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衍生物经鼻给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2015年
- 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除了在治疗贫血过程中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其神经保护作用在大量实验中被发现及证实。但是EPO属于生物大分子,难以通过血脑屏障(BBB),经腹腔、静脉及皮下注射EPO时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这些因素制约了EPO神经保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EPO衍生物的开发和利用为EPO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而经鼻腔给药方式因其生物利用度高、损伤性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成为EPO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最具前途的方式之一。
- 赵嘉欣吴海琴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神经保护鼻腔给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gymal stem cell,BMSC)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2期)、Pub Med、EMbase、CBM、CNKI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BMSC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个研究,共计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MSC移植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MD=–2.09,95%CI(–2.88,–1.29),P<0.000 01]、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MD=15.25,95%CI(13.51,16.99),P<0.000 01]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MD=20.04,95%CI(9.91,30.17),P=0.000 1]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研究报道出现发热、头痛症状,但均在短期内自行缓解。结论当前证据显示,BMSC移植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不良事件。但对于BMSC移植降低缺血性脑卒中远期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 刘超吴海琴严璞赵嘉欣高震李鹏张萌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促红细胞生成素经鼻给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目的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除了在治疗贫血过程中的促红细胞生成作用,其神经保护作用在大量实验中被发现且在脑缺血、脑外伤及神经自身免疫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模型中被证实。但另一方面EPO属...
- 赵嘉欣吴海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