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慧 作品数:9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CRP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CRP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2组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前、治疗14d检测血清CRP含量,并检查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结束时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CRP含量、EDVI、ESVI、EF和WMS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治疗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可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廖驰林 梁东 潘国州 黄梦照 黄惠慧关键词:心肌梗死 CRP 心室重构 通心络胶囊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当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高龄(年龄≥80岁)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但高龄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性差,心功能受损、不能耐受抗凝治疗等原因影响PCI术的预后。高龄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以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或分叉病变为主。本文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特点、PCI治疗策略、介入新技术及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黄惠慧 林士云 马国添关键词:冠心病 高龄患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高龄冠心病患者106例,均行PCI,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并检测6 min步行距离,了解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情况。结果 106例高龄冠心病患者PCI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而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峰值速度比值降低明显(P<0.05),且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结论 PCI能有效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黄惠慧 邓家强 赵献明关键词: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左心功能 高龄 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年生存情况及预后预测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年生存状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592例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衰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315例患者为高龄组,年龄<75岁的278例患者为非高龄组。追踪观察2年,运用风险回归分析评价患者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不理想,2年全因死亡率为67.9%,总体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为19个月。高龄AHF患者中女性占比更大、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为主、合并症多,常见病因是缺血性心肌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心率、年龄、伴有体循环淤血、血清肌酐、BNP水平、心功能Ⅲ~Ⅳ级。死亡独立保护因素为:女性、舒张压、长期口服β阻剂、螺内酯、地高辛、ACEI/ARB/ARNI、达格列净。结论高龄AHF患者死亡率高,规范使用“新四联”药物治疗比例较低,对于高龄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早期随访、提高随访频率、缩短随访时间,尽早控制肾功能衰竭,将“新四联”药物逐渐滴定至最大剂量,或能降低高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改善生存质量。 黄惠慧关键词:高龄 急性心力衰竭 远期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行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年龄≥80岁)64例(PCI治疗组),选择同期具有PCI适应证,但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合并其他疾病、有抗凝禁忌证、经济原因或本人意愿等原因而未行PCI高龄冠心病患者93例(单纯药物组)作为对照。出院时、出院后90 d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患病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控制基础临床资料的差异后,出院后90 d PCI治疗组的SF-36总得分及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得分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 PCI治疗能改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惠慧 林士云 马国添关键词:冠心病 高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南宁市健康人群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正常参考范围的预测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预测其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南宁市城乡健康人群1087人,其中男性491人,女性596人,运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采取经验法估计NT-proBNP正常参考范围,分析影响南宁市城乡居民健康人群血浆NT-proBNP水平的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是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75岁男性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5)。年龄≥75岁时男女间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的正常NT-proBNP水平参考范围分别为7.7-86.6 ng/L、9.7-105.6 ng/L、11.7-127.2 ng/L、13.8-154.6 ng/L。女性〈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的正常NT-proBNP水平参考范围分别为9.5-108.5 ng/L、11.7-131.6 ng/L、14.3-159.6 ng/L、17.1-192.8 ng/L。结论 影响南宁市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建立健康人群NT-proBNP水平的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黄惠慧 林士云 余湘宁 黄斯斯 邓家强 赵献明关键词:影响因素 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8月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内用药组)和血栓抽吸联合静脉滴注替罗非班组(静脉用药组)各55例。比较2组冠状动脉无复流发生率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1]、矫正TIMI计帧数(CT-FC)[2]、用药后30d内出现事件、MACE发生率及术后30d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与静脉用药组比较,冠状动脉内用药组无复流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1);TIMI 3级比率升高(P=0.012);CTFC显示血流增快(P=0.008);左心室射血分数高(P=0.003);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变基本持平;围术期大出血发生率增多(P=0.08),无统计学意义;30d随访期间的严重不良心脏事件明显降低(P=0.015)。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的再灌注,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许春平 赵献明 黄惠慧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AUF1对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在转录过程中,信使RNA(mRNA)降解过程受到特定的因子调节。本文主要阐述AU碱基富集区RNA结合因子1(AUF1)的结构与各个亚型的相关特点及其调节mRNA降解途径和分子机制,并探讨AUF1在炎症、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林士云 黄惠慧 马国添关键词:基因表达 MRNA 病理生理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介入手术导管床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介入手术导管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床板,所述床身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手托板,所述床身的顶部转动安装有靠背,所述床身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床身的底部设有调... 钟毅 覃艳 陆柳伊 谈金月 李世云 黄惠慧 韦利穆 郑贻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