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类型,以及可能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的规律和原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及脑内血肿4例,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主要的三类迟发性颅内出血。结论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调整合适阀门压力以及熟练掌握脑室穿刺技巧可以减少及避免出现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
- 金浩张卫朱扬清邹煜周秋锋刘星钱伟左常阳
-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迟发性颅内出血
- 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的安全及有效性:38例患者数据分析方案被引量:21
- 2017年
- 背景:去骨瓣减压治疗后需进行缺损颅骨的修补。既往使用的自体骨、异体骨、有机材料等存在塑形效果不理想、感染等风险,而钛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数字化三维成型可以使其与颅骨缺损完好匹配,较好地还原患者缺损部位的解剖原貌。目的:探索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修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应用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38例的手术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次要评价指标为修复后1,6,12,18,24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NIHSS评分和头颅CT检查结果。试验方案已于2017-10-11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 CTR-IOC-17012947。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完成的部分数据分析结果:38例患者已进行6-24个月不等的随访,未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头颅CT结果均显示钛网及钛钉固定良好,颅骨形态对称,未见皮下积液及颅内出血。通过额颞区颅骨缺损患者并发症、神经功能及影像学的结果,为临床定制三维塑形钛板颞肌下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提供了试验依据。
- 钱伟张卫金浩朱扬清邹煜
- 关键词:颞肌颅骨生物材料颅骨缺损有效性
-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合并脑梗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9年
- 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后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出血大多来源于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破裂或桥静脉断裂,根据受伤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其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率较低,约占硬膜下血肿的5%,但有时出现病情恶化需要急诊外科手术干预,临床实践中应予以重视[1?鄄3]。本文报道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转化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同时术后合并脑梗死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钱伟张卫金浩朱扬清邹煜
- 关键词: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梗死钻孔引流术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中脑水平环池形态的CT扫描,分析其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中脑水平环池形态分为四型:Ⅰ型16例,环池无变化,死亡1例;Ⅱ型20例,环池部分变窄,死亡3例;Ⅲ型22例,环池部分闭塞,死亡8例;Ⅳ型20例,环池完全闭塞,死亡14例。结论了解环池形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 金浩张卫朱扬清邹煜周秋锋左常阳刘星钱伟鲁杰
-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