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吉

作品数:24 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猪油
  • 8篇调和油
  • 5篇血脂
  • 5篇玉米油
  • 5篇小鼠
  • 4篇小鼠血脂
  • 4篇大豆油
  • 3篇营养
  • 3篇籽油
  • 3篇抗氧化
  • 3篇肝功
  • 3篇肝功能
  • 3篇肝脏
  • 2篇单宁酸
  • 2篇动物
  • 2篇油脂
  • 2篇脂肪
  • 2篇肉鸡
  • 2篇肉鸡生长
  • 2篇肉鸡生长性能

机构

  • 24篇湖南农业大学
  • 13篇绿叶生物科技...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益阳职业技术...
  • 1篇湖南赛诺生物...

作者

  • 24篇王吉
  • 21篇文利新
  • 11篇严思思
  • 8篇周慧娟
  • 5篇刘水平
  • 5篇李荣芳
  • 5篇谢文
  • 4篇邬静
  • 4篇黄海滨
  • 3篇冯春红
  • 3篇刘必英
  • 3篇曾禹
  • 2篇周迎芳
  • 2篇胡意
  • 2篇刘伟
  • 1篇袁志航
  • 1篇夏宁波
  • 1篇陈斌
  • 1篇尹崇
  • 1篇胡仕凤

