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军

作品数:69 被引量:16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气溶胶
  • 13篇质谱
  • 10篇质谱仪
  • 9篇电离
  • 9篇污染
  • 9篇颗粒物
  • 8篇硫酸
  • 8篇南京北郊
  • 8篇化学电离
  • 7篇有机胺
  • 7篇离子
  • 7篇黑碳
  • 6篇云凝结核
  • 6篇凝结核
  • 6篇气态
  • 5篇亚硝酸
  • 5篇离子源
  • 5篇采样器
  • 5篇大气气溶胶
  • 4篇水溶性离子

机构

  • 69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杭州市环境监...
  • 1篇学研究院
  • 1篇常州市环境监...
  • 1篇无锡中科光电...
  • 1篇常州市环境科...

作者

  • 69篇郑军
  • 56篇马嫣
  • 7篇倪敏
  • 6篇王兴
  • 4篇周瑶瑶
  • 4篇张冰洁
  • 4篇王利朋
  • 3篇崔芬萍
  • 3篇王振
  • 3篇王荔
  • 3篇朱麟
  • 3篇陈敏东
  • 2篇王鸣
  • 1篇毛飞
  • 1篇郭松
  • 1篇陈超
  • 1篇陈超
  • 1篇陈敏东
  • 1篇徐影
  • 1篇袁成

