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翔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遗址
  • 3篇遗址出土
  • 3篇出土
  • 2篇铜器
  • 2篇周代
  • 2篇良渚文化
  • 2篇考古
  • 2篇广富林遗址
  • 2篇福泉山遗址
  • 1篇地层堆积
  • 1篇学术
  • 1篇玉料
  • 1篇玉器
  • 1篇展览
  • 1篇展览主题
  • 1篇制陶工艺
  • 1篇人类社会
  • 1篇社会
  • 1篇石质
  • 1篇陶器

机构

  • 8篇上海博物馆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黄翔
  • 3篇陈杰
  • 3篇熊樱菲
  • 2篇顾雯
  • 2篇谷娴子
  • 2篇廉海萍
  • 1篇李辉
  • 1篇黄湘通
  • 1篇龚玉武
  • 1篇王建文

传媒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博
  • 1篇文物
  • 1篇南方文物
  • 1篇宝石和宝石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福泉山遗址出土蛇纹石质玉器的玉料来源分析
2024年
蛇纹石质玉是考古发现最早使用的玉石材料之一,其玉料产地溯源一直是学界的难题。本次研究以21件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至良渚时期蛇纹石质玉器为对象,报道了其中19件样品的便携X射线荧光光谱(p-XRF)无损测试结果及6件样品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对其玉料产地溯源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福泉山遗址所用蛇纹石质玉料Cr、Ni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样品含量低于100μg/g,部分样品含量高于1 000μg/g,存在大理岩型与超基性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指示多产地来源。其中,本文测试的大理岩型蛇纹石质玉器样品Cr/Ni值范围分布于0.16~1.21,超基性岩型样品Cr/Ni值为1.88,两种类型样品分别与辽宁营口及甘肃武山蛇纹石质玉的Cr/Ni值分布范围较接近。此外,福泉山遗址出土大理岩型蛇纹石质玉器样品稀土元素总量较低,配分模式多样,部分样品稀土配分模式与辽宁营口蛇纹石质玉较匹配。结果说明此综合测试分析方法可为特定类型的蛇纹石质古玉器提供产地溯源的参考依据。
郑昕雨谷娴子黄翔黄翔张跃峰黄湘通
关键词:LA-ICP-MS福泉山遗址
广富林文化陶器的陶衣与掺合料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广富林出土部分夹砂陶器经拉曼光谱检测显示掺有圆形铁质(Fe2O3)颗粒物,EDS能谱及岩相分析表明该种铁质颗粒物的掺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掺合料与陶胎界面液相的形成。掺有铁质颗粒物陶器的成分与泥质陶有显著差异,可能为广富林当地陶土与广富林当地河流中的细泥沙混合使用。泥质黑陶外层黑色陶衣与内层结构一致,应采用了渗碳工艺。部分夹砂陶器较厚的外表面经XRF成分测试发现其元素组成与内部差异较小,且理论烧成温度与内部一致,其双层结构应为烧制过程中内外受热不均所致。广富林时期夹砂陶与泥质黑陶的烧制可能使用了不同类型的陶窑。
王恩元熊樱菲朱逸冰吴婧玮龚玉武陈杰黄翔
关键词:掺合料制陶工艺
上海柘林遗址良渚文化墓地人骨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对柘林遗址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12例人骨进行了系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从颅骨非测量特征看,柘林遗址良渚人群在大类上属于亚洲蒙古人种。柘林遗址女性人群肢骨发育良好,其身高平均值高于以蒋庄遗址和广富林遗址为代表的良渚文化女性人群,但明显低于以姜家梁遗址、牛河梁遗址和五庄果墚遗址为代表的北方人群。古病理研究发现有3例个体出现眶上筛孔,保存有足骨的5例个体其跖骨远端关节面背侧形成新的关节面,同时在胫骨和第一近节趾骨上都发现了与之相关的骨骼改变,这可能与当时居民的某种习惯性姿势有关。
熊建雪郑秀文黄翔文少卿任晓莹李辉
关键词:良渚文化体质特征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至良渚时期玉器的材质特征与玉料来源被引量:3
2022年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玉器中的绝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测试,本次研究对其中6件崧泽玉器和478件良渚玉器进行了显微放大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pXRF)、拉曼光谱(Raman)无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福泉山遗址出土崧泽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萤石3类;良渚玉器材质含透闪石玉、蛇纹石玉、石英质玉、云母质玉、萤石、滑石质玉、绿松石7类。确认部分透闪石玉样品为含石墨包裹体的青花玉品种,所有透闪石玉样品的Sr含量都小于50μg/g,与已知江苏小梅岭透闪石玉不符。揭示福泉山遗址所用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均存在超基性岩型、大理岩型两种成因类型,有多产地来源的特点,为从玉料使用角度全面认识南方史前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
谷娴子黄翔黄翔张跃峰郑昕雨裔传臻
关键词:福泉山遗址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城市与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被引量:2
2014年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文明化进程和国家起源的重要标志,并最终铸就了当今现代化城市的格局。为了展示上海地区的考古发现,反映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2014年6月6日-8月31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为配合本次展览主题,同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黄翔王建文
关键词:城市经济考古工作展览主题聚落形态人类社会
广富林遗址出土周代青铜器合金成分与金相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了解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周代铜器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特点,对18件该地区出土周代铜器进行检测分析。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金相显微镜分析青铜样品的成分组成及金相显微组织并发现:样品中铅锡青铜器占绝大多数,器物含铅量普遍较高,且大多含少量砷;器物基本都是铸造成形,仅有少量实用工具、农具刃口进行过热锻等加工处理,以提高使用性能。结果反映了当时工匠对铸造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的认知和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吴越地区独特的青铜技术体系与文化,能够为南方史前及先秦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更多可供探讨的资料。
顾雯廉海萍陈杰黄翔熊樱菲
关键词:广富林遗址周代青铜器合金成分
上海广富林遗址周代铜器铸造技术研究
2024年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松江区佘山镇广富林村,系195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遗址发现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发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及宋元明清时期文化遗存。周代是广富林遗址人类活动的重要时期之一,周代堆积虽遭受了近现代活动的严重破坏,但一些埋藏较深的遗迹保留了下来,在历年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丰富的地层堆积和大量的遗迹、遗物。周代遗物主要有陶瓷器、铜器、玉器、卜骨等,其中铜器包括容器、兵器及工具等。
顾雯廉海萍陈杰黄翔熊樱菲
关键词: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地层堆积周代铜器卜骨
2012-2013年上海考古学科发展述评
2013年8月,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著名考古学家和100多位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一流考古学者汇聚中华艺术宫(原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召开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论坛"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
潘碧华黄翔王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