传媒

  • 4篇中兽医医药杂...
  • 3篇中国油脂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湖南畜牧兽医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中国食品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猪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被引量:6
2019年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猪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生猪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防控非洲猪瘟,对于养殖场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为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奠定基础。
谢小红胡意王吉王吉王国强文利新
关键词: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
植物油与猪油的调和油对小鼠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小鼠为模型模拟我国居民膳食习惯,探讨两种水平的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对小鼠体重、体脂率、血脂、血糖、肾功能、主动脉弓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将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玉米油与猪油调和油推荐摄入量组(CR)、玉米油与猪油调和油实际摄入量组(CA)、大豆油与猪油调和油推荐摄入量组(SR)、大豆油与猪油调和油实际摄入量组(SA),每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8%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6.5%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3.8%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6.5%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饲喂8周后进行称重、解剖,采集外周血清检测血脂、血糖、肾功能,取主动脉弓做HE病理切片。结果表明:SA组的体重、体脂率均极显著高于CA组(P<0.01),SA组的脂联素含量极显著低于CA组(P<0.01),SA组的LDL-C含量显著高于CA组(P<0.05),SA组的尿酸含量、尿素含量、肌酐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A组(P<0.01);SA组的体重、体脂率、HDL-C含量、LDL-C含量、尿酸含量、尿素含量、肌酐含量均极显著高于SR组(P<0.01);各组主动脉弓病理组织切片均未观察到病变。表明在我国居民当前烹调油摄入水平下,与大豆调和油比较,选择玉米调和油能明显降低体重和体脂率,同时能有效改善血清LDL-C含量,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与玉米调和油比较,摄入更高剂量的大豆调和油更易促进肥胖并造成肾功能损伤。
严思思刘水平刘水平曾禹周慧娟曾禹朱圆缘周慧娟肖湘王吉
关键词:猪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血脂肾功能
单宁酸诱导猪肾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被引量:10
2020年
本试验对单宁酸(TA)介导的动物肾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展开研究,旨在为消减和利用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供试验依据。采用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以不同浓度[0(空白对照)、10、20、30μmol/L]TA处理PK-15细胞24 h后,测定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化损伤指标、线粒体膜电位(MMP)、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细胞周期。结果显示:TA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K-15细胞的活力。与空白对照相比,30μmol/L TA极显著增加了培养基中LDH的活性(P<0.01);极显著升高了PK-15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谷胱甘肽(GSH)含量(P<0.01)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和过氧化氢酶(CAT)(P<0.05)活性,极显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MMP(P<0.01)。与空白对照相比,30μmol/L TA可使Bcl-2相关的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P<0.01)、剪切体-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3)/前体-半胱天冬酶-3(pro-Caspase-3)(P<0.01)和剪切体-半胱天冬酶-9(cleaved-Caspase-3)/前体-半胱天冬酶-9(pro-Caspase-9)(P<0.05)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此外,30μmol/L TA还可诱导PK-15细胞在S期积累,发生S期阻滞。由此得出,高浓度的TA诱导PK-15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内ROS介导的线粒体途径凋亡,并导致了细胞的S期阻滞。
王吉张琳玉刘翔燕肖海思李鑫严思思严思思袁志航文利新文利新
关键词:单宁酸PK-15细胞细胞凋亡抗营养因子
玉米油与猪油1∶1调和油对小鼠血脂、肝功能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模拟中国人饮食习惯,以小鼠为实验对象,探讨不同玉米油与猪油1∶1调和油(后称为调和油)摄入量对其血脂含量、肝功能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组、推荐摄入量组和实际摄入量组,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8%和6.5%(质量分数)的调和油,饲喂8周后称小鼠体质量,解剖,取外周血清检测血脂和肝功能指标,取完整肝脏测量肝指数、进行组织形态观测和组织切片镜检,对肝脏进行组织匀浆检测氧化损伤指标。结果:小鼠的肝指数与饲料中所添加的调和油剂量呈正相关,空白组小鼠肝脏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摄入油脂组,推荐摄入量组的小鼠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实际摄入量组,空白组的肝脏氧化损伤程度显著高于推荐摄入量组和实际摄入量组。结论:不食用油脂对小鼠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推荐摄入量的玉米油与猪油1∶1调和油能提高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损伤。
王吉严思思谢文周慧娟黄海滨刘必英冯春红文利新
关键词:玉米油猪油调和油血脂肝功能抗氧化
新疾病:母羊生殖应激及其综合征
2022年
母羊的生殖应激主要包括母羊主动应激、母羊被动应激以及胎羊宫内应激。适当的生殖应激是正常发情、维持妊娠、发动分娩、顺利哺乳的重要生理基础。但长期或过度的生殖应激,将引起母羊代谢紊乱、免疫功能损害、生殖障碍以及胎羊或羔羊发育受阻等,这一系列能造成母体健康损害的疾病和临床表现,被定义为“母羊生殖应激综合征”。本文对母羊生殖应激及母羊生殖应激综合征进行了定义,并对生殖应激理论的综合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预防和治疗生殖疾病(如妊娠期毒血症、产后乏力、子宫内膜炎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吉刘翔燕李晓文李荣芳李荣芳
关键词:妊娠毒血症母羊