传媒

  • 8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化学
  • 5篇大气与环境光...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19届中国...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5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北郊四季PM2.5中有机胺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9
2020年
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南京北郊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其中的有机胺、主要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进行了定量分析.共测定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5种有机胺:甲胺、乙胺、二甲胺、三甲胺和苯胺.有机胺年平均总浓度为(54.2±29.2)ng·m^-3,其中最丰富的物种为二甲胺[年均值:(20.2±13.7)ng·m^-3],其次为甲胺[年均值:(13.1±6.3)ng·m^-3]、三甲胺[年均值:(8.6±4.1)ng·m^-3]、乙胺[年均值:(6.3±4.1)ng·m^-3]和苯胺[年均值:(5.9±3.9)ng·m^-3],有机胺总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污染天有机胺的浓度大于清洁天,主要是受大气颗粒物酸性影响大气有机胺气/粒转换所致,并且大气颗粒物酸性也是导致夏季高温条件下颗粒态有机胺仍高于其它季节的另一原因.在新粒子生长天,发现有机胺的浓度会有所增加.PMF法溯源结果显示南京北郊大气PM2.5中主要有6种有机胺排放源:即工业源、农业源、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二次源和道路扬尘.其中甲胺、乙胺主要来源于二次源和机动车排放;二甲胺、三甲胺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二次源和机动车排放;苯胺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有机胺的来源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春季秋季道路扬尘源占比较高,夏季二次源为有机胺主要的污染源,冬季机动车排放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有一定提升.而有机胺的昼夜差异并不明显,二次源、机动车排放源以及生物质燃烧源是3个主要影响因素.
李栩婕施晓雯马嫣郑军
关键词:有机胺离子色谱源解析
一种气态硫酸测量的标定方法及标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态硫酸测量的标定方法及标定装置,该标定方法通过产生过量OH自由基,将已知浓度的SO<Sub>2</Sub>转换成硫酸标准样,该硫酸标准样的浓度通过SO<Sub>2</Sub>的浓度进行确定;将硫酸标准样...
郑军王儒洋马嫣
文献传递
南京北郊秋季高污染大气背景下云凝结核活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于2019年10月17日—11月16日在南京北郊地区,采用SMPS⁃CCNC联用的方式,对8.2~346 nm的气溶胶粒子展开了粒径分辨的CCN活化特征观测.根据PM_(2.5)浓度范围选取了清洁天和污染天进行分析发现,在高污染大气背景下,由于有机物浓度及占比较高,无机盐浓度较低,故CCN活化率低于清洁天.清洁天SOA组分占比较高,其大气氧化经历更长,氧化态更高,吸湿参数κ也更高;污染天在受到直接排放的影响下,大气氧化经历短,氧化态较低,POA占比相对较高,所以清洁天的吸湿参数κ大于污染天κ(0.28±0.07>0.24±0.09).清洁天的f_(44)平均值为0.14±0.02,污染天的f44平均值为0.12±0.02,进一步表明清洁天的有机气溶胶氧化态更高.因此,高污染大气背景下由于大气中存在很多受排放影响的积聚模态的气溶胶,含有很多低吸湿性物质,降低了CCN的活化能力和吸湿性.
谌菲马嫣郑军
关键词:云凝结核POA
基于NO_(2)光解光通量计量法测定流动管反应室内硝酸盐光解频率
2024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硝酸盐的光解可能是日间大气亚硝酸(HONO)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现有文献报道的硝酸盐光解频率范围较大,跨度可达1~2个量级,严重影响日间HONO来源解析的准确性。硝酸盐光解频率的测定方法主要通过实验室流动管实验获得,利用人工光源模拟太阳辐射,其中对光源辐射强度的测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二氧化氮(NO_(2))光解通量计量法对流动管内光源辐射强度进行了直接、精确测定并据此推导出硝酸盐光解频率。其原理为NO_(2)在光解后与氧气(O_(2))产生臭氧(O_(3))和一氧化氮(NO),臭氧光解的同时又与NO迅速反应生成NO_(2),达到准静态,因此NO_(2)在流动管内的光解频率J(NO_(2))可以根据实测的氮氧化物(NO_(x))和O_(3)浓度计算得到。在获得J(NO_(2))基础上再运用已有研究的经验公式即可获得硝酸盐的光解频率J(HNO_(3))。该方法与传统的硝酸盐水溶液光度计法相比,避免了由于水溶液对光强的影响而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该方法不受流动管内几何构型的影响,直接获得流动管内各处光解通量的集合,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在温度为25℃、气压为101.325 kPa的条件下,使用500 W氙灯光源,将光源置于天顶角为θ=0°的正上方,气体通过时间为61.7 s,使用NO_(2)光解法测得的J(NO_(2))为6.78×10^(-3)s^(-1),进而获得的J(HNO_(3))为3.40×10^(-7)s^(-1)。
刘新然施晓雯陈晨宁禾山庞贻友黄子旋郑军
关键词:紫外辐射亚硝酸硝酸盐
2019年秋季南京北郊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于2019年11月1日—12月4日在南京北郊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观测研究,使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谱仪(PASS⁃3)对气溶胶吸收系数β_(abs)和散射系数β_(sca)进行了实时在线观测.结果表明,532nm处的β_(abs)和β_(sca)平均值分别为(31.58±16.84)Mm-1和(168.46±127.09)Mm-1,均低于南京以往的观测值.β_(abs)和β_(sca)的日变化呈双峰型,早晚高峰均与交通排放有关.除早晚高峰以外,β_(sca)在13:00—14:00略有回升,这与二次气溶胶的生成有关.本次观测期间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在风向为东风、东南风和西风时易出现高值,东风、东南风时受到本地排放的影响,西风时受到外地污染物传输的影响,气溶胶的消光物质主要集中在细粒子上.对观测期间典型污染过程的分析表明,高湿度、低风速的不利扩散条件下本地污染排放与西北向污染气团传输的叠加,使得气溶胶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出现连续高值.吸收系数主要受交通排放影响,而工业源和交通源排放的SO_(2)、NO_(x)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大气光化学氧化或液相氧化形成的二次气溶胶及其吸湿增长是导致散射系数增强的主要原因.
许天峰马嫣郑军郑军
关键词:南京北郊气溶胶光学特性秋季
利用多源数据建立GA-BP算法模型估算PM_(2.5)的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利用MODIS AOD(Aerosol Optical Depth)3 km分辨率的L2产品并辅以地面气象测量站点和环保监测站点的逐小时数据,对2017—2018年南京地面各站点进行数据匹配,分析估算PM_(2.5)的各相关组合因子,然后利用GA-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卫星数据辅以地面气象数据来估算PM_(2.5)质量浓度的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1)GA-BP神经网络算法对PM_(2.5)进行估算是有效可行的,且比BP效果改善明显。(2)在多源数据的各输入变量中,选择AOD变量加辅助变量的GA-BP算法模型共构建了9组分季节试验,其中应用在2017年数据的试验6最好,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秋季R^(2)最大为0.91(RMSE为11.79μg·m^(-3)),春季R^(2)最小为0.65(RMSE为8.67μg·m^(-3))。
胡娟郑军许文龙邱玉珺胡方超
关键词:GA-BP神经网络卫星遥感AOD气象条件
一种采样膜折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膜折叠装置,包括由上折叠板、下折叠板组成的可折叠板,所述上折叠板和下折叠板上各有一个半圆形凹槽,可折叠板打开时,两块半圆形凹槽组合成一个圆形凹槽;所述的上折叠板和下折叠板之间相铰接,铰接的端部设于可...
郑军张冰洁朱麟倪敏
文献传递
南京北郊PM_(2.5)中含碳物质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性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南京市北郊四季细粒子中含碳组分与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在南京北郊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利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M2.5、OC、EC的质量浓度均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25的日平均值为122.7±75.2 μg/m3,OC和EC的日平均值分别为(15.4±8.0) μg/m3和(3.6±1.8) μg/m3,含碳物质占PM2.5总质量的11% ~40%.OC与EC在秋季和冬季有较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6和0.83),表明其来源相似;春季和夏季的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47和0.53),可能原因是有较多二次有机碳(SOC)生成致其来源复杂.利用EC示踪法对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夏季SOC占OC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4.6%,可见高温与强烈的光照有利于SOC的形成.利用戴安离子色谱对PM2.5中的阴离子SO42-、NO3-、F-、Cl-、HCOO-、CH3COO-和C2O42-,阳离子Na+、NH4+、K+、Mg2+、Ca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占PM2.5总质量的20% ~ 60%,SO42-、NO3-、NH4+二次离子是南京市郊PM2.5中主要的无机离子.
王荔马嫣郑军王振周瑶瑶
关键词:南京北郊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
一种气态硫酸测量的标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态硫酸测量的标定装置,该标定装置包括铝管、零气用大功率汞灯、标准样用大功率汞灯、玻璃珠吸附层、SO<Sub>2</Sub>气瓶、SO<Sub>2</Sub>流量计、抽真空用流量计、真空泵;铝管前端开...
郑军王儒洋马嫣
一种恶臭气体监测方法及监测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臭气体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化学电离使所述恶臭气体带电,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利用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监测大气中恶臭气体含量。
郑军杨栋森马嫣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