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秋凤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孢粉
  • 1篇盐含量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气溶胶
  • 1篇神农架大九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环境
  • 1篇气候环境变化
  • 1篇气候重建
  • 1篇气溶胶
  • 1篇钻孔
  • 1篇孢粉分析
  • 1篇硝酸盐
  • 1篇硝酸盐含量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重建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3篇郑秋凤
  • 1篇韩永翔
  • 1篇张茂恒
  • 1篇杨胜利
  • 1篇陈晔
  • 1篇赵志军
  • 1篇方小敏
  • 1篇李吉均
  • 1篇舒强
  • 1篇萧家仪
  • 1篇盛阳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格尔木地区沙尘气溶胶硝酸盐含量及来源被引量:4
2016年
沙尘气溶胶中硝酸盐的含量和来源对于全球氮排放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格尔木沙尘气溶胶中硝酸盐的含量和来源,我们在格尔木2008年沙尘过程多发期1—6月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收集的沙尘气溶胶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水溶性离子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沙尘天气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平均浓度及NO_3^-平均浓度分别为2 015.94μg·m^(-3)和1.8μg·m^(-3),非沙尘天气两者平均浓度分别为274.68μg·m^(-3)和0.74μg·m^(-3)。观测期间,格尔木NO_3^-浓度和TSP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NO_3^-和TSP浓度变化均为春季>夏季>冬季。TSP与NO_3^-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67,春季两者相关系数为0.71,且Ca^(2+)与NO_3^-浓度显著相关,推测格尔木沙尘气溶胶中NO_3^-离子可能主要来源于干旱区的地表物质。非沙尘天气期间NO_3^-/TSP浓度比值高于沙尘天气,且分布较为分散,表明非沙尘天气NO_3^-浓度受到人为源或气象条件的影响。
盛阳杨胜利韩永翔郑秋凤方小敏
关键词:沙尘气溶胶硝酸盐
大九湖盆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古气候重建
东亚地区是全球典型的季风区,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湖北神农架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是研究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采自神农架林区亚高山湿地大九湖盆地DJH-2孔长43.57m的...
郑秋凤
关键词:孢粉
文献传递
大九湖钻孔记录的神农架地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被引量:16
2014年
运用孢粉浓缩物AMS14C测年和氨基酸测年方法结合气候地层对比,建立神农架地区大九湖盆地DJH-2孔的地层年代序列。依据孢粉分析结果并结合沉积环境,将大九湖盆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化划分为六个阶段:①275.0-188.0 ka,寒冷偏干,寒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②245.0-188.0 ka,暖湿偏干,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③188.0-129.0 ka,冷干,寒温带针叶林为主,过渡为高山草甸为主;④129.0-71.8 ka,暖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⑤71.8-15 ka,冷干,寒温带针叶林与高山草甸间隔发育,中间有喜暖种属增多的迹象;⑥15.0-1.0 ka,暖湿,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孢粉组合特征及单种属特征所显示的盆地气候变化反映了良好的全球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孢粉浓度特征反映大九湖盆地气候变化受北半球高纬冰量与低纬太阳辐射的双重控制。
郑秋凤张茂恒李吉均舒强陈晔萧家仪赵志军
关键词:气候变化孢粉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