植物油与猪油的1∶1调和油对小鼠血脂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以小鼠为模型模拟我国居民膳食习惯,探讨摄入不同水平的2种植物油与猪油的1∶1调和油对其体重、血脂、肝脏抗氧化及肝脏PPARγ和RXRαmRNA表达的影响。将40只8周龄雄性KM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I)、菜籽调和油低剂量组(A1)、菜籽调和油高剂量组(A2)、大豆调和油低剂量组(B1)和大豆调和油高剂量组(B2),饲喂8周后进行称重、解剖,取外周血清检测血脂,取肝脏匀浆检测氧化损伤指标以及肝脏PPARγ和RXRα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A1组TG含量极显著高于I组、A2组和B1组,PPARγ水平极显著高于I组和B1组,LDL-C水平极显著低于A2组;A2组小鼠体重增长率极显著高于I组和A1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B2组和A1组,RXRα水平极显著高于A1组;B1组MDA含量极显著低于B2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A1组和B2组;B2组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I组和A2组,LDL-C含量极显著低于A2组,RXRα水平极显著高于I组、A2组和B1组,PPARγ水平极显著高于I组、B1组,显著高于A2组。摄入低剂量菜籽油和猪油调和油或高剂量大豆油和猪油调和油,有助于降低血脂、降低体重和保护心血管健康;摄入低剂量大豆油和猪油调和油或高剂量菜籽油和猪油调和油,有助于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肝脏氧化损伤。
王吉谢文严思思周慧娟黄海滨冯春红文利新
关键词:调和油猪油菜籽油大豆油PPARΓ血脂
膳食油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市场中的膳食油脂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的过程中通常会考虑其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广泛流行的营养代谢性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我国NAFLD的患病率持续增长,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大量的研究表明,膳食油脂与NAFLD的形成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用油能有效预防NAFLD。通过对油脂脂肪酸链长、饱和度及双键位置、奇偶性与NAFLD形成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结合饮食模式综述了膳食油脂与NAFLD形成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学术探索和日常膳食油脂提供依据。
严思思刘翔燕张琳玉李鑫王吉王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肪酸油脂饮食模式
单宁酸对低剂量T-2毒素诱导小鼠结肠黏膜损伤与菌群失调的保护效应
2023年
旨在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对低剂量T-2毒素诱导小鼠结肠黏膜损伤与其菌群失调的保护机制。试验选取36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为Ctrl组(空白对照)、T2组(1 mg·kg^(-1) T-2毒素攻毒)和T2TA组(1 mg·kg^(-1)攻毒+100 mg·kg^(-1) TA干预),T-2毒素灌胃每周3次,TA灌胃每天1次,试验期10周。试验期结束后,取小鼠的结肠组织和结肠内容物。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观察结肠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含量的变化;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Muc1、Muc2、Zo-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16S rRNA测序分析小鼠结肠菌群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低剂量T-2毒素不会引起小鼠结肠组织显著的形态学损伤和炎症反应。2)与Ctrl组相比,T2组小鼠结肠中杯状细胞的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而T2TA组显著增加了小鼠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3)与Ctrl组相比,T2组极显著降低了黏蛋白Muc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和Zo-1 mRNA的表达水平(P<0.01),而T2TA组极显著增加了三者的表达水平(P<0.01)。4)与Ctrl组相比,T2组显著降低了小鼠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极显著降低了Claudin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而T2TA组极显著增加了两者的表达水平。5)T-2毒素导致小鼠结肠菌群的多样性发生变化,TA的干预,可使T2组小鼠结肠中的有害菌Patescibacteria门、Saccharimonadales目、Candidatus-Saccharimonas属、unclassified_f__Ruminoccaceae属、臭气杆菌属以及嗜胆菌属丰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有益微生物颤杆菌属和norank_f__Oscillospiraceae属丰度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综上所述,低剂量T-2毒素暴露会导致小鼠结肠黏膜屏障受损和结肠菌群失调,TA干预可以缓解T-2毒素引起的
谢旖邹郦睿陶冉刘莎王江萍文利新邬静王吉
关键词:T-2毒素单宁酸抗营养因子肠道屏障
不同种类高膳食油脂对小鼠血脂、肝脂及尿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探讨猪油、植物油及其调和油对血脂、肝脂及血尿酸的影响,评估其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潜在风险,本文研究以小鼠为模型,模拟居民用油习惯,将5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葵花籽油组(SSO)、豆油组(SO)、猪油组(LO)、葵花籽油与猪油调和油组(SSO-L)、豆油与猪油调和油组(SO-L)5组,模拟我国部分人群(5%~10%)日均烹调油脂高摄入水平(95g/d),每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0.5%的不同油脂,饲喂8周后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检测血清和肝脏指标。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各组,LO组在体脂和血脂方面都有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而SSO-L组和SO-L组在肝脂方面显著高于对应的SSO组和SO组(p<0.05)。同时,SSO-L组和SO-L组的SUA和肝脏XOD水平都显著高于LO组(p<0.05)。表明在95 g/d的膳食油脂摄入水平下,猪油会极大增加肥胖和患脂肪肝病的风险。葵花籽油与猪油调和油和豆油与猪油调和油也会通过升高尿酸水平来增大痛风和脂肪肝的患病风险。此外,长期以该水平摄入这两种调和油对肝脏功能也有明显损伤。在该摄入水平下,豆油为较优选择。
周慧娟刘水平刘水平肖海思曾禹严思思曾禹文利新
关键词:猪油葵花籽油调和油血脂尿酸
不同植物油与猪油搭配食用对肝功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脂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模拟观察我国居民将植物油与猪油搭配食用的习惯,探讨玉米与猪油调和油,大豆与猪油调和油在两种不同摄入水平下对肝功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脂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C6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按人均理想用油25g/d和目前中国居民实际人均用油42g/d两个水平,分别在其基础日粮下添加3.8%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CR)、6.5%玉米油与猪油的调和油(CA)、3.8%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SR)、6.5%大豆油与猪油的调和油(SA)。8周后进行称重,取血,采集肝脏。结果:CR与SR比较,肝指数、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SA相比CA显著上升AST活性;无论在推荐摄入水平还是实际摄入水平,玉米调和油相比大豆调和油能有效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TG)水平,并显著提升肝脏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与大豆调和油比较,玉米调和油有明显的保护肝功能,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过氧化损伤,并能降低肝脂质沉积。
王吉严思思肖海思刘水平曾禹周慧娟谢文文利新
关键词:猪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肝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