肪组织干细胞软组织扩张术新生血管化
脂肪干细胞联合几丁糖对兔扩张皮肤组织即时回缩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联合几丁糖对兔扩张皮肤组织即时回缩率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脂肪,利用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s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鉴别其表面特异性标记物;行成软骨及成表皮诱导,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取40只2~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ADSCs组(B组)、几丁糖组(C组)、ADSCs+几丁糖组(D组)。各组均建立背部皮肤扩张模型;扩张器埋置前,C、D组于扩张器表面涂抹5 m L 2%医用几丁糖,B、D组在埋置部位皮下多点注射1 m L浓度为5×10~6个/m L的第3代ADSCs细胞悬液。埋置后常规注射扩张,4周后达预期容量。原位维持1周后,取材测量扩张皮肤组织即时回缩率,HE染色测量皮肤全层和表皮以及纤维包膜厚度,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包膜中胶原纤维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皮肤组织中微血管形成情况,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细胞鉴定示分离培养细胞为ADSCs,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D组扩张皮肤组织即时回缩率显著小于其他组,B、C组小于A组,B组小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染色示A、B组成熟期成纤维细胞较多,胶原纤维粗大且排列规则;而C、D组幼稚期成纤维细胞较多,胶原纤维纤细且稀疏。B、D组皮肤全层及表皮厚度、MVD均显著高于A、C组,C、D组纤维包膜厚度显著低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移植可促进兔扩张皮肤组织再生以及血管新生,但对于纤维包膜无显著影响,而几丁糖可抑制纤维包膜的生成,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抑制扩张皮肤组织的即时回缩具有协同作用。
姚永明张泽敏阎贺吴彩风胡飞杨彪炳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几丁糖扩张皮肤
脂肪来源干细胞对兔扩张后皮肤质量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对扩张皮肤胶原纤维含量、微血管含量及皮肤厚度等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的腹股沟脂肪,体外分离,培养获取,鉴定ADSCs;随机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n=10)与对照组(n=10),每只兔背部皮下埋置1枚扩张器(30ml).实验组于局部皮下注射ADSCs悬液1ml;对照组注射无血清DMEM培养基1ml;完成扩张后,切取扩张皮肤组织,并对其进行HE染色,观察皮肤厚度及微血管密度;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情况;采用Elisa检测皮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扩张后,皮肤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结果示:实验组bFGF较对照组表达量增多(P<0.05);实验组胶原纤维较对照组数量多,且粗大.结论 ADSCs能够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提高扩张皮肤中胶原纤维含量及微血管密度,增加扩张后皮肤厚度,提高扩张皮肤质量.
吴彩风张泽敏姚永明阎贺牛常英谭慎兴杨彪炳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扩张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纤维微血